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的“钓鱼人部落”里好热闹,“我钓我吃”家常鱼馆开张了。一不请名厨大师傅出山,二不用皇家御膳谱指导,咱钓鱼人的鱼馆就请咱钓鱼人掌勺。今天请的是北京农科院的李增玉钓友,他会钓鱼,又会做鱼吃鱼,还格外注意科学膳食,他的“油浸鱼”算是抛砖引玉,希望钓友们部能将自家饭桌上那道最拿手的鱼菜端出来让大家尝尝。——编者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钓友在垂钓中,都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浮标在瞬间发生有力地一扌屯(上送情况在本文不做讨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那有力的一扌屯却很难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放了又钓,钓了又放反复比赛的鱼塘中,鱼已十分“狡猾”,警觉性极高,这种鱼钓友称之为“猾鱼”。还有一种吃食时吃口很轻的鱼,北方钓友称为“轻口鱼”。“猾鱼”、“轻口鱼”吃食时,鱼饵刚进口中稍感异常马上就会吐出去,有时要经过反复试探多次才将鱼饵小心翼翼地吃入口中。在试探过程中,发生在浮标上的反应常常是标尾在很小的范围内(大约几毫米之间)上升下沉缓慢动作,信号很微弱,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钓鱼》杂志编辑部转来郑州钓友徐志清的来信,询问为什么河南刘瑶水库有“双孔鱼”。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徐钓友钓的是什么鱼。  相似文献   

4.
吕渭坡 《钓鱼》2007,(4S):29-29
“钓鱼不钓草,等于空跑。”“钓草要钓洞,钓得鱼满篓。”这两句鱼谚我在十几年前早巳听过。农民的唱和据此在实践中出现过惊人的奇迹,他众多钓友的面前从草边、草洞里钓出骄人的鱼获量。但是,在实际施钓中,钓鱼人往往又会被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失去了钓好鱼的大好机会。特将近日出钓中的得与失,以拙文告诉钓友,从而证明钓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大豆香饵     
我非常喜欢钓鱼,我和钓友们每次钓鱼都是使用自己制作的鱼饵。我们制作鱼饵的原料就是大豆、玉米和少量的白糖,因为用这三种原料制作的鱼饵又甜又香,故此我习惯的叫它大豆香饵。关于大豆香饵的来历,是我和钓友们在一次垂钓中从别人那里学来的。1991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和钓友们在长春市东郊拉拉屯一家鱼塘钓鱼。该鱼塘不大,水肥,鱼不爱咬钩,但是和我相隔咫尺同塘垂钓的一位老者却频频上鱼。千克重的鲤鱼一会一条地被钓出水面。老人家用的何种“武器”?威力如此之大,真叫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夕阳西下快收竿时,我起身慢步向老人家走去,同来的…  相似文献   

6.
我的钓友老吕,人称“钓鲫能手”,在盛夏午时别人都很难钓到鱼的时候,他却屡获丰收。 老吕有何“法术”?在下在此“泄密”。 渔谚说:“神仙难钓午时鱼。”因此又有了另一条渔谚:“夏秋钓早晚。”实际上,就是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中午的鱼照样能钓上  相似文献   

7.
垂钓启示录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千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我碰上的第二件事是在2002年中秋节前夕。那天我与工商局刘某去临镇…  相似文献   

8.
别轻视抄鱼     
我原以为抄鱼是个简单的事,甚至认为离开抄网照样可以钓鱼,可现实中的两件事给了我极其深刻的教训:那是1998年春季的一天下午,我与一位钓友去垂钓。当钓友钓到一条约重10千克的大草鱼时,我一时激动,生怕鱼跑掉便跳进河里去帮钓友捉大鱼。“抄网、抄网”尽管朋友提醒我用抄网,可他也情不自禁地冲下了水。由于鱼在水中挣扎起来,其力量不小于人的力量,加之鱼身上又有一层溜滑的粘质层,既抓不牢也掐不住,我俩虽齐心合力,但反被鱼鳍划破皮肤,浴血奋战,弄得狼狈不堪,大鱼还是逃之夭夭。另一次,是在去年7月20日这天,我有幸钓到了一条大鲤鱼,待将鱼…  相似文献   

9.
重钓启示录     
张兰舸 《钓鱼》2004,(5):57-57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干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65岁,钓了几十年鱼,结识了很多钓友,其中不少人不仅钓技高超,而且人品上乘,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彼此几十年交往不断,可算知心朋友。然而在我认识的钓友中也不乏令人厌恶者。因为他们的垂钓行为实在太不文明,现举几例: 一、“跑马占圈”。到达钓点后,他不管坑塘大小长短,水深水浅,有鱼没鱼,先投米5处做为自己的“领地”!其他人不得越雷  相似文献   

11.
我从《中国钓鱼》第三期中看到甘肃酒泉钓友修柯写的《弱水溪流里的隐者——“面鱼”》。他所谈“面鱼”的生长环境、生  相似文献   

12.
朱剑飞 《钓鱼》2014,(4):14-15
“台钓”是流行的钓法,经过钓鱼高手的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钓友的主要方法了,但是到了冬季,“台钓”便似乎一下子一蹶不振了,很多时候是看着传统钓上鱼,看着长竿短线发威,望湖兴叹,这也让冬季成为学习“台钓”的一个瓶颈。但是对于酷爱“台钓”的我来说,冬季又怎能放弃“台钓”呢,难道冬天“台钓”真的钓不到鱼吗?  相似文献   

13.
马建华 《钓鱼》2006,(6):41-41
钓了十多年鱼,碰到的“大家伙”不少。2004年7月我在安徽界首陶苗镇蒋庄鱼塘钓获了一尾8千克的大草鱼。当我带着“战利品”雄赳赳地往家赶时,途中不时有钓友凑过来打探情况,看着钓友们羡慕的目光,听着钓友们的恭维之词,那份得意,那种“不可一世”的成就感,恐怕只有钓鱼人才能理解。可钓了十多年鱼,却从未碰到过500克以上的大鲫鱼。皖北虽沟渠纵横,可大型水域较少,此等个头的鲫鱼,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机会总算来了,去年5月28号,我终于钓到了梦寐以求的“黄壳大鲫”,而且一钓就是两条。是日清晨,天阴有雾,气候凉爽宜人,我轻装简从,约6时…  相似文献   

14.
离我们不远处的冰面上,一位钓友开始上鱼了……又一位钓友也上鱼了。那些活蹦乱跳的大鲫鱼、鲑鱼,真是让人眼馋。“莫宁努夫,”我兴奋地一拍大腿:“咱们快下钩吧!”“对,咱们也快下钩!”莫宁努夫也坐不住了,拿起鱼竿,蹲在冰窟窿边上:“来,这儿就交给你啦。哎,冬钓不同于夏钓呀,要引诱鱼儿游动,注意手竿要不断地上下、左右、前后来回移动,挑起鱼儿们的食欲,叫它们张口吞食上钩……”他站起身,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珠英小姐,祝你好运!”说完,便到另两个钓点去了。我蹲下,静静地守在洞边,凭心而论,我是认真的。“哦,我钓到一条呶!”莫宁努夫举…  相似文献   

15.
渔人美食     
《钓鱼》2007,(4)
春节在即,又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好时机。吃腻了饭店餐厅,不妨在家亲自动手做几道“惊艳四座”的菜,既温馨又可口。当然,这必然是以“鱼”为主,顺便也祝钓友们年年有余,桌桌有鱼!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26日,适逢公休日,天气晴朗,北风1~2级,最高气温24℃。我与几位钓友起早驱车到东港市长山镇大顶子水库垂钓。钓友贾伟去年曾在该水库钓起一条重7.4千克的大黑鱼,荣获全国淡水鱼“十大钓手”称号,在钓友中间引起轰动。所以,我这次把主钓目标对准了大黑鱼。 我使用的钓具是4支“立人”牌3.9米海竿、“太平洋”6号钓线、“半岛”200型绕线  相似文献   

17.
侯良臣 《垂钓》2002,2(7):68-69
水草往往让钓友们又爱又恨:“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鱼多“潜伏”在水草丰茂处;可由于水草挂钩而造成的断线跑鱼又是常有的事,也让钓友们头痛不已。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在总结了多年的垂钓经验和教训后,研究制作了一种用于防草的“勺头钓组”,钓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参照着做一个试试。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12日,我一大早就与钓友老曹骑上摩托车,去离县城14公里处一条宽80米、水深3米的青龙大沟垂钓。不知怎么回事,一上午都没有钓到鱼。后来,我想起了包内还有邮购来的新“促饿鱼饵”,就用“消食精”掺拌散饵料,在原处打了两个窝子。过了约10分钟就冒鱼星了,我就用蚯蚓蘸“抢吞”糊饵下钧垂钓,一气钓上49条鲫鱼。再到北边窝点下钩,不到两分钟,只见星漂下沉,我用手腕一抖,手感很重,紧接着主线被拉得“吱吱”直响,鱼往水中间游去。鱼在水里劲道不小,不知有多大,我沉住气将鱼拉到明水,它又钻进深水柴草中,我又…  相似文献   

19.
刘汉初 《钓鱼》2006,(9):35-36
一天,我去钓鱼俱乐部打探哪里鱼好钓,店主热情告诉我“:你们都说鱼不好钓,可昨天上午,一位王钓友在北杨水库钓了120多条鲫鱼”。我忙问他在什么钓位,用什么饵,鱼的大小。他说不知道。正说着,一位身高1.7米左右,穿着钓鱼背心的人进来,店主说:“就是他,你问他吧?”我与这位钓友似  相似文献   

20.
野钓幽州     
张孚 《钓鱼》2005,(6):46-46
“哥们儿,咱们去幽州钓次鱼吧!”钓友老三对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