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第九篇课文《景泰蓝的制作》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在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后,于1955年3月12日写的一篇说明文。该文历来被选作高中语文课中说明文体裁的典范之作。课文逐一介绍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六道工序的每一道工序的制作过程,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景泰蓝的制作的情况。作者按景泰蓝的制作顺序安排,抓住每道工序的特点,详略得当地加以说明,语言通俗、平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使课文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去年7…  相似文献   

2.
教参一般把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分为六道工序,即做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电镀。其依据大概来自介绍每道工序的开启语(过渡句)。如“第二步工作叫掐丝”,“于是轮到了涂色的工作了”等。我以为将“点蓝”、“烧蓝”分为两道各自独立的工序,是没有看清课文、弄懂作者的意思所致。如果“点蓝”、“烧蓝”是一次性完成的,那自然各自为  相似文献   

3.
《景泰蓝的制作》一、给加点的字注意: 尽打尽打掐丝白芨浆禁得起釉料硒椴木蘸水二、景泰蓝的制作共有几道工序?请依次写出各道工序的名称,并说说作者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三、作者为什么着意写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而不着重介绍各种各样的景泰蓝制品?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诚然,文学创作的合作者的劳动,是不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本篇属于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与同类作品相比,它有三个特点: (一)在介绍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的过程中,突出说明工夫之大。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工艺品”,接着就在制坯中突出个“打”字,在掐丝段中突出个“精细”,在涂釉段中突出个“多次”,在打磨段中突出个“严细”,最后在结尾段明确写出“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借一点儿机械力”,而就在这一点机械力的借用上还指出,只用一部分,还有部分还得靠……两只手”甚至“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文中既有一般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的介绍,又有基本特点的强调,使得文章经纬分明。 (二)在介绍制作过程中和制作方法的过程中,还阐述其制作的原理,如第2自然段中写为什么用红铜做胎;第6自然段中写为什么用繁笔掐丝绘图;第15自然段中写水磨为什么用椴木炭等等原理,使得文章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景泰蓝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的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序完成后才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运用了青铜工艺,()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间的出产最为精致。到明朝景泰年间,即1450年到1456年,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语文组里有位老师家有藏品,有两只景泰蓝手镯,(一只景泰蓝袖珍杯、一只铜漆器花瓶)在教授《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必修五)这篇文章时十分有用。以下是两个课例:课例一(片段):师:请大家把书翻到前面的彩页部分,这里有一件景泰蓝制品——掐丝珐琅三环樽(简要地介绍了景泰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景泰蓝是如何制造出来的。生:哇,真是漂亮!(众声)师: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工序,详细地说明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接下去,就请大家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有关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不  相似文献   

7.
「尽打尽打」的推敲《景泰蓝的制作》教学片断安徽省巢湖建筑工程学校刘宗祥这是《景泰蓝的制作》教学的第一节课,老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开始研讲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师:本段是写景泰蓝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做胎。工序过程说得很详尽。同学们在自读中是否发现作者在用词方...  相似文献   

8.
《景泰蓝的制作》中一个句子的语法分析江苏省锡山市锡南高中邵南昌,吴伟昌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高中语文第一册),一文,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师生们对于这个句子的语法分...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要点学习本文应着重了解并掌握说明文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此外,还应弄清楚作者为了准确、通俗地说明事物,如何抓住最有特征的工艺程序,有主有次地把景泰蓝的制作表现得十分具体、明确的。二、训练与自测 (一)本文说明景泰蓝制作的过程,有详有略。“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介绍得较详,有些工序则较略。为什么要详写“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呢?下面的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些是对的? A、说明事物必须抓住其特征,而这两道工序最能  相似文献   

10.
专业特色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专业定位、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要以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就业为专业定位,以国际化、高素质、高效率、实用型作为教学观念应坚持的“四原则“.以此为指导,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可划分为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规划与管理、导游服务5个方向,其人才培养可借鉴“珐琅“的传统工艺流程,即制胎、掐丝、点蓝、可烧蓝、磨光、镀金等“五工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专业特色是一个系统概念,包括专业定位、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要以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就业为专业定位,以国际化、高素质、高效率、实用型作为教学观念应坚持的“四原则”。以此为指导,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可划分为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规划与管理、导游服务5个方向,其人才培养可借鉴“珐琅”的传统工艺流程,即制胎、掐丝、点蓝、可烧蓝、磨光、镀金等“五工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角度选择的依据 一般地说,角度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要合于文章的总体要求。文章的总体要求是统帅教学全过程的纲,离开了这个纲,不管角度如何巧妙,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介绍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说明文。通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如何抓住本质特征,按照生产制作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法。根据文章的总体要求,从工艺学角度,即从景泰蓝的制作顺序、制作方法和制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景泰蓝制作的八大工序。这既符合生产工序,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对教学目的的实现,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告诉我  相似文献   

13.
在熟悉景泰蓝的六道制作工序时,我着重抓住第一道工序——制胎这一段,让学生学会阅读说明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图示文字。即参照文字说明,将其说明对象用图表示出来,从而把握说明对象的具体形象,达到阅读目的。 首先我引导说:“第一道工序是制胎,那么,什么是制胎?如何制胎?”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景泰蓝的制作》中有一个句子:“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入土的好评。”《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10期上《景泰蓝的制作>中一个句子的语法分析》批驳了对这个句子的几种错误分析后认为:“它是一个承接复句,第二个分句的谓语动词‘博得’前承前省略的主语,正是前句兼语憬泰蓝器物’。这样分析,既合乎语法,又语意明晰。“我以为这样分析并不十分稳妥。先看下面的句子。①英模们的报告,使我们很受教育,使我们端正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②英模们的报告,使我们很受教育,()端正了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15.
景泰藍     
<正>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我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窑业、雕、錾、锤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品,堪称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国粹至宝历史渊源据古代文献记载,铜胎掐丝珐琅源自波斯,被称作“大食窑器”“佛郎嵌”。“大食”是宋、元两朝对波斯的别称,而“佛郎”就是珐琅的旧称。元朝时期,铜胎掐丝珐琅的制造技艺传入中国,很快就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工艺,由“舶来品”逐渐“本土化”,无论是器型还是图案,都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并在明朝宣德、景泰年间达到风格特点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16.
问: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第二步工作叫掐线,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 请问这句话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还是作诠释;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下定义,什么是作诠释。 下定义,就是运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出一种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发育生长的物质。”这句话揭示了“肥料”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本质属性,说明只有“肥料”才能“供给养分使植物发育生长”,而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具有这一属性。 作诠释,即解释…  相似文献   

17.
我省一九七八年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课《赣南游击词》一课的练习二这样说:“开头四节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游击队员一天艰苦的战斗生活,试将它们改写成一篇短文”。我省一九七六年初中语文第二册也曾选用此词为第十一课,课后练习二也认为:“开头四节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游击队员一天艰苦的战斗生活……”这四节写的只是游击队员的一天的艰苦战斗生活么?这组词第四节开头写道“夜难行,淫雨苦兼旬”,诗句说明,这个夜晚,是淫雨连绵长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说明文单元。在初中已经进行过的说明文教学之后,本单元作为初、高中说明文教学的转折单元,其突出特点就在于由初中的简短转向高中教材的繁复的过渡性。在教材内容上,本单元说明对象虽仍像初中那样是说明某一具体的事物(景泰蓝、荔枝、泡桐树、蝉),但在具体说明时,其内容就繁复多了,景泰蓝复杂的制作过程,荔枝的生  相似文献   

19.
第一,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说明。第二,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这篇课文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全文共十四个自然节,按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大会的主要议程和完成大会任务的重大意义。这一部分包括前三个自然节。第一节宣布大会开幕,第二节说明大会的三项主要议程,第三节说明完成大会任务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