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攻与守这一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的矛盾运动。对立面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相互构成了篮球运动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攻守对抗的含意相当广泛,综合有关资料,可把对抗归纳为: 1.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抗(场地、器材、时间、规则等); 2.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 3.持球与防持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 4.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时的对抗; 5.攻守双方技术、战术运用的对抗; 6.攻守双方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对  相似文献   

2.
篮球是一项对抗十分激烈的运动,攻守对抗是它的基本规律。在比赛中主要表现为: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持球队员与防持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和投篮不中,攻守双方争取控制球权的对抗(即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时的对抗)。这些对抗促进了篮球比赛中的速度、高度和技术、技能的有机结合,比赛双方在思想作风、技、战术、人体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会得到检验,谁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谁将会取得比赛的主动,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对抗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论篮球运动的攻守对立统一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篮球运动进攻和防守发展及演变过程,分析了篮球运动的攻防技战术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篮球运动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攻守对抗的特点及把握篮球运动攻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篮球运动进攻与防守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攻守对立统一;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攻守转化频繁、准误对抗、攻守平衡的动态性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篮球运动攻守对抗体现在体能、技战术、心理和智能等多方面因素,篮球运动攻守对抗表现出综合性、激烈性、突变性的特点,而身体对抗是各种对抗的最高表现形式,它所显示出来的规律复杂多变,这是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攻守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对抗更强,更激烈。这也是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边挺 《体育世界》2009,(11):44-45
投篮不中,攻守双方争取控球权的对抗,即攻守双方争夺篮板球时的对抗。篮板球对抗是现代竞技篮球实力反映之一。也是篮球运动中最精彩的部分,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投篮出手时,篮板球是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看哪一方能争夺到,攻守转换要靠篮板,所以说,抢得篮板球是获得控制球权的重要手段,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发动快攻的重要保证,是攻守矛盾转化的关键。投篮出手后,双方十个队员都属无球,都有机会争夺篮板球,攻守双方都用劲去争夺篮板球,对抗从地面争夺有利位置开始,到起跳在空中直接对抗,身体接触争取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6.
现代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突飞猛进,攻守对抗日趋激烈,这要求每个运动员必须能攻善守,掌握全面的基本技术;特别要求每个运动员积极防守。一场篮球比赛,绝大部分时间是无球队员之间的攻守对抗,即攻守双方在争取接球或破坏接球的对抗,而防守无球队员  相似文献   

7.
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规范化的保障,是影响篮球运动发展的关键,篮球规则的修改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和篮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2014年国际篮球规则修改内容进行客观分析,旨在探讨规则修改内容对篮球技战术的影响得出:主要是增加了比赛的攻防回合,进攻节奏加快;促进了攻防技战术的调整,进攻战术多样化,防守反击多元化,攻守更加趋于平衡,让比赛对抗的更激烈,技战术水平更高、观赏性更强,减少了比赛中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是对抗,而转换是对抗发生结果后攻与守的即刻变化,它是攻守有形技战术在比赛场上的体现,也是攻守无形意识所支配的结果。进攻转入防守处理得好,可以过渡到正常防守,使对方失掉攻击机会,防守转入进攻处理得好,可以抓住战机多得分。因此,重视对篮球攻守转换问题的研究,无疑会对全面系统分析篮球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的单纯片面看待比赛攻、守问题的肤浅认识,提  相似文献   

9.
现代篮球防守技战术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篮球运动是一个攻守相互争斗、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依赖的矛盾体。攻守双方在争斗和对抗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篮球运动的发展。防守战术同样是在这种争斗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不断地变革、不断地创新中发展的,回顾世界篮球运动防守技、战术发展的历史,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对篮球运动防守技、战术发展规律有一种更为清晰的了解,提高对现代篮球运动防守战术的特点和变化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篮球裁判员心理稳定因素的调查及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篮球运动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强度越来越大,攻守双方对抗激烈,身体接触日益频繁,比分差距逐渐缩小,从而造成裁判员的执裁难度和心理压力逐渐加大。针对影响篮球裁判员执裁过程中心理稳定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出培养裁判员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篮球竞赛规则的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竞赛规则也经历了自定规则--商定规则--制定规则--规范规则四个阶段.对篮球竞赛规则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对每一阶段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竞赛规则变迁主要原因为保证比赛的公平竞争,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增强比赛的观赏性,篮球商业化发展和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等,并根据篮球运动发展特点,总结出篮球竞赛规则制度变迁的趋向表现在对等公正、完善合理、文明对抗、攻守平衡、规范统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杜敏 《体育师友》2004,(5):18-19
现代篮球比赛攻守对抗激烈,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比赛双方除了在技术、战术、作风、心理和体能等方面进行较量外,对比赛节奏掌握和控制的好坏也影响比赛的胜负。因此,提高对篮球比赛节奏的认识,重视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把握其运用时机,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对进一步推动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从当前世界篮球运动攻守战术的发展,看我国篮球进攻战术中存在的问题 1965年以来,国际篮球运动有了很大发展,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攻与守对抗的斗争中,出现了防守技术和战术的大幅度提高,开辟了防守制约比赛速度和节奏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迅速发展,内线攻守对抗日趋激烈,中锋攻防能力是衡量一个队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中锋处于内线核心地位,它与比赛胜负有着密切联系,对提高比赛的稳定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三分球与篮球技战术"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曦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2):102-102
“三分”投篮区的出现,使篮球运动的技术出现新的格局。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的结合,人体在有限的场地上高速度进行比赛,不可避免身体会互相接触,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不允许发生侵人犯规,只允许身体轻微接触的竞赛运动。原有的场地设施已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篮球运动需要,设立“三分区”随之产生。攻守双方的激烈对抗,篮下无疑是人员密集的区域,为了扩大攻守双方的争夺领域,限制高个队员在篮下的垄断局面,充分体现场上所有队员攻守中的合理权益,制定“三分区”,使篮球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三分球”的形式有三种:1.“T”形三分球,即三分投篮区是“三分球”的作业区,它利用定点和各种移动中的掩护来完成;2.突分的“三分球”,利用突破使对方收缩防区为外围创造“三分球”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篮球比赛中,内线队员的持球与防持球队员的攻守对抗和攻守双方争夺蓝板球时的对抗非常激烈,身体接触更加频繁。内线队员投篮过程中,利用主动身体接触与对手进行对抗,已成为内线队员的主要对抗形式。主动身体接触是指在篮球比赛中,攻守队员为了某种目的自觉地缩短攻守队员间的距离,直至身体接触,以及通过身体某部位主动地向对方施加"暗力",并使对方的相继动作在刹那间受到制约的一种方法。当今篮球运动中身体接触已从"不允许身体接触""身体接触不可避免",发展到"身体接触十分频繁"的阶段。人  相似文献   

17.
对篮球比赛攻守转换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是对抗,而转换是对抗发生结果后攻与守的即刻变化,它是攻守有形技战术在比赛上体现,也是攻守无形意识所支配的结果。进攻转入防守处理得好,可以过渡到正常防守,使对方失掉攻击机会,防守转入进攻处理得好,可以抓住战机多得分。因此,重视对篮球攻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攻守转换在现代篮球运动中已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守战术为当今世界强队所运用。以往那种不慌不忙、慢慢腾腾站着打的打法早已被历史所淘汰。在现代篮球运动中已把进攻→攻守转换→防守,或防守→守攻转换→进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训练,并在比赛中加以运用。那种单纯地把进攻和防守分开进行训练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攻守转换已成为现代篮球训练或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攻守转换,是指某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由攻转  相似文献   

19.
篮球运动是在激烈对抗下进行的,攻守双方所采用的一切手段和活动的目的, 都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或最大限度地控制或减少对方的得分机会。目前,世界篮球  相似文献   

20.
攻守双方的对抗日趋激烈,是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了赶超世界篮球的先进水平,我们不能局限于现有的速度去发展技、战术,应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我国的实际,敢于创新技、战术,挖掘自己队伍的潜力,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只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