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羟基头孢菌素是合成头孢唑肟、头孢布烯、头孢克洛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青霉素G钾为原料,以日本盐野义合成路线为基础,对3-羟基头孢菌素的合成进行了研究,总收率达到58%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头孢羟氨苄。方法以7-ADCA和D-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为起始原料,经硅烷化、加成、酰化、水解、结晶五步反应制得头孢羟氨苄。结果制得头孢羟氨苄,总收率为88.1%。结论该工艺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收率为指标对盐酸头孢甲肟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测定盐酸头孢甲肟含量。0.1%冰乙酸水溶液-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1,本实验对沉淀出盐酸头孢甲肟的滤液进行处理,采用树脂吸附,解析后再沉淀,增加了收率。本工艺收率高,优于原有工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盐酸头孢甲肟合成工艺改进进行研究并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盐酸头孢甲肟的含量。固定相为:ODS Cl8规格为(4.6mm×250mm,5um);水-冰乙酸-乙腈(850∶17∶1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1。该工艺路线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头孢唑啉酸收率。方法:减少原料消耗进行多次不同配比合成头孢唑啉酸。结果:根据实验四氮唑乙酸对收率影响很大。结论:减少四氮唑乙酸的投入量可使头孢唑啉酸收率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头孢吡肟E-异构体的合成和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方法为固定相为:Aeris WIDEPORE XB-C18色谱柱(4.6mm×250 mm,5um),乙腈-0.04%磷酸二氢铵溶液-三乙胺(15:8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此测定方法准确、重现性好;该合成工艺成本低、收率高,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头孢卡品酯中间体2-(2-叔丁氧基碳酰氨唑-4-基)-2-戊烯酸(a)。方法:首先,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与硫脲反应成环,然后加(BOC)2O保护氨基,然后与丙醛在-60~-50℃反应,再加入碱解成酸,加五氯化磷成酰氯。结果:合成化合物a的总收率为59%。结论:本合成工艺提高了收率,并且操作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为原料,与2-(2-氨基噻唑-4-基)-(顺式)-2-甲氧亚胺乙酰硫代苯并噻唑活性酯(5)在95%乙醇中于5℃反应4h生成头孢噻肟酸(3),收率90%,3在50%水-丙酮溶液中碳酸钠存在下与5-巯基-1-甲基-1H-四氮唑(4)在55℃反应3.5h生成头孢甲肟酸(2),收率71.4%,而后2与盐酸乙醇溶液在5℃成盐得到盐酸头孢甲肟(1),收率91.5%.三步反应总收率58.8%.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合成洛索洛芬钠的中间体2-(4-溴甲基苯基)丙酸乙酯的收率;方法:改变催化剂为四氯化铝,缩短工艺路线;结果:收率较文献结果高,且对环境污染小,原料易获得,副产物少;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收率62%(原文献36%)。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头孢硫脒合成工艺改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YMCC18色谱柱(218mm×4.6mm,5μm),磷酸盐缓冲液(取无水磷酸氢二钠2.76昏枸橼酸1.29g,加水溶解稀释成1000ml)-乙腈(80:2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头孢硫脒在50~1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该工艺路线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陈玉峰 《科技风》2013,(11):64+68
采用头孢克肟活性甲酯和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在三乙胺催化下经酰化反应得到了头孢克肟酯,同时在碱性条件下经水解酸化得到头孢克肟。文章利用了价格更为便宜、且易于回收的乙酸乙酯代替了四氢呋喃、丙酮等充当反应溶剂,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其收率高于93%。  相似文献   

12.
任彦荣 《科技通报》2012,28(8):14-16
探讨S-3-奎宁醇的合成新工艺。通过构型转化的方法,以3-奎宁酮为原料,经硼氢化钾还原、与乙酰氯成酯、水解得S-3-奎宁醇。其结构经1H NMR等表征证实,总收率可达到88.96%。该合成路线操作步骤简单、收率高,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7-氨基-3-甲氧甲基-3-头孢烯-4-羧酸(7-AMCA)为合成头孢泊肟酯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路线较多,本法对以7-A-CA为起始原料在硫酸单甲酯中合成7-AMCA的工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1-(2,4-二氟苯基)-2-(5-氟嘧啶-4-基)丙酮、1-溴甲基-1,2-4-三氮唑及四氢呋喃为起始原料,合成伏立康唑。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中间体合成温度50℃,时间5h;伏立康唑反应温度0-5℃;N-N8h下按此路线合成的伏立康唑成本较低、操作安全、收率高且原料简单易得。  相似文献   

15.
头孢菌素类即头孢烯类,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对人应是无害的。头孢菌类药物以其菌谱广,抗菌活力强,耐酸,耐酶,疗效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人类战胜各种细菌感染作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头孢菌素类即头孢烯类,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茵细胞壁的合成,而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对人应是无害的.头孢菌类药物以其菌谱广,抗茵活力强,耐酸,耐酶,疗效高,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人类战胜各种细菌感染作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概述新型头孢中间体去乙酰基7-氨基头孢烯酸(D-7-ACA)的特点、应用及制备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现有文献总结出D-7-ACA的各种制备研究进展。结果:三酶法制备D-7-ACA,可将头孢菌素C(CPC)和3-去乙酰-头孢菌素C(D-CPC)催化转化为D-7-ACA,提高了头孢菌素c发酵组份的利用率,并且避免了使用有毒化学试剂,且酶法生产工艺具有条件温和、无污染、收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更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付琨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56-356
头孢唑肟和头孢布烯是重要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唑肟和头孢布烯所需中间体7-氨基-3-无-头孢4-羧酸(7-ANCA)在合成方面有很多路线,本文主要介绍从7β-苯乙酰胺-3-无3头孢-4-羧酸到7-ANCA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酶PGA-450的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头孢替安盐酸盐合成工艺。方法:以7-氨基头孢霉烷酸为原料,通过三氟化硼催化法制得头孢替安三位中间体,再与氨噻唑乙酰氯反应制得头孢替安盐酸盐。结果:本方法制备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新的合成2,4-二氯苯酚的方法,以苯酚为原料,利用璜酰氯的高选择性进行氯化,产品含量达到99%以上,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