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3,(A0):161-1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明确了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公安院校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培育融入忠诚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开展以铸造忠诚警魂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2.
马翠凤 《广西教育》2013,(23):78-80
分析公安院校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提出公安院校大学生应培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探索理论灌输、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制度管理、实践养成"六位一体"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3.
付瑶 《教书育人》2012,(9):100-101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必要性1公安院校贯彻"政治建警"原则的本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安院校忠诚教育既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也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师范院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就是教师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把社会对学校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转变成学校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由外在的约束转变为内在自觉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学校通过"认知—教育,熏陶—认同,实践—养成"这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过程来完成师范院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多元化、价值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大学校园文化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从"点—线—面"工作路径、五大文化建设等方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路径,有利于凝练大学文化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八上提出的伟大构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教育事业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危机情况,公安院校基于社会认同角度开展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已势在必行,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渡成为个体责任伦理与价值自觉,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消除多元价值矛盾,促进国家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与吸引力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分析公安院校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提出公安院校大学生应培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探索理论灌输、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制度管理、实践养成“六位一体”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导致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针对当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困境,课题组试图探寻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为当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路径,促进青少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9.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带有特色观点及理念的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对其的深入理解使得人民警察的教育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本文以人民警察价值观为核心,以其融入院校文化建设为线索,进行了相关的讨论研究,希望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能够对院校文化建设及人民警察素质培养起到帮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3年12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我们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某地方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三平台二载体一体制"的对策建议: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平台,形成"点—面—群"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体系;以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全面推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重大纪念日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新媒体为载体,传递正能量;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蒋巍 《高教论坛》2014,(3):120-122,126
文章在分析目前公安院校警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例探讨公安院校学生警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内容及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实现对警察工作的认识从职业到事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39-142
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与践履,必然是建立在多主体发力、多向度生长的基底之上的。告别自说自话与一家"独奏",奏响覆盖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响曲",既是源于历史的深层次呼唤,又是从容应对纷繁考验的动态需求。本文选取主流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民日报》,经由对其在2016年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657篇文章的分析,试图描绘出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的现实图景。通过分析得出,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常态化与精准方略落地生根,"主导——延展"共同体模式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王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其它教育框架联动生成一体化"内容矩阵"体系,核心价值观教育多向度生长打造立体式传播空间,"推力——拉力"触发机制引领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迈向下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在价值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境遇下,传统的"独白式"价值观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许多教育者仍以单向式教育关系、抽象化教育内容、线性化教育方式等进行"独白式"核心价值观教育,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失语"。为此,应以"对话式"教育为切入点,以对话主体、对话内容、对话方式等为着力点,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化解核心价值观教育"失语"困境。  相似文献   

14.
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和思考,更好地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原创性地系统阐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认识:富强—国富民强;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文化强国,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谐—构建和睦、融洽且各阶级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自由—由宪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权;平等—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公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治—主张严格依法治国;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敬业—"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诚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友善—"温良者,仁之本也"。  相似文献   

15.
运用价值澄清理论分析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内化缺失、教育方法单一、师资队伍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依靠价值澄清理论的引入构建研究生价值观形成模式,发展一条以"价值尊重—价值判断—价值引导"为核心的价值观形成模式,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和优化高校学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爱的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提出了"爱的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旨在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的因子,突出其教育功能,完善高校价值观教育,助力学生未来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次阐述,高校作为影响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社会场所,以"中国梦"教育思想为载体,实现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国家未来走向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中国梦"教育思想的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教学、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教育和渗透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工作,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使命。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教育阵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创新了教育形式、增强了师生互动。同时新媒体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剧了复杂性、削弱了主导性、消解了认同感、影响了实效性。要通过思政课程来增强理论认知、校园文化来营造情感认同、课外实践来增进践行体验、新媒体素养来引导价值选择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认同—践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用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责无旁贷。但要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二是在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内涵的基础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基础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校的融入与践行中面临着来自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影响、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以及中小学校实然价值取向等现实挑战或困难。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突出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优势;积极调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源;以课程和课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校的关键媒介;树立"立德树人"为根本参照的价值观教育评价宗旨;调动中小学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