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论"主张译本预期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法则和忠诚原则。通过举例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并以"目的论"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联为切入点,探讨了"目的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研究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是由德国的一些翻译学者始创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的倡导者们试图把翻译从源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译入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目的论的法则是: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目的论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文章以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上与目的论相关的28篇文章为基础,试着对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3.
周晓寒 《考试周刊》2010,(43):36-37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核心理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大卫·科波菲尔》部分段落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翻译目的、连贯法则、忠实法则方面简单探讨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目的论理论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目标文本的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不同,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然后根据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对其进行目的论分析,分析其翻译的目的,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论指导下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袁泽玲 《双语学习》2007,(12M):170-170
目的论是翻译功能派的主要理论,它突破了传统的对等翻译论的框架。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即①目的法则;②连贯性法则;(国忠实性法则,其中又以目的法则为主导。本文阐释了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并对该理论在标示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性法则与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目的论的首要法则"目的性法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文本以目的论为依据,认为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应遵循目的性法则,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54):96-97
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具体以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长乐市公示语汉英翻译为例,将其汉英翻译中所存在的错误问题进行分类,运用翻译目的论从语言、语用和文化三个层面,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公示语的翻译技巧进行讨论。基于功能目的论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提出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目的论"的角度析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示语的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指出现存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目的论的三个主要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示语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简介是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的一种变体,具有专业性强、术语多样等特点。与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目的论及其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视角,分析探讨企业简介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语言翻译失误、文化翻译失误和语用翻译失误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容,指出目的法则是指导整个翻译行为的最高法则.并进一步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问题,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汉斯·威米尔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他指出翻译要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其理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本文主要从目的论方面来指导旅游文本资料的翻译,提出目的论角度下的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并分析该翻译原则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在旅游文本资料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目的论另辟蹊径,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目的语情境下的受众和译入语文化。目的论认为翻译应该遵循目的法则、语际连贯法则和语内连贯法则。本文对目的论进行了梳理总结,以考虑目的语读者和译入语文化为导向,并充分尊重译入语文化提出科学、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不少学者认为功能主义目的论因过分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诸如操作指南、新闻、广告等类型的文本的翻译,从而质疑其对于文学翻译的适用性.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上述说法提出了质疑,并尝试用目的论的三个基本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对当代知名女作家张洁的代表作品《祖母绿》以及戴乃迭的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功能主义目的论对文学翻译及其评价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琰 《现代语文》2010,(7):121-122
戏剧翻译具有二重性:可表演性和可读性。目的论认为,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本文从目的论出发,对京剧《凤还巢》译本(魏莉莎译)的可表演性、可理解性和美学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国内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背景及现状,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探讨了目的论三大法则在此领域的指导意义和检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目的决定方法,“目的法则”是翻译的最高法则。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三国演义》三个全译本中的回目翻译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翻译目的不同,邓罗、罗慕士和虞苏美在翻译回目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最终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界兴起.功能派提倡的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现对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包括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目的论法则、翻译原则、核心内容以及目的论产生的贡献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8.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以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三大法则,其理论对中国特色词语"不折腾"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不折腾"不同的译文,探析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图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奇幻文学作品的汉译,并通过对《哈利·波特》《魔戒》《纳尼亚传奇》等英文奇幻文学作品中专有名词的汉译来论述其可行性。“Skopo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指“目的”。目的论就是将“目的”的概念运用于翻译,它包括三个基本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并从目的论的三个基本法则,对英语奇幻文学作品中专有名词的汉译做一初步研究,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翻译有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的应用是全球性的。文章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并按照目的论应遵循的三个法则,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常见公示翻译中存在的不足来探究公示语翻译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