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丈夫”、“夫人”、“婚姻”在今天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意思也比较明了,但古代汉语里这些词的意思与现在常常是有一些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两面词”与“反训”说略周照明所谓“两面词”也就是同一个词兼有相反的两面意思。如“仇”,既可以指好的方面,如“同伴”“配偶”:《诗经·周南·兔直》:“公侯好仇”;曹植《浮萍篇》:“来为君子仇。”又可以指坏的方面,如“仇敌”:《史记,秦始皇本纪》:“相...  相似文献   

3.
“乾坤”这个词我们经常见,如过年时的春联有“春满乾坤”字样,《狱中联欢》中有“扭转乾坤”一词。那么究竟什么是“乾坤”呢?原来,“乾”是我国古代八卦之一,指“天”,“坤”也是古代八卦之一,指“地”,“乾坤”就是天地的意思。同时,“乾”还表示阳,“坤”还表示阴,“乾坤”还有表示阴阳的意思。在“春满乾坤”中的“乾坤”是指天地的意思,“扭转乾坤”的“乾坤”是彻底改变已成局面的意思,表示了革命先烈推翻旧社会的坚定决心。何为“乾坤”  相似文献   

4.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至春秋年间。《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说:“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是始生的意思,即现在所说的“头生”。《论语》也有“有酒食,先生馔”的记载。这里的“先生”,指父兄长辈。稍后,在《孟子》中有:“先生为何出此言也?”这里面指的“先生”又有了  相似文献   

5.
但是,课本没有对这个词作注。笔者查阅了《辞海》《辞源》等工具书,《辞海》只收有“无数”词条,《辞源》则收有“无量”“无数”词条,但均无“无量数”一词。无怪乎学生疑惑不解,不少教师也为之困惑。“无量数”是什么意思?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张斌先生认为:“‘无量数’是一个古语词,意思是多。无量即不可估量。如:《吕氏春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2008,(2)
"两面词"本来是指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兼有相反的两面意思。如"受",既可以指"接受"的意思(如《孟子·告子》:愿留而受业于门),又可以指"传授"的意思(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本文所指的"两面词"是指由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的词相叠组成的词组,如是否、能否、是不是、抓不抓、有没有、能不能、好不  相似文献   

7.
《左传·隐公元年》有“融融”、“洩洩”两个词,历代的解释众说纷纭,或沿袭旧说,或提出新解,但都值得商榷。其实“洩洩”本作“泄泄”,见于《诗经》,在《诗经》中是“众多”的意思,《左传》中“洩洩”与此同义。“融融”一词也不是旧说的“和乐”义,而是“融”字的叠言,是“长久”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江安县怡乐镇麻衣小学张骑:《精彩的马戏》中两次出现“跷跷板”一词。我认为,用“翘翘板”更妥贴些,因为“翘”是抬起、举起和向上之意。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你的钻研精神值得敬佩。“翘”是个多音字,读作二声时是抬起的意思,主要指抬头;读作四声时是一头向上仰起的意思。“跷”的基本意思也是抬起,主要指腿。问题不只在于从两个字的  相似文献   

9.
黄月喜 《语文知识》2000,(3):48-49,78
“言”“语”“谓”三个词是文言中出现较多的词。虽然它们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它们更多的是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这需要认真领会,准确区分。言 (一)作动词。1.“说”的意思。如:①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②遂忍悲为汝言之(《与妻书》)③鲁肃独不言(《赤壁之战》)④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此句中的  相似文献   

10.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林海》)这里的“美丽”与“漂亮”是相通的,都表示“好看”的意思,但两个词之间也有区别。1郾“漂亮”有“出众、精彩”的意思,“美丽”则没有。如我们观看篮球比赛,可以说成“漂亮的盖帽”,而不说“美丽的盖帽”。2郾“美丽”有“崇高、美好”的意思,“漂亮”则没有。如我们可以说“美丽的灵魂”,而“漂亮的灵魂”的说法显然讲不通。3郾“美丽”一词多用于书面语,“漂亮”则在口语中运用得更多。4郾“漂亮”一词有“AABB”式的重叠格式,而“美丽”却没有。所以,我们通常会说“漂…  相似文献   

11.
颜维奇 《师道》2005,(5):26-26
《桃花源记》一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三次:“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三个“外人”意思都一样吗?九年级语上册(苏教版)《桃花源记》一对“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的注释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也就是说,教材对上述三个句子中的“外人”的解释是一样的。真是这样吗?笔以为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省编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附有董老的光辉诗作《九十初度》。编者对诗的第二句“吾生多难感蹉跎”的“蹉跎”一词是这样注解的:“蹉跎——这里是挫折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汉语辞典》蹉跎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失足颠踬,如‘中扳蹉跎’(见楚辞)”。第二种解释是:“谓失时,如‘年已蹉跎’(见晋书)。”《新华字典》上则直接解为“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岁月蹉跎’。”我们现在用“蹉跎”一词常用它的“空过时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3.
“千金”一词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的意思为:穴1雪指很多的钱。穴2雪敬辞,称别人的女儿。人们常把未婚女子称为“千金”,旧时还有“千金小姐”之称,均含有尊贵之意。但翻史书,“千金”原本是用来称男子而并非用来称女子的。“金”,原是我国古代的货币单位,秦代以前一镒穴20两雪为一金,汉代以一斤为一金。有说当时的“金”并非现在的金,乃是黄铜。但由于当时的铜很少,故千斤铜也是很贵重的了。据李延寿《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记载,南朝时宋人谢庄之子谢旺自幼聪慧异常,10岁时能作文,时人谓之神童。宋孝武帝对谢旺大加赞赏,在巡游姑熟穴即…  相似文献   

14.
“小康”一词在古代有三种解释。其一是“小安”的意思,如《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二是指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理想低的一种社会。战国末到汉初的儒家学者认为古代有过“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礼记·礼  相似文献   

15.
释“小人”     
“小人”这个词在现代主要是指人格卑鄙的人,如“小人得志”“势利小人”等。但在古代,这个词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下面一一加以例释。一、指老百姓,即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被统治者。如:①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尚书·无逸》)②《易》曰:“负且乘,致寇至。”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其祸患必至也。(《汉书·董仲舒传》)③弘义让以勖君子,振平惠以字小人。(南朝粱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二、指行为不正派,人格卑鄙的人。如:④信小人者失士。(《管子·牧民》)  相似文献   

16.
“行李”是由“行”和“李”这两个语素组成的复合词,它们首次合起来使用是在《左传》中,起初词性为名词,是指“使者,即来往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官员。”后来,其词性发生变化,变为了动词,即“出使”的意思;大约在东汉末年,“行李”又由动词变了名词,指“行旅,有时也指行旅的人”;直到唐代,“行李”在原来意义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其它三个意思:“行程、行踪、行为”“官府导从之人”“行装”;在近代的一些作品中,“行李”有时也用来指“负担”。但是,直到今天,对于“行李”这个词,人们所熟悉的是“行装”这个意思,其它的意思已经变得很生疏。  相似文献   

17.
“丈人”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岳父,即妻子的父亲。但在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其含义却有许多种。可以是指岳父、祖父、丈夫、家长或主人,也可以是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例如:①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②单于乃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上》)  相似文献   

18.
“批评”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一词源于希腊文“kriiikos”,本义是“判断”、“评论”,后来引申为“批评、鉴定、审定”等意思。从词源角度看,所谓“批评”亦是“判断”和“评论”,并非等于现在人们所说的“批判”。“批判”就其本义来说,含有“分析、判别”的意思,但并不等于简单的“否定”。因此,把“批评”和“批判”,“批判”和“否定”等同起来,这是与“批评”一词的本义不尽相符的。 西方一些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艺批评家使用“批评”一词时,也往往立足于“判断”、“评论”这个意思。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就把“批评”与“评论…  相似文献   

19.
“商旅”一词最早见于《易·复》中的“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后代多所沿用。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商旅不行”之语,而引出“商旅”如何解释的问题。初中《语文》第五册未给“商旅”一词单独注释,但《教学参考书》及其他许多参考资料均将“商旅”释为“商人和旅客”。这一解释的根据,笔者推测可能是《词海》中的释义。《词海》在“商旅”条下,一是释为“商贩,流动的商人”,一是释为“亦指商人和旅客”。引用的语例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另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在“旅”字条下释为“旅客”,引用的例证也是《岳阳楼记》中的句子。那么,“商旅”一词究竟是单指“商人”,还是也可以指“商人和旅客”呢?  相似文献   

20.
“做”、“作”一字是我们常用的两个词。从意义和用法上讲,二词是有异同的。“作”最早的意义有两个:一、“兴起”。如:“圣人作而万物睹”(《易·乾》)。意思是说,圣人兴起(出世)后万物才可看见(出现)。二、“制造”,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意思是:开始制造俑的人,大概没有后代吧。“作”还有“写作”、“作品”、“装”、“当作”等义。“做”是后起词,常用的意义有制造,充当,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等。在“制造”的意义上“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