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被认定的“差生”是很少的,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如被他提到的一位叫费加的学生“最大的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是对乘法表的迅速遗忘,因此被定位为“差生”。但正是这位“差生”后来成为一名物理专家。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差生”,巴甫里克就属于这类学生。他曾被判定为“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学生,直到他的生物老师发现了他具有植物学方面的天赋。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描述教师的反应:“直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尖上’。”后来巴甫里克进了农学院,成为农艺师。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习「差生」的诊断和指导兰州市教科所詹崇恩一、什么是学习上的“差生”?如何诊断一个学生是学习上的“差生”,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评价标准来确定。当前兰州市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差生”。1.以学生所在团体(班级或年级)的平均成绩作...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对50名学习差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厌学”情绪者竞有43名,占86%,厌学情绪越大学习成绩就越差。因此,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分析,找出“厌学”根源,探讨厌学心理转变的途径和方法,是中学德育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本人拟就此进行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造成部分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更有来自学校内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防差”“转差”笔谈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已引起了教师的普遍重视,不少教师在如何防止大量差生出现和如何做差生转化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这里,就“防差”“转差”这一问题,将部分教师的来稿汇集在一起,编成此文。在学习初中教学期间,出现大量差生的原...  相似文献   

5.
提高“数学差生”能力的点滴体会张延明(南昌铁路一小)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使“数学差生”(以下简称“差生”)...  相似文献   

6.
差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亦称“困难学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差生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但长期的成绩不佳,会使学生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特征,甚至畸形变化,从而可能厌弃学习,不思进取,荒芜学业,恶性循环。教育上出现暂时差生到最终出现差生,实际上是一失误,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浪费。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减少这种失误浪费,这就必须认真研究差生的成因,最终转化差生。这里,仅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差生”出现的原因进行探析,以利找出防治的措施,对症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实用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方法:采用平行对照法对比“互动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实验组采用“互动武”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出勤、主动完成作业情况,判定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的差异程度。结果:按照课程进度共进行了6次阶段测验,1次期末测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t检验:前5次阶段测验的成绩两组对照无显著差异,第6次阶段测验和期末测验的成绩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共收取学生作业16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完成作业情况进行了X^2检验:两组对照无显著差异。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共检查学生出勘情况23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出勘情况进行了X^2检验:两组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互动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捷尔任斯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他们。”“差生”更需要爱。所谓“差生”,是由于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和个性及性格差异诸因素的制约,使得一部分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道德观念、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如何转变“差生”呢?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差生经受了过多的挫折、失败和痛苦。他们不再需要批评、指责、埋怨,他们需要的是关心、理解和爱护。”因此,我们应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的原则,注意根据“差生”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校在第二课堂进行“珠算式心算”教学实验,已一年半时间。实践证明:“珠算式心算”有力地促进了差生的转变,提高了差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差生的智力。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分析每个差生,找准差生差的原因。 实验前,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对两个实验班的16名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发现他们学习差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学习兴趣,贪玩、厌学;二是智力差、思维迟钝;三是学习基础差。  相似文献   

10.
论“差师”     
“差师”这个词,是我杜撰的。本来,报刊上只有“差生”这个词,我看了每每不顺眼,觉得这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侮辱。俗话说,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老师们看着自己的学生被人说成“差生”,为什么不想想这个道理?2001年12月18日《南京晨报》报道,南京江东中学初二(1)班7名同学因为上课说话,被学校“隔离教育”两个多月,或者关在面包房里,或者窝在会议室里,就是不准回班级上课,致使学生学习退步,身心俱伤。看到这条消息,联想到报纸上一连串有关报道,“差师”这个词不禁一下子就从心里冒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学习动机年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先生主持修订的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对太仓市四所中学共470名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在年级差异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差生”是一种综合的偏常反应倾向。为了合理地解“差生”问题,在诊断“差生”时必须严格遵循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必须深入了解其人格的建构过程,分析各种影响人格建构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依照“差生”的特殊性进行教育和转化势在必行其中尤其要重视“差生”本人在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作文后自改文句的尝试○毛振芬(东乡县孝冈一小)差生原作“回炉”重作的五步曲○陈昌钟(赣县阳埠乡黄沙小学)铸造类产品不合格,就要找出其缺点,分析其原因,然后投进熔炉,重新铸造出合格的产品。把这一方法运用到对差生的作文教学上帮助差生对原作再次习作,谓之作文“回炉”。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不易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重复训练,可以加深理解,提高能力。教师从学生的一篇习作中,帮他(她)分析、找出优缺点,使学生对其有个明确的认识,再通过“回炉”重作,发扬优点,修正毛病,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能螺旋式…  相似文献   

14.
转化“新差生”,更应重视“堵差”惠农县教研室韩光明学生学习是一个改变心理行为品质的复杂过程.由于某些客观或主观原因,如原来的知识技能基础,学校、家庭的环境等影响.学生学习某一内容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误差。如果不及时了解、补救.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新内...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有人把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称为“差生”或“后进生”。笔者认为这两种提法不妥。“差生”或“后进生”的称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等级观念,含有歧视之意。因此,笔者提出“需要帮助的学生”(简称“需助生”)的概念,这一概念坚持了民主性、平等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原则。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帮助,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也需要帮助。提出“需助生”,其用意是不使学生产生自己不行、能力差的错误认识和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而让其生活在民主、平等、宽松、融洽的集体中,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在做好“…  相似文献   

16.
“差生”产生的原因较多 ,在排除天资因素外 ,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 .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学方法不当所致。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只片面追求升学率 ,不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养少数“尖子”学生身上 ,忽视“差生” ,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方法不得当 ,再加上教师教法不当 ,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丧失信心。2 .物理知识的结构与学生学习的知识存在一些不适应。(1)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造成“脱节”状况。数学知识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工具 ,部分学生由于对数学中公式变形、单位…  相似文献   

17.
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校环境对学生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在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学习成绩方面比不上同龄人,于是有些教师就给他们戴上了“差生”的帽子,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放弃教育。其实这些“差生”,只是在学习这方而落后,而且上小学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也是一门被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防差”、“治差”是数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个学生,未能克服数学学习困难,而沦落为数学“差生”,有其具体的原因:一个学生沦落为数学“差生”,一般会引起其它方面的问题,如学习信心、道德品质等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仅要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来考虑数学差  相似文献   

19.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善待孩矜、(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两期节目,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我校部分师生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片中李任丰和刘磊这两名“差生”在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教育下转变的事例,向我们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差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差生往往由于涉世不深,思想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上平时脱离集体,对集体漠不关心,独来独往,以致在学习上、思想上与其他同学产生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多给予关爱,多一些了解、宽容,使差生感受到老师。家长和班集体的温暖,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每个班级都有少数“差生”。所谓差生,是指“三差一缺”(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乏兴趣)。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与这部分学生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差生尽快“归队”,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差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