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田若 《小学语文》2007,(10):39-41
张田若先生长期致力于识字教材与教学的研究。他曾受业于浙江大学法律系,早年参加革命,曾任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秘书、中央扫盲委员会编审司教研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师大教科所兼职研究员、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等。从1954年至今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编有五套小学语文教材,主持“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实验,编有实验课本,经教育部审查批准供全国选用。著作有《当代中国汉字认读与书写》《小学集中识字教学》《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国际通用汉字读本》《小学文言文启蒙读本》《小学行书教材》等,为我国识字教材与教学作出了贡献。本期邀请张田若先生撰写有关识字教材与教学的文章,先生就识字教材与教学的重要性、识字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他倾其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地躬耕于小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探讨是十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3.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他倾其毕生精力,孜孜不倦地躬耕于小学语文教学这块园地。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探讨是十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张田若先生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的思想和成果。一、把识字教学和小学作文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他所创建的一套“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科学教学体系,是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卓越贡献,更是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开创性的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贡献。多年来,对作文教学进行研究的人员不少,也有一些人在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中涉及到识字教学,但像张田若先生这…  相似文献   

4.
张田若先生谈汉字教学的五个问题口本刊记者王冬精张田若,男,浙江宁波人,1925年生,肄业于浙江大学。1948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助教、二野政治部秘书、中央扫盲委员会编审司教研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低年级组组长。现为中...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给我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我不知问过自己多少次。特别是身处西部落后山区的一个已有20来年教龄的我,已把《小学语文教学》视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我从中有如下收获:  相似文献   

6.
一、“种好一亩三分地”·父亲2000年5月,我在泰安参加“全国识字教育科学化与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研究”会议期间,与中央教科所戴汝潜先生和张田若先生作了两个晚上的长谈。两位小学语文研究专家在长谈中曾经问我是什么大学毕业,当听我说是“小中专的底子,滕州师范毕业”时,张田若先生握着我的手说:“难能可贵呀!”两位专家留下了他们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并要我多跟他们联系。我知道.这是两位专家对我的认可与希望。  相似文献   

7.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应该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这在心理学上是否有其科学的根据呢?对这个问题,我试从儿童言语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和儿童学习汉字的心理特点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儿体会,作为对《人民教育》今年三月号赵廷为先生写的《对“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的商榷。  相似文献   

8.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从建国后到“新课改”一直坚持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长达60余年的学者。他编辑小学语文教科书旨在优化与推广以“集中识字”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形成了以“四大基础”和“集中识字”为基本框架的编排体系,并注重的单元分组教学;内容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展开全面训练,取材强调文质兼美。张田若先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实践和思想对当下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和教学实践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就是看学生经过学习之后是否有变化,即新的知识是否理解,新的技能是否形成,方法是否掌握,过程是否经历,情感是否体验,如果这些方面学生都有长足的发展,这节课就是有效的课。如何才能达到这样有效的课堂呢?下面结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找规律》一课教学谈谈我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第八期《小学语文教学》刊登了叶昌根老师的文章《以语言学习为重点,建构“问题导向课”》。我对文中的三个观点十分赞同,也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偶读张奠宙先生新作《平面几何教学的回顾与前瞻》,把我这个不问几何多年的人带进了往事的追忆之中。早在解放前读小学的时候,常听到一些初中生的顺口溜“人生有几何?何必学几何.学了几何几何好,不学几何又几何?”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几何难学的阴影.谁知我这  相似文献   

12.
回忆我4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我感到最值得一提的有三个课例——《跳水》《田忌赛马》和《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它们生动而集中地体现了我在语文教学上的三次飞跃。上个世纪80年代,我的代表课例是《跳水》。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他的著作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文本,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张田若说过: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  相似文献   

14.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版本颇多,同一首古诗往往会被安排在不同的年级、学段。如《所见》,人教版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苏教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把《江畔独步寻花》放在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却放在四年级下册。令我感到不解的是,许多小学语文刊物在刊载小学古诗教学课例时很少注明年级。没有标注年级,我们如何判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否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刊登了厉佳旭先生的文章《维纳斯真的必须失去双臂吗?》,在这篇文章里他对清冈卓行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残缺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并不能带来美感。2007年第8期上发表了唐子江先生的文章《可贵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我与孔繁刚先生在西安参加“聚焦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以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为基础,上了一节《洋务运动》课。对这节课我很不满意,主要是因为我根据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如何用不同标准、不同观点来反思历史的方法没有达到,从当时的教学情况看也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返璞归真、低耗高效?我结合《螳螂捕蝉》(苏教版十一册)一课的教学,浅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告别了2006年,迎来了2007年,《小学教学》也以她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的面前。读完2007年第1期《小学教学》(语文版),我有两点突出的感觉:一是好文章更多了,二是校对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次我没有发现一处差错。我由衷地祝贺《小学教学》的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徐晓春 《江西教育》2004,(13):74-74
《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下面我以《声音的传播》为例,谈谈个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王世凤  杨之 《湖南教育》2007,(10):14-14,34
1.什么是数学画?记得最早一本《数学教育学》的作者斯脱利亚尔先生曾经说过,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带有启蒙性质,因此,数学语言的启蒙教学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