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小颖 《视听界》2009,(6):63-64
宫崎骏,他拥有宏大的动画世界,创造了日本动画界甚至是世界动画界的一个传奇。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开拓者。纵观历年来宫崎骏大师制作的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几个关键的人文元素。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6,(2):73-75
宫崎骏(MIYAZAKI HAYAO) 在日本,动画界第三代导演宫崎骏与黑泽明并称为“国民电影作家”,并被誉为电影界“国宝”。其作品是当今日本动画电影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巅峰。总体而言,宫崎骏是一个立足本国传统化并与西方优秀化结合的导演,这也正是战时出生的艺术家的综合特征。他思想激进,思维感性,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家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儿童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艺术家、思想家,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6日,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圆满结束,在这之前有三部日本电影同时入围大奖角逐名单,北野武的<阿基里斯与龟>、宫崎骏的<悬崖上的金鱼姬>、押井守的<空中杀手>,三位顶级大师的三部顶级新作同台竞争,可谓看点多多,后两部都是动画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姬>是大师官崎骏的首部全手绘动画作品,<空中杀手>也延续了押井守一贯神秘虚幻冷峻的风格.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是日本动画作品,并且两部同时入围?中国动画作品离威尼斯电影节还有多远?离走出国门还有多久?  相似文献   

5.
李明星 《新闻世界》2013,(3):134-135
本文以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作品为例,研究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融合与发展。本文先对日本传统文化进行梳理,继而以文本分析为主,探究宫崎骏动画中体现的以本土化推向国际化,借国际化实现本土化的精神,总结出宫崎骏动画作品能够风靡亚洲,走向世界的意义旨归。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6,(45):79-79
喜欢动画大师宫崎骏影片的观众,对久石让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1983年,久石让为宫崎骏的首部作品《风之谷》配乐,其充满印象派风格的曲风在日本乐坛一炮打响,也令久石让从此与电影结缘,成为宫崎骏的“御用作曲家”,在宫崎骏的几乎所有经典动画片中,都能听到久石让的作品,此外他还为北野武的《花火》《菊次郎之夏》等配乐。  相似文献   

7.
生态主题和人文精神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风之谷》到《幽灵公主》,生态意识和人文精神几乎已经渗透入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中.宫崎骏受日本人的生态观念和个人成长经历影响,在其动画电影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人文主义.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全新的观点,本文将“生态意识”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探源充满奥妙的宫崎骏动画世界.  相似文献   

8.
往昔金熊     
★《千与千寻的神隐》 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2001年推出的力作,被称为“宫崎版爱丽丝奇遇记”。该片曾打破由《泰坦尼克》在日本创造的最高票房纪录,继捧回“金熊”后,最近又在有“动画奥斯卡”之称的“安妮”奖评选上获得四项大奖。  相似文献   

9.
在观看了不少宫崎骏创作的动画电影后,可以发现其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元素琳琅满目,古今内外.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虽然网罗了世界各国的诸多元素,但这些文化元素在作品中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毫无突兀感,使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却又不乏丰富的创新力和多元的吸引力.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带给我们不少启发和灵感,希望本文可以为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纪晓宇 《今传媒》2016,(11):86-88
爱尔兰著名导演汤姆·摩尔的新作《海洋之歌》改编自古老的凯尔特神话故事,这部纯手绘作品历时七年制作,以清新又怀旧的风格讲述了一个略带悲伤的现代故事.在艺术方面,该片入围第42届美国动画安妮奖七项提名及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在商业方面,该片于美国、中国、英国、韩国、法国等十余个国家上映;在文化方面,该片浓郁的异域风情赢得了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喜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本文以《海洋之歌》为例,探究其如何从凯尔特神话中攫取创意,以动画为载体,进行当代故事讲述,寻求动画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熊芳 《今传媒》2013,(6):83-84
本文通过对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小龄女性化情结的研究,试图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特色元素,使更多人了解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魅力。宫式电影中包含着对女性主人公的偏爱,它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包涵宫崎骏对他动画电影的再造和升华。在对其作品的分析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当今国产动画的些许不足。  相似文献   

12.
动画大师宫崎骏以独特方式向人们传递着他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他的动画电影饱含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和社会意识,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人文关怀,和谐思想贯穿了他许多成功的艺术作品。较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三方面来分析宫崎骏作品表现的和谐之美及其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宫崎骏塑造的一系列"宫式电影"为人称道,被誉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在电影中塑造的"宫式女性"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打破了固有传统观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年来,随着宫崎骏动画电影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扩大,人们对宫崎骏电影中塑造的"宫式女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主要分析宫崎骏所导演的《风之谷》、《天空之城》等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由此来透视宫崎骏对于女性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曹旭 《声屏世界》2013,(10):66-68
吉卜力动画工作室(以下简称吉卜力),又叫知步里工作室,创立于1985年6月,是日本久负盛名的动画企业。其动画作品细腻生动、充满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部部堪称经典。在日经新闻社评选的“日本最佳品牌”调研结果中。吉卜力蝉联“最具价值品牌”达八次之多,影响深远。吉卜力的企业标志为其代表作《龙猫》中的动画形象。吉卜力座落在日本东京都近郊的小金井市,拥有一栋静谧的别墅式工作大楼和一百多名员工。它的前身是宫崎骏和高烟勋合伙创办的二马力公司。  相似文献   

15.
传播大众文化是跨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动画作为日本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影响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可。在新媒体语境下研究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同时新海诚被誉为"宫崎骏接班人",他将动画电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他所创作的动画电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切入,浅析新海诚的代表动画电影,并且为中国国产动画的输出和跨文化交流提供独特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芳  李凤 《今传媒》2014,(8):100-101
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文化融合已经日趋激烈,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日渐残酷,众多动画电影制作者都在思考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出路。同样的东方大环境,日本动画电影的迅速崛起带给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希望。宫崎骏动画的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当如何汲取其中的营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宫崎骏动画的成功因素,期望为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困境寻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STS领域的前沿理论,将科学漫画视为一种优质的科学传播形式,通过分析日本第二代动漫宗师宫崎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其代表性作品《风之谷》中的主人公娜乌西卡,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中的科学观,探讨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为以动漫形式进行的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科学观以及科学文化的互动影响提供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周燕 《新闻世界》2013,(11):179-180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动人故事、精湛技术和温暖风格在动漫界独树一帜,其成功与其各符号元素设定、叙事主线及策略密不可分。本文从符号学和叙事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宫崎骏系列动画进行归总对比,探析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动画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风珍 《大观周刊》2011,(34):83-8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动画电影的产生,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留下了无数的艺术享受。从美国动画电影到日本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代表的动画产业以及中国刚刚起步的动画电影,都离不开色彩元素的表现。本文从多个色彩角度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更加体现出了色彩在动画电影产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新锐动画导演代表人物新海诚是首位以独立动画制片人身份跻身顶尖行列的动画家,他制作了许多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并受到广泛认可.新海诚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提出了超越时代的动画创作理念,他的作品融合了生活、艺术、技术等多种元素,并塑造了"新海诚式"动画.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海诚动画作品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新海诚主要动画作品所运用的诗意化叙事手法、新海诚动画作品的视听语言元素以及新海诚动画作品所体现的物哀感等四个方面的深入分析来探索新海诚动画作品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