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12月15日,《中国体育报》在一版刊登了一幅题为《探亲趣》的大幅照片,照片的右边是我国篮坛宿将、国家女子篮球队主力中锋郑海霞,左边是一位小伙子。照片的说明文字是:“著名女篮中锋郑海霞近日回华中理工大学‘探亲’,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海霞谈笑风生,她的男友,该校经济系学生王传文却有点腼腆。”这是报界首次披露郑海霞有了“意中人”,并且点出了他的名字。 郑海霞是早已被公众所熟悉的风云人物,而王传文是何许人也?其实,王传文不但有与郑海霞一样的事业和追求,而且有与郑海霞近似的身世和经历,或许,他也会有与郑海霞一样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郑海霞,身高2.04米的女篮巨人。谢苗诺娃的退役,郑海霞的出现,使世界篮坛为之一惊;世界女篮第一中锋后继有人。苏联篮球界大感惋惜;谢苗诺娃的继任者不是苏联人,而是来自黄河之滨的郑海霞。有人为她开辟“空间”时间和空间,人类生存之必然。海霞那高大而健壮的身躯,需要比常人更多的空间,这在一般人的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排历来就是国人关注的焦点,而“女排精神”也从来都是中国体育界所学习的榜样!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中,“五连冠”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在“五连冠”的队伍中,我们必须要提到的一位大将就是曾经的“世界最佳运动员”、“世界最佳教练员”,具有“铁榔头”之称的郎平。虽然从赛场上退役已有多年,但是郎平却从未离开过排球,在她的生活中,排球也始终是她生命里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赛场上的郎平,总能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因而成为了永远令对手头疼、胆寒的球员。而赛场外的郎平,此后她远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在1989年和2000年她作为…  相似文献   

4.
帕尔赫,前东德人,35岁,是格拉芙的“追星族”。1993年4月30日,他用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将心中偶像重新送回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这就是震惊了世界体坛的“刺伤塞莱斯”事件。 近一年过去了,塞莱斯背上的伤口早已愈合。无数喜爱她的球迷也在时时期待着她重出江湖。但是除了听说她参加某社交活动、在别墅内安享轻闲,并于最近加入美国籍等等以外,未见她有任何重返赛场的表示。失望之余,我们禁不住要问,难道她完全忘记了以前独步天下,万众瞩目的辉煌?她在赛场上怒声尖叫,震慑敌胆的斗志和勇气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5.
当中国女篮把自己的目标订为“保六争三”时,球迷们都觉得这实在太低了。但当中国队在亚特兰大一败再败,被挤出奥运前8名行列后,我们才不得不震惊而又悲哀地承认:女篮确实已不是一支世界强队了!如果说中国女篮上一次被挤出世界八强还多少有些偶然的话,这一次中国女篮确实是在实力上坍塌了。 中国队的失利,最根本性的原因,是指导思想的保守落后。陈道宏执掌教鞭后,队伍的打法又回到了依赖郑海霞、死打郑海霞的老路上。虽然也有许多圈内人土抱有微辞,  相似文献   

6.
走近海霞     
王查娜 《新体育》2003,(12):48-49
1999年.郑海霞面临两种选择.那就是“绿卡”和“大校”。三年过去了,“大校”海霞开始了“八一”队的教练和领队生活。对海霞来说,不管做什么.她心中都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郑海霞的名字出现在WNBA的赛场的时候,Haixia这个汉语拼音对于所有不懂汉语的美国观众来说只是两个音节而已。有许多球迷在第一场比赛的时候甚至分不清Haixia和Shanghai的区别。但是当NBC全国广播公司的解说员将Haixia这两个音节解释为“大海上玫瑰色的云霞”的时候,海霞的名字一下在美国篮坛亮丽起来。她的微笑、她的刻苦、她的勤奋、她的友善、她的憨厚甚至她那有些笨拙的跑姿,都成为WNBA球迷和记者谈论和报道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孙桦 《篮球》2001,(13)
自世界级中锋郑海霞淡出之后,“谁能接替郑海霞?”成了业内外人士关注中国女篮的话题之一。然而,在今年5月份的东亚运动会上,跌跌撞撞了两年多的中国女篮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冠军。尤其在与日本队的角逐中,主力中锋陈楠独得50分,这个得分不仅刷新了她出道  相似文献   

9.
陈洁 《乒乓世界》2001,(5):19-19
1999年8月,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张莹莹,与马林合作,登上了第45届世乒赛混双冠军的领奖台。 两年多过去了,张莹莹似乎是昙花一现。在许多国际比赛中,她常常不敌对手,再后来,就很少在国际赛场上见到她的身影。 今年的世乒赛,她再次入选第46届世乒赛的参赛阵容,参加混双和女双比赛。 “近来练得怎么样?”在正定训练基地,我见到了她。 “我状态有所回升。”她一字一句地回答。看到她那副认真劲儿,我不禁笑了。 都说直板正胶快攻打法要出成绩  相似文献   

10.
本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赛前,世界舆论宣传最多的是德国姑娘阿尔姆希克。她一到赛场记者们的“大炮”全都对她“开火”。但是第一天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全国女篮甲级联赛上,世界级中锋郑海霞依旧带着灿烂的微笑在每场的关键时刻披挂上阵,她平均每场上场15分钟,就有16分进账,不仅展现了她的飒爽英姿,更使八一女篮取得了亚军,再现了往日的辉煌。拼搏精神永不到 2000年春节前,郑海霞的右膝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手术后,郑海霞一面疗养,一面进行恢复性训练。她每天坚持活动,先走两圈,再慢跑三圈,然后再走两圈,随着伤势的好转,她又加大了训练量:快速跑步、举杠铃等等,正在此时,总政文化部的领导考虑到她的伤病和已经具备的管理能力,任命她为八一体工大队的中队…  相似文献   

12.
老兵新传     
(D第十一届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隋新梅,在’94“亚运”选拔赛中再次称雄。 ②多次参加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大赛的女篮主将郑海霞(右)雄风犹存,尽力做好顶梁柱。 ⑧泳坛“金花”林莉,将自己世界冠军的终点作为新的起点。 ①曾获亚运会、奥运会多枚金牌的世界女子乒乓球l号种子选手邓亚萍,宝刀未老,继续在战术、技术上精雕细刻。老兵新传@王洪俊 @韩力 @杨昌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篮此次南下澳洲,征战世界锦标赛,取得不俗的战绩,给澳大利亚的球迷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比赛期间,澳洲球迷谈论最多的中国选手,除了鹤立鸡群的高中锋郑海霞外,就算是留着一头短发,打球冲劲十足的李昕了。 华侨大叫:“5号,好样的!” 澳大利亚有十多万华侨、留学生,这次女篮到南澳的阿德莱德、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在华人社区内引起一股不少的“女篮热”。不少华人纷纷赶到赛场为中国队加油助威。在比赛中很多观众都特别喜欢那个像小男孩般、打球作风泼辣的小5号——李昕。  相似文献   

14.
《电子竞技》2009,(1):58-59
第一次见到丁宁是在全国第二届电子竞技锦标赛的赛场上,当时的她刚刚作为裁判员代表在开幕式上宣完誓,正在裁判员记录席上翻看着秩序册准备开始新赛程的执裁工作。听说我们要采访她,她热情地说:“你们的杂志我经常看的,还参加过后面的读者调查呢。”对她的采访,就在这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开了。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在1994年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历尽艰辛夺取世界亚军之后,撰写过一篇题为《假如没有郑海霞》的文章,今日重提旧事,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细细品味之后,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海霞可谓出尽了风头,她的高空作业,她的顽强拚搏以及她那淡淡的微笑,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中澳之战、中古之战、中巴之战。海霞力挽狂澜,在篮下频频发起进攻,似一股不可阻挡的狂流,冲垮了对方防守的门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操,一项追求“完美”的运动,一门用肢体演绎的艺术;王绮红,一个曾经完美的冠军,一个今天成功的教练,当她在一条本该完美的旅途中摔倒,又重新站起时,却懂得了如何在追求完美中接受那命中注定的“不完美”!1993年七运会艺术体操赛场上,那双黑亮的眼睛在使所有人记忆了一颗美丽新星第一次闪光的同时,也让所有人记忆了那滴眼泪中无尽的苦涩:一年以前她拿到了自己第一个全国冠军;几分钟前,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绳操单项中她排名第一;可几分钟后,在完成了生命中那最后一次完美跳跃后,她拖着右腿离开了,赛场上没人知道她去哪儿,连她自己都没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女篮曾 经靠着“海霞战术”称霸于世界篮 坛。然而近年来,中国女篮在世界大 赛上接连败北,1999年中国女篮竟 失去了奥运会入场券。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女篮跌入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像郑海霞那样的高大中锋。为了充实这一薄弱环节,新任国家女篮主教练宫鲁鸣将马澄清、陈晓莉、陈楠三位身高1.90米以上的高大中锋选拔到国家队。她们能否接好郑海霞的班,担起中锋这一重任?马澄清决不让大家失望 马澄清是个打篮球的优质材料,她是国家队的三朝元老,也是空军女篮独当一面的将才。在1999年全国…  相似文献   

18.
影深义浓     
包靖 《乒乓世界》2003,(12):i006-i006
当年,一个清秀带着硬气,硬气带着骨气,骨气带着勇气,勇气带着杀气的漂亮女孩杨影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辉煌的战绩使鲜艳的五星红旗5次升起在世界赛场,她也得到了无数球迷的爱戴。如今虽已退役,但本人痴影绝对,还给她起了个爱称“大杨姐”。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最好的女子网球手!” 1991年,南斯拉夫女子网球新秀莫尼卡·塞雷斯迎来了她网球生涯中辉煌的时刻:16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16次进入决赛,10次夺得冠军。尤其在去年11月于纽约举行的世界女子网球精英赛中,进入决赛后以3比0的优势一举击败老牌冠军纳芙拉蒂洛娃,赢得了世界女子网球“新皇后”的美称。这一  相似文献   

20.
李威 《篮球》1999,(18)
1994年,中国女篮第二次荣获世界亚军,女篮姑娘们的笑脸在国旗的映衬下是那样灿烂。然而关心女篮的人却发现,在郑海霞、李昕、展淑萍们中间,缺少了一个被业内人士一致看好、正在冉冉上升的希望之星,她的名字叫孙永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