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爱情小说在唐传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描写书生爱情故事的小说是这类小说中的重要类型。仔细分析这些小说,可以发现男女主人公都难以避免被抛弃的命运,而产生这一悲剧的深层原因则是以家长意志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文章对《莺莺传》《霍小玉传》和《李娃传》这三部传奇名篇进行了分析,对这类爱情小说的悲剧性进行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2.
《定情人》是一部描写上层社会青年男女婚姻爱情故事的小说。明清两代,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数量很大,这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对此,我们应当认真地加以分析和研究,不宜笼统地目之为“才子佳人”而简单地予以否定。这种小说的产生与广泛流传,固然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个性解放思想的抬头,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恋爱自由呼声的日益强烈,以及封建婚姻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礼教与婚姻自由要求的尖锐矛盾等等,也都是  相似文献   

3.
《韦护》发表于1930年,在创作上,丁玲理性上追求革命至上,采取革命加恋爱模式,然而却不时流露出爱情至上的感性写作,革命沦为情感变化的依据。本文试图从作者对爱情和革命的描写以及韦护形象的塑造三个角度来说明《韦护》是披着革命外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之作。全书120回,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及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他们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情爱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茶花女》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位喜欢茶花的交际花玛格丽特同青年阿尔芒的爱情故事,描写了玛格丽特短暂的,有着奢侈生活和轰轰烈烈爱情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郑振铎的《淡漠》和鲁迅的《伤逝》都是借爱情故事关注青年人生观的作品。二篇小说在艺术表现方法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表现了二位作家对小说艺术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7.
丁玲的《韦护》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恋爱生活为原型,不仅是"革命加恋爱"的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读者群中,《韦护》这部小说没有引起强烈地反响,甚至带给丁玲诸多的争议。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文艺理论范畴,从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林芙美子是日本最具知名度的女作家之一,她的长篇小说《浮云》以反战争和爱情为主题,通过林芙美子细腻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日本战后颓废混乱的社会状况和男女不同的爱情观念。基于此,以小说曲折复杂的爱情故事为突破口,对林芙美子的爱情观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宗璞的小说《红豆》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可是,通过对作品中“红豆”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
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与中国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世界文学史坛上的两株馥郁的奇葩,这两部作品都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唱出了一曲自由爱情的颂歌,呈现出朦胧的现代意识,具有反封建的思想主题。在爱情题材的作品中,《春香传》与《西厢记》可堪称为双峰并峙。但作品也表现出不同的韵味,各具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诗经》邶、鄘、卫风中的婚恋诗反映了西周、春秋时期卫地人的婚恋状况,较集中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典型的婚恋形态在形成初期的原始样貌。邶、鄘、卫时期的人们在面对异性时所流露出的情感、表达情意时的方式、对异性的审美观念及对待婚姻恋爱的态度与认知,都反映出卫人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渭华照金精神,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党的思想体系与精神宝库的重要内容,是革命前辈理想信念、路径抉择、思想维度和风格特色的集中展现,主要内涵为爱国为民、教育引领、务实求真、快乐奋斗.核心理念是坚定地创业创新.其时代价值值得探究与弘扬.  相似文献   

13.
唐代传奇小说《崔护》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爱情故事。小说的主题是告诉人们:情非小事,可以生人,亦可以杀人;君子于情不可不慎,不可以情害人。明确提出“君杀吾女”的命题,为久已隐含在唐人小说中批判文人士子以情害人杀人的思想认识最终点题;赋予农家女封建士族正妻的地位,体现出了对农民一定的尊重;生动描写女子主动示爱,充分肯定了女性追求和享有个人幸福的权利等是其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有条不紊、从容淡定地架构复杂人物关系是《半生缘》最突出的艺术特质之一。《半生缘》中几个年轻人复杂难解的关系,在文本中主要呈现为情人对与夫妻对互为消长、扭曲缠绕的态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在小说中成了奢望,这带来了文本的复杂面貌,也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5.
胡也频的小说《到莫斯科去》与《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塑造了两位鲜活的革命女性:素裳与白华。通过描写两位女性如何选择革命的道路,如何在革命道路中成长,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展示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紧密结合。当然,在素裳和白华的塑造中,作者也贯穿了“革命”与“恋爱”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6.
孙琳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92-93,102
才子佳人小说,因其固定的情节模式,使得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形成恒定的模式: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主人公与辅助者的关系,主人公与破坏者的关系。同时,《金云翘传》又有其独特的"故事套故事"结构,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异于常者,可以说是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套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伤逝》和毕飞宇的《相爱的日子》都是描写时代青年恋爱生活的优秀短篇小说,它们具有相同的情节模式,揭示的问题也具有相似性,不同的是,前者意在反抗绝望,后者则是认同现实。  相似文献   

18.
柳永是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新风气的重要词人,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他的词变"雅"为"俗",雅俗并重,为世人所广为传颂。柳永的词,不独有其羁旅行役词,妓女词,都市词,还有大量的恋情词。笔者对柳永的恋情词进行梳理和归纳,柳永的恋情词无论是描写江湖流落的孤寂,还是抒发别离相思的哀愁,都主要表达了对恋人的依依之情,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柳词抒情的本色。柳永的恋情词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以下3类:一是表现人们共通的情感;二是表现青年男女真挚的誓言;三是表现女子的纯真相思。  相似文献   

19.
《呼啸山庄》是部悲剧色彩很浓的小说,笔者着重从分析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入手,试图诠释整部小说悲剧产生的原因。因为凯瑟琳善良,才对席斯克里夫由怜悯而生爱;又因为她虚荣、自私而且自傲,她背叛了她的爱情嫁给了爱德加。最终凯瑟琳成为所有悲剧的导火线,每一个原本纯真的人都被卷了进来,他们的爱和人性都在那个时刻被冰冻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真正名副其实的疯狂艺术家应以明代徐渭最为出名。根据历史献中徐渭患“疯狂症”的叙述,结合分析对徐渭身心产生影响的胡宗宪事件和坎坷的个人生活,并运用精神病学的原理对病因、症状进行梳理和论证,可以得出,徐渭患有精神病之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