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阐述了谚语的起源、特点及其地位,并结合大量例句,层层论述了英语谚语的九种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直译加注释法、对子法、合译法、分译法、两译法及多种译法。同时对英语谚语翻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读者能从中受到一点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韩竹林 《华章》2007,(10):173-173
英语长句的翻译是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或实践中需要攻克的一大难关.本文从英语长句的特点分析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将英语翻译中经常使用的顺序译法、逆序译法、拆分译法和综合译法等翻译方法进行分类阐述,用以解决我们面临的英语长句翻译难题.  相似文献   

3.
汪冬梅 《考试周刊》2010,(49):134-135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广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双关语作为一种广泛运用于广告文案创作并深受受众喜爱的修辞格,为广告增色不少。本文探讨了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及翻译,把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提出了双关语的契合译法、侧重译法、套译法、补偿译法等几种翻译方法,探讨了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4.
在从事或学习有关英语翻译行业时,英译汉是最基本的环节。其中,增译法和省译法是英语笔译中最常用的两种基本翻译技巧,增译法是为了使句子更加完整而在其中增添内容,省译法则是为了避免句子繁冗而对其进行删减。本文对增译法和省译法在笔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对笔译工作者产生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然后分别介绍了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兼译法,释译法,零翻译法等用于计算机英语词汇的翻译策略。文章强调:计算机英语属于科技英语(EST)的一种,其词汇构词灵活,具有自身的特点,翻译时应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程玲  段然  江颖  张莎莎 《海外英语》2015,(2):59-60,64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量英语新词应运而生。该文以网络上近一年以来最新产生的英语新词为研究对象,结合之前已存在翻译的英语新词,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形态学角度介绍新词的构成,然后介绍新词翻译方法,其中重点论述了仿译法和意译法,并简单阐述了回译法、音译法及省译。以最新的英语新词为例,对其构词法和翻译方法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英语新词,并紧跟其动态变化,文中的英语新词也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样本数据。  相似文献   

7.
叠字是汉字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汉语叠字可用来翻译英语中的部分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动词及象声词。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量英语新词应运而生。该文以网络上近一年以来最新产生的英语新词为研究对象,结合之前已存在翻译的英语新词,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形态学角度介绍新词的构成,然后介绍新词翻译方法,其中重点论述了仿译法和意译法,并简单阐述了回译法、音译法及省译。以最新的英语新词为例,对其构词法和翻译方法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英语新词,并紧跟其动态变化,文中的英语新词也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样本数据。  相似文献   

9.
冯芳英 《考试周刊》2012,(26):96-97
科技英语的长难句的理解和翻译一直是英语阅读者在阅读当中遇到的难点,也是重点。掌握这些长难句的理解及翻译技巧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例子,介绍并分析了几种翻译长句的方法:顺译法、逆译法、分译法和综合法。  相似文献   

10.
专业英语中长句的翻译是科技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材料类专业英语长难句为例,提出先分析长句的句式结构、句子的组成以及词汇特点,然后采用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和综合法四种翻译方法,将英语原文按照科技英语的翻译标准和过程,准确、流畅地用汉语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论已运用于语言学尤其是翻译学中,给翻译理论增添了新鲜血液,以其独特方式解释了翻译中的增词和减词现象.该文通过对上海译文出版社祝庆英和译林出版社黄源深的<简·爱>译本上的一些译例进行对照,旨在说明剩余信息理论在翻译中的增词和减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旨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评述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以此作为出发点,在翻译纲要的指导下,考察译本的预期功能,译入语受众和译本产生的动机等,从而检验辜氏《论语》英译本是否满足其翻译目的,评价其翻译是否充分,研究的启示在于:该译本是符合其翻译目的,翻译充分的译文,辜氏所运用的各种增补、删除和重排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合理手段;在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译者不但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深刻和透彻的领悟,而且还应对译入语文化作潜心研究,同时考虑到译本的文本功能,以更适合译入语读者接受和更利于文化传播的方式使得中国的典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传播。  相似文献   

13.
模因是一种信息或文化单位,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翻译模因论从模因论视角来研究翻译问题。提出习语中的文化意象也是一种模因,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意象模因翻译可以通过保留意象模因、改变意象模因和增减意象模因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以宁波地区大型服装企业简介英译文为样本,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分析企业简介译文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和翻译要求;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适用于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删减和重组等;同时归纳了企业简介译文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有利于提高企业简介译文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导游词的文本功能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组马克提出的翻译法选择方法论,及其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理论,文章认为导游词的翻译应运用交际翻译法,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导游词翻译的目的是实现导游词的信息和呼唤功能,并以新疆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根据译文接受者即外国游客需要的基础上,对源语信息进行增、删、改等处理,以便最佳地实现译文的信息和呼唤功能。  相似文献   

16.
曹志颖 《培训与研究》2008,25(9):133-134
本文介绍了软新闻及其翻译的特点,结合功能翻译学派理论,通过对软新闻英译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指出软新闻英译可以突破传统翻译理论的桎梏,通过适当的前后调整、增添和删减等手段,实现更好的信息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意识形态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逐渐成为新的亮点.文章以美国通俗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中译本为案例分析,从伦理和审美意识形态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证实意识形态通过对译者的隐形制约,对原文加以改写、删减、增扩等,底终达到对翻译的无形操纵.  相似文献   

18.
以严复翻译的名著《天演论》为例,考察严复通过翻译实践提出的“非正法”以及他为何要选择这种翻译方式。“非正法”是严复在其翻译过程中选择的一种翻译手段,不同于通常情况下的微观的翻译技巧,而是一种宏观上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译中有评、译中有述、译中有编、译中有写、译中有删除,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严复在中国翻译史上堪称“译坛大家”,其著名的八部译作可谓家喻户晓。通过对它们的详读可以发现,为了译介域外学术思想和阐明自己的思想,严复通过其译作中的译例言以及和好友的通信等手段表达了他的翻译思想。多年来,很多学者专论或者涉及过严复及其翻译思想。“信达雅”似乎成了其翻译思想的全部。但细究严译名著,发现严复在其翻译过程中选择的一种翻译手段,它不同于通常情况下的微观的翻译技巧,而是一种宏观上的翻译策略:译中有评,译中有述;译中有编,译中有写;译中有删除,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20.
语言意识活动可以在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准确性和流利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准确理解和流畅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步骤.从学生的翻译失误看,往往由于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或任意增删等而导致译文表达不能到位.学生增强对英汉两种语言意识的了解就可以减少翻译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