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书的等级     
正照日格图03推荐我时常买书,书的封面是我要不要买的重要依据。某一本书买了一个版本,看到装帧设计更好的版本,还是会买。做书衣的人,应该是一本书最直接的营销者。读《书的等级》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在书店反复挑选  相似文献   

2.
阅读,越来越成为我们心灵在喧嚣中的诉求。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或平静心性,或体味火热,或感伤其人,或欢欣其事……阅读带给我们种种别致的感受,我们将之称为生活中的一种“美丽”。美丽的阅读感受来自于内心对内容的心仪与共鸣,同样来自眼睛对装帧的审美与享受。大家都会说,内容是一本书的灵魂,而装帧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我们在选书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眼睛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有时候,愉悦的阅读就是从美丽的装帧开始的。所以,我们才会说:美丽的书,美丽的阅读。所以,我们的这篇文章就从书的美丽外表说起。书的形式美,逃不脱封面、内芯、版式的独特设计和纸张的精心选择。在这几者之中,封面往往决定着我们是匆匆而过还是驻足翻看。因此,封面设计被人看重也就不足为奇。而当我们在刘海粟美术馆观看“世界最美的书设计艺术展”的时候,不禁为封面设计艺术而陶醉。虽然隔着玻璃橱窗看不到书的整体,但独具匠心的封面已经博得了我们的好感,勾出了我们购买的欲望(如果有卖的话)。这是书的形式美,直接而明快,正因如此,阅读从我们被封面吸引的那一刻就开始变得美丽。阅读是美丽的。形质兼美的书,可以让我们的阅读真正变成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3.
你读书吗?     
毫无疑问,书籍是一种物品,甚至是一种收藏品,人们为了书籍的版本、年代、大理石花纹扉页、皮封面、护封、插图或版式收藏书籍,就是没有为了文字即内容来收藏书籍。书是由纸张、油墨、线和胶构成的,小说则是由文字构成的。一部无人阅读的小说像一把锤子一样死气沉沉,而如果大量的小  相似文献   

4.
周燕 《成才之路》2012,(14):99-I0016
正2011年夏天,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装帧典雅别致的小丛书,虽然只有薄薄的四册,然而拿在手上很有些分量。这并不是因为其精装本的硬皮封面的重量,而是这套书的作者,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大家。这套书命名为"远近丛书",每一本书由一位中国作者和一位法国作者就同一主题同时撰写,然后用法文和中文互译出版。"突出不同文化环境中个人的体验和差异……把两个全然不同的普通人的生活体验联结在一起,达到互相参照和沟通的目的……"这种设计,无论在中国还是法国,都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正钱君匋,1906年生于浙江桐乡,1998年去世。一生设计封面数千种,赢得了"钱封面"的美誉,创下了书籍装帧前所未有的奇迹,成为跨越现当代的大师。1923年,钱君匋就读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师从画家丰子恺,不到二十岁就开始书籍装帧。1927年进入开明书店,编辑音乐、美术图书并负责书刊的装帧设计。他一改出版界沿袭已久的书刊封面旧貌,把封面艺术的取材推向更广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我提倡把书读"厚",把语文课本读成"自己的书"。从初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语文课本上做笔记。开始前我充满激情地鼓动学生:"课本应该  相似文献   

7.
旧书逸事     
我家有一部旧本《老残游记》,因封面残缺,无以得知它的出版年代,与今本比较,它没有作者后人献出的后九回,从版式、印制与装帧风格来推测,该书应是民国初年亚东图书馆或艺文书房的版本。那是在八十年代初,我偶然在旧书摊上见到它。它虽然旧,却平整、质朴而厚重,特别是书中配有线描的绣像插图,很有韵味。原书的封面已经缺损,代之以精心糊裱上去的牛皮纸,上面用工整、清丽的正楷毛笔字写了书名,并盖了藏书印。书中的脱页和残破之处都用透明玻璃纸仔细地帮衬、修补过。  相似文献   

8.
一本书的封面 ,就像一个人穿着的衣服 ,既要有保护的实用性 ,同时也应起到装饰的作用。有时一本内容很好的书 ,由于装帧搞得太差 ,封面不吸引人 ,所以放在书架上无人问津。书籍装帧不一定要把封面搞得花花绿绿才吸引人 ,单单用画来装饰书的封面也是十分拙劣的。那么要怎样才算好的书籍装帧呢 ?首先 ,书籍装帧要姓“书” ,也就是说应该从书的角度考虑 ,看书是什么类别 ,什么风格 ,什么体裁 ;同时也要从用途去考虑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设计。比如 :少儿读物就应该把封面设计得活泼 ,色彩鲜艳些。而哲学、科学 ,带有思考性的书可以将色彩处理得…  相似文献   

9.
裙角飞扬     
在这之前,我常不止一次地羡慕穿裙子的女孩所流露出的特有美丽。但是事实证明,想得到美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情愿放弃这种美丽,留下真实的自我。下午的物理课,坐在隔壁桌的李宁静把她上个月刚拍的一本“写真集”递给我看。她把那个小本子藏在音乐课本里面再悄悄递给我的样子惹得我直发笑。不就是几张照片嘛,还值得那样神秘? 打开音乐课本,我立刻傻眼了。那本写真集的封面会是李宁静那个丫头?我的天啊!我转过头去望望她,  相似文献   

10.
期刊封面艺术是一门集各门类知识和艺术形式相融合的艺术。封面的装帧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封面与期刊内容是与高度吻合,是否能很好地传达期刊的办刊精神与刊物内容特色。成功的封面装帧,不仅帮助读者对刊物有一个明了的认识,而且获得审美享受。而失败的封面装帧,只会引起读者的反感或把读者引入歧途。而期刊封面现象纷繁,不可能对每种刊物封面逐一评议,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对近几年来经邮发的刊物封面的装帧进行评议,就教于大方之家,并与封面设计者商榷。  相似文献   

11.
玩中看改革     
其实要说改革开放带来了哪些好处,可以从衣、食、住、行这几方面看。但我们这些无知的晚辈,也讲不出什么深奥的话来,然而说到“玩”就不同了。在我外公那个时代,捉鱼、捏泥团就是玩,玩的就是困难,就是自  相似文献   

12.
闲聊     
来自江苏的王老师来信说:“编辑部的各位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今生有幸与《学生阅读世界》结缘。第一次和它见面是在课堂上,那天一名学生上课看课外书,我冲过去把他看的书拽了出来。当我看到那具有意境和内涵的封面的时候,我的心顿时一阵温暖,不禁被这精美的装帧和具有深度的画面所吸引。于是,我明白了那名学生为什么冒着危险在偷看。鉴于这些,我并没有批评那个学生。  相似文献   

13.
他半路出家做教师却成了"作文名师",他把"作文"当成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他就是曾经作文书里的那个"田老师""作文教学特色学校"竹园小学的校长田荣俊,一位和作文形影不离的"作文校长"。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为,教科书的封面装帧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同课文一样,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小学语文课本的封面采用彩画压膜装帧,内容相当丰富。有对自然风光的勾画,有对祖国名胜的描绘,有对校园生活的写照,有对校外活动的素描,有春景,有秋图……真可谓难得的形象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指导学生观赏封面彩画纳入教学环节,精心组织教学。这样,就可发挥如下作用。 (一)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正>《周礼》说上古的教育有六个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分别是礼仪、音乐、射箭、驾驶、文学和数学。这六个学科到了隋唐,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最后只剩下一个"书",也就是语文,读书也变得简单了,就是"读"和"书"。"读"是朗读。学生先把课本送到老师面前"上书"。古代没标点,老师用烧烤扦子一般粗的"点书签"蘸印泥,在书中断句处点个红点,点书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祖先把"上学"叫做"读书",不知是因为那时没有自然科学课,还是为了告诉我们,书是要读的,上学就是为了读书。读,分为无声和有声。我们通常把无声的读称之为默读,有声的读叫做朗读。其实,并非所有的有声读,都能称之为朗读。我们可以从朗读的要求和朗读的特点来看。课程标准的朗读要求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的特点是把蕴含在无声的书面文字中的思想感情,经过心理的感受理解,通过音色、音调、语气、节奏等语音的变化,用有声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使之凸现明朗。而且,朗读不单纯是还原书面文字的情和意,还伴有丰富的联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课本覆膜弊多利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图书、装帧的覆膜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然而,中小学课本覆膜则弊多利少。l、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课本封面覆膜后.书费成本提高40%,对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不利于普及中个学教育。2、课本覆...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在表现思亲怀友之情或背井离乡之意时,不直接写自身却从对面落笔,别出心裁地将这种感情表达得婉曲含蓄,这种表现手法,被称之为"主客移位"或"对写法",也叫"一笔双写"."主客移位"其实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即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  相似文献   

19.
近年各地的物理中考中,实验探究题约占20%~30%的分数,是各种题型中失分最多的,压强部分的实验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我们把各地中考中经常出现、以课本内容为题材的题目称之为"星题",以课本外内容为题材考查课本知识的题目谓之"山寨"题.  相似文献   

20.
课本知识看似简单,例题、习题好象无多大深度,其实不然,其实每一题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课本如同一块压缩饼干,其中蕴含丰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把培养学生能力的着眼点移到挖掘课本和吃透课本上来,移到指导学生将书"由薄变厚"、"由厚变薄"上来,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