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郭预衡先生的《中国散史》,仅就体例而言,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似乎与传统的学史并无二致。但细味其形式与底蕴,其体例神似司马迁《史记》,其笔法深得鲁迅韵致。通观全书,尤能见出先生的学养、识见和功力。兹以先生所叙清初学变迁而论列之。  相似文献   

2.
《周易》凝聚了中国古代先民理解世界的智慧,它奠定了中华明的根基,所以古人称赞它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始终。历代贤哲非常重视对《周易》的诠释,解易之作汗牛充栋,可以说易学诠释史与中国古代明史的发展相伴随,由此可见对易学史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汪学群研究员所《清初易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版,47万字)为易学史研究园地增加了一朵新葩。  相似文献   

3.
史姓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利  孙周勇 《寻根》2002,(2):56-60
史姓可谓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商周时期的甲骨“史”字上部象形为捕捉鸟兽的长柄网子,下部为一只手的形状。可见,“史”的本意是指那些管理狩猎或记录猎获物的人。后来,“史”逐渐演变为专指记录国家大事、管理宫中典籍的人。职官制度确立之时,“史”的涵义进一步狭隘化为“史官”之意。中国历代都有史官之职,史姓正是中国姓氏制度形成时期“以官为氏”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在历史上特别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城市史研究领域可谓硕果累累,呈现出蓬勃的学术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不少学大胆突破,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更加生动细致的笔触来解读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仅拓宽了城市史研究的领域,而且也丰富了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何一民教授新近所的《传统与变革——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的轨迹》就是这样一部力作,它以一种全面、客观、科学的眼光和方法解释中国城市发展,不仅为城市现代化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单体城市研究和不同类型城市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陕西古代史》的特点张思恩陕西历史博物馆史学专家杨东晨先生呕心沥血5年撰写的《陕西古代史》,最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陕西古代史》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以中国史通揽陕西史在研究地方史中,容易出现的倾向是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夸大地方性。作者撰...  相似文献   

6.
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在学术上广有建树的萧君和、彭年等在统一潮的激励下,倾注他们的心血和热情,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梳理考证、发掘、审视、研究,探求中华统一历史的行进轨迹与发展线索,撰写了近30万宇的《中华统一史》。经过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多方努力,使《中华统一史》一书在1997年内得以出版。阅读《中华统一史》,深感其内容新颖,史料翔实,特色突出,见解独到,不仅是一部有价值的学术力作,而且是历史科学领域中的补阙之作,是中国门类史、方面史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一、…  相似文献   

7.
林旦旦 《华夏文化》2005,(4):64-64,F0003
20世纪初年学堂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大部分从日本编译而来,多数又以文言文形式,不适合我国幼童教学之用,所以有识之士开始尝试以浅近的白话文编写历史课本。清末以出版白话文教科书闻名的是“彪蒙书室”。创办人是钱塘人施崇恩,字锡轩,是一位举人,总发行所设在上海四马路望平街。彪蒙书室历年出版的各种小学教科书不少于75种,其中历史类的有《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初等小学中国历史教授法》、《绘图蒙学中国历史实在易》、《绘图蒙学外国历史实在易》、《绘图中国白话史》、《绘图外国白话史》、《绘图中外豪杰史读本》、《绘图中外神童史》、《中外历史分类问答》、《杭州乡土历史教科书》,在晚清历史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以往中国历史教材谈新教材的编著方光华本世纪初,中国史学界曾兴起一股史学革命的思潮。这一思潮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史学目标就是要创作一部全新的中国史。为此,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中国史叙论》,章太炎拟出《中国通史略例》,一时关于新的中国通史的设想与讨论风...  相似文献   

9.
散家是一种自我解脱,仰仗一种幼稚的信念,总认为自己的所思所见,都会打动每一个人。散家还是一种痴迷于自己事业的人,就象有人钟情溜乌一般。每一次新的游览,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为散家带来一片全新的天空,使他感到快慰。只有生来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才敢胆大妄为、持之以恒地去创作散。  相似文献   

10.
一部90万字的《中国反贪史》,一经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就以其选题的强烈现实性、高水平的学术性,不仅在学术化界,而且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王春瑜先生等几位教授,以知识分子的学术良知,以对贪污腐败的极大义愤,从浩瀚的各种历史献中,用冷峻的理性态度,首次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先秦迄清的反贪史,作出了多方位的深邃研究,为当今的反腐倡廉提供了历史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是方豪撰写的一部人物传记集 ,也是他研究天主教史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中国天主教史上有关人物作为叙述中心 ,以人为经 ,以事为纬 ,史以人类 ,人以史传 ,基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从人物的活动中可以窥见当时教会的活动情形 ,实为一部中国天主教史。首先 ,方著虽为列传 ,实重“史”字。无论是从书名、选材到整部书的结构安排 ,无不体现这一特点。在序言中 ,方豪对其书名有一解释 :“我之所以取名《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 ,而不取名《中国天主教人物传》 ,可见我重在‘史’字。”从全书来看 ,书中所列人物 ,以记其成就…  相似文献   

12.
禹氏族史研究总会禹树森禹氏族史研究总会,1992年5月10日正式成立。金址在河南荥阳市老城幸福街107号。总会的宗旨是:弘扬祖德,启迪后昆,团结互助,相扶相协,发展经济,振兴中华。研究禹氏的族史,迎接海外禹氏宗亲寻根谒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从80年代兴起到本世纪末,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学科,其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评介。一、单体城市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是从单体城市起步,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据张利民编辑的《近代中国城市史论著索引...  相似文献   

14.
读《剑桥中国史》龚杰15卷本的《剑桥中国史》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剑桥中国秦汉史》、《剑桥中国隋唐史》、《剑桥中国明代史》、《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等9卷。其余各卷待国外出书...  相似文献   

15.
怎样研习中国科学思想史?董英哲中国科学思想史是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是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的。1925年,德国人福克出版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该书后来以书名《支那自然科学思想史》,在日本、美国翻印。1956年,英国李约瑟博士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  相似文献   

16.
巫术:医药诞生的产婆詹勤鑫《内经》云:“古之治病,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药物和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并驾齐驱的两大治病手段。而它们的起源,则是中国医史研究中最令人迷惘的问题。大凡医史著作,多把医药的起源归结为经验的积累。实际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思想学说史》6卷本是一套由著名思想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主持、由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著作。该书在总结50年来、特别是20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思想发展历史提出了新认识。该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从学术史角度深化思想史研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傅谨 《东方文化》2003,(4):78-86
对于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进而对于完整的中国戏剧史而言,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戏改”可能是这门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艺术最为重大的一场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经过以及它的实质内涵,以往的研究并不太缺乏,然而这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颐和园     
秦雷 《寻根》2005,(1):71-78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重建,面积达290多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是现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之一。一部颐和园的盛衰史,堪称是中国近代数百年沧桑变幻的缩影和见证。  相似文献   

20.
欧美近代文化,以14世纪文艺复兴启其端,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其形成的标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作为与欧洲中世纪神学完全不相同的文化形态,参与了欧洲冲块封建意识形态的斗争。欧洲近代思想的先驱者们,曾经广泛而狂热地运用中国的文化材料,守护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摇篮,并在尔后形成的西方近代文化中留下了不灭的光辉。欧洲人大约八16世纪开始,把寻求摆脱神学迷狂的眼光转向中国。当时,葡萄牙著名的学者乔安·巴罗劳斯(JoaodeBarros1496-1570)在其所著的《每十年史》的《第三十年史》中,第一次以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