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开头很重要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如何学习很重要,但能够持续下去更重要.有时开了头根本无法持续下去.所以能否持续下去也和如何开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有好多父母总想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学更多的知识.总是在孩子还没有学会走的时候就让孩子跑,让孩子从更高的起点开始,这让孩子学得辛苦,学得慢.还没有成就感,所以也就不愿意再往下...  相似文献   

2.
金坪 《陕西教育》2005,(8):31-31
有人说.家庭聘请教师辅导孩子.这是令人欣喜的动向.这些家庭摆脱物质消费的诱惑.舍得为孩子智力投资.目光长远.是一种进步。也有人说.这事有点多余.孩子每天正常六节课.家里再有位老师恭候.准备继续上第七、八节课.孩子整日埋在书堆中.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这是对少年儿童的摧残。那么,家庭是否要聘请教师给孩子补习功课呢?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也出现一些新的难点。在有33万人的国家重点扶贫县——陵水,正在刮一场教育改革风暴:试点全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这场风暴能否给农村教育带来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否真正惠及农村的孩子,人们拭目以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孩子上幼儿园了。孩子能否尽快适应新环境,每天能否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是许多家长最为担心的。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是需要时间的,倘若父母在期间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就能大大缩短这个时间。作为家长,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从自己孩子成长的经历和从学生身上、家长身上所看到的,给大家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孩子早晚要步入社会的.在快速发展的未来社会里,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任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培训幼儿的交往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才素质的迫切要求。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除了传播知识、技能外,还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史凤省 《顽皮娃娃》2007,(7):I0035-I0036
家长朋友.当你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的时候,想没想过:孩子的身体能否担得起学习的重担?他的精力能否完成沉重的学习任务?在此,我特意提醒家长:一定要时刻牢记,健康的身体是孩子顺利成长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嵇珺 《家庭教育》2007,(3X):24-24
三月,万物复苏,早春的阳光沐浴着大地.家长们也都计划着带孩子外出旅游了。出游虽然愉快.可等公交车的过程却让许多父母和孩子都觉得难熬。其实,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等车的这段时间也不失为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呢![编按]  相似文献   

8.
李艳玲 《考试周刊》2009,(30):228-228
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才能,能够涂涂抹抹、写写画画.甚至长大后能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美术才能,能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决定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努力。  相似文献   

9.
卜庆贵  王财 《教育探索》2005,(3):109-110
教育孩子以表扬为主,这是教育工作的共识。而近年来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思想影响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了一个极端.就是只“夸”不批评的教育。这样一味地“夸”孩子.能否培养出具有责任感、身心健康的孩子,难免引起一些教育工作的担忧.  相似文献   

10.
许多研究和实例表明:一个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长大后能否事业有成,能否顽强应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意志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孩子,将来能否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其是否具有创造性。那么,在幼教活动中,教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12.
《山东教育》2005,(14):61-62
根据心理学家对20多个国家的十万名8至14岁孩子的调查和教子有方家庭的经验,在孩子教育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想一想,也可鼓励他们实践,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2.设置一些小小障碍,放手让孩子去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做事、  相似文献   

13.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而家长却出于某种原因把玩具拿走了。这时.有的孩子不吭声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停。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类孩子,认为这类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后一种孩子却太“犟”,不听话.因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和批评.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孤独症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一部分在培智学校。一部分在家庭或私立幼儿园.还有少数在普遍学校随班就读.这些孩子能否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问题越显突出,成为特教工作和普教老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有关方面曾对各国小学生每天劳动时间作过统计: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孩子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不足0.2小时。  相似文献   

16.
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据研究,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和父母建立很亲密的亲子依恋,那么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很难建立,尤其是6岁之前,如果父母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陪孩子,亲子之间很难再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依赖。  相似文献   

17.
宋智慧 《山东教育》2004,(23):84-85
常听一些父母在一起谈论孩子的生活、学习,话里话外总是透露出“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迫切愿望。关心孩子的成长,期待他们出类拔萃,成为优秀的人才,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关注”孩子“超人”的表现,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无视孩子的素质条件,给孩子“制造”成长环境,无节制地加压拔高.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8.
孩子早恋.是许多家长最怕发生的事情。因为处理不好.不仅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还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因此.如何带领孩子走出那美丽的错误.已成为家长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给孩子们一方洁净的天地陇宁眼下令家长们最为关注、最为费心、最为伤神的恐怕莫过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了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尽快成材,除了学校和家庭教育外,在某种程度上恐怕取决于社会环境影响和熏陶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问题和现象,怎能不引起...  相似文献   

20.
吴丽凤 《吉林教育》2008,(3):106-108
2006年秋天,有一名学生,家长均居单位要职,责任心又强,每天工作都很繁忙,实在没有时间来教育管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又将踏入高中,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能否有出息,高中阶段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夫妻二人决定给孩子找个管理最好的学校,去寄宿学习。于是,孩子的父亲就带着司机,考察了从长春到长白之间的很多学校。经过权衡、比较,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一所特别理想的高中,然后毫不犹豫地把孩子送去读书。因为,在家长眼里和心里,这里,是真正培养人才的地方,把孩子放在这里读书——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