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立勤 《青年记者》2007,(23):21-23
2006年以来股市的持续走牛,极大地激发了百姓投资理财的热情。顺应"投资潮"的来临,一些媒体纷纷开设了理财版面,普及金融投资知识,提供可行的理财方案。但客观来看,这些理财报道也存在不少问题,在遵循新闻规律、把握理财报道导向性和服务性等方面尚缺乏深入挖掘,难以满足公众的投资理财需求。  相似文献   

2.
现象一:试水多元化,分享资本高回报 1.华商传媒:闲置资本申购新股 2007年1月,当华闻传媒还只是华商传媒30%股份参股股东的时候,华商传媒董事会即同意其利用暂时闲置资金申购新股,申购资金总额不得超过5亿元,但不得参与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投资.2007年10月19日,董事会同意华商传媒"认购新股申购次级收益权理财计划",同意其利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认购招商银行或其下属分支机构发行的新股申购次级收益权理财计划,期限不超过105天.  相似文献   

3.
2009年2月28日,威海晚报"理财周刊"组织了首期理财沙龙活动.此次报社与读者的互动活动与以往有所不同:在60多名对理财感兴趣的参与者中,除了晚报的读者外,还有晚报理财QQ群的部分网友.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3月开始,广州各报纸的财经新闻都加大了对投资理财新闻的报道力度:<广州日报>将原来每日见报的产经新闻版、投资版和股市版重新整合成为"头版、工商版、每日理财金融版、每日理财钱生钱版、每日理财上市公司版和每日理财股市版及行情版"等7个大版,并在周六推出"财经新闻周末版";<新快报>推出每日出版的"投资宝典";<南方都市报>更是在原来"天天财富"新闻叠的基础上,又推出6个版的<每日财金>,加大对投资理财新闻的报道力度.显然,日报财经新闻的价值取向得以改变,并非"政经新闻 产经新闻 投资理财新闻的三驾马车模式"的简单转换,而是经济发展和新闻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朱香 《兰台世界》2015,(6):99-100
桑弘羊是西汉著名的理财家,"农商皆重,本末并利"的重商思想是其理财思想的核心。桑弘羊睿智的理财理念和强硬的理财措施为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桑弘羊理财思想极具特色,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义风 《青年记者》2007,(23):23-24
"忽如一夜春风来,理财报道遍地开。"理财报道今年可谓红红火火,遍地开花。这其中,作为平面媒体核心部分的要闻版,也开始加大对理财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阎敬铭,陕西朝邑人,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晚清著名清官和能员,以善理财名重一时,有"救时宰相"之誉。他为官多年,精明强干,尤以善理财名重一时,充分诠释彰显了其富有特色而切中时弊的理财思想。  相似文献   

8.
万馨瞳 《新闻传播》2013,(12):16+18
2012年,深圳电台交通频率FM106.2的《快乐理财》节目中,专门开设了全新真人秀栏目"理财真人秀-投资大改造",通过广播理财真人秀,突破了传统广播的表现形式,拉近了理财节目与普通百姓的距离。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看财富管理,一期节目一个故事,《快乐理财》带着听众,听别人的经,理自己的财。  相似文献   

9.
范蠡不但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深知经商之道的理财家,在治国理财方面有着精辟的思想,后人尊称为"商圣"。他的经济思想是春秋末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作为当时知名的理财家,积极主张实行农商并重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如今,大家都在关心如何让自己手中有限的的财产保值增值,"投资理财"正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汇。对投资理财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得投资理财类图书的出版也逐步升温。随着民众投资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类图书选题也将成为有着恒久市场需求的热点板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李悝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叙述,分析了战国时期李悝理财思想和措施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其改革中有关经济改革的内容以及它所体现的李悝的理财思想,总结了其具体实施方法及影响,进而对李悝的"财富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广轩 《新闻前哨》2007,(9):103-103
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大家植入了“理财”的概念,这让我们通过辛勤努力所建筑的经济堡垒,能够在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变得更加牢固和坚实。重组后的广东发展银行在注重培育客户理财理念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财富管理团队.为客户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财富增值计划,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宋守山 《青年记者》2007,(23):19-19
从杂志《钱经》到《理财周报》再到改版后的《华夏时报》,这些报刊都在以理财为口号,他们已经成为继传统的证券类媒体以及经济类媒体之后的又一股财经报道力量。因为随着股民、基民以及险民等的大量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从关注他人财富转到了关注自身财富上,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教读者"结网"的就是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理财媒体。但是,这些媒体能够教读者结一张什么样的网,这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邢瑞 《青年记者》2007,(23):28-29
"这是一个诸众的时代。"2007年一场发轫于全民皆股的举国运动撩人心旌摇荡。在"无股不时尚"的时代,观察和记录这场空前运动的集体仪式,媒体不能缺席。从2007年3月开始《,北京晚报》理财投资板块做了调整,开始密集刊登与理财相关的内容,同时,推出"基金直通车"系列活动,该活动从3月12日~9月4日举行了8次,覆盖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前后与8家基金公司进行了合作。  相似文献   

15.
书情书讯     
《出版参考》2013,(21):24
才智三字经帮你教育"富孩子"本刊讯如今,理财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关系到一生的幸福与发展,理财教育也因此成为少儿启蒙的重要课程。为此,一本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少儿财智启蒙:财智三字经》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11,(21):40
博客来书籍馆推出"每日一书66折"活动,前五名畅销书中,商业理财类书籍占三个名次。博客来营销部整合营销项目经理曹君仪表示,经济景气与否会影响商业理财书籍的出版量及读者购买意愿。博客来在每周一公布当周的66折书籍与排名,无列入排名的书籍则以79折优惠出售。目前,每日一书排行榜中,商业理财书籍《黑心投资客炒房告白》《第一次领薪水就该懂的理财方法》与《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分别居第二、三及五名。  相似文献   

17.
张志峰 《传媒》2010,(9):33-34
如果说<钱经>最初提出"中国投资理财第一刊"的口号还代表着一种愿景的话,那么六年来的发展历程显示:第一刊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也为业界所承认.而且<钱经>从来没有想过"守",而是一直在"争",这个"争"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引领理财媒体的风向,牢牢掌握着财富管理行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07,(23):20-20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网站、电视、报纸就像传媒家族中的三个不同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脾性。本文针对时下关注的"理财"话题,选取网站、电视、综合类报纸理财板块的三个样本,对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一定情况下优劣势也可以互相转化)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嘉诚.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首富,商界奇迹。他投资理财有3个秘诀:一是30岁以后重理财。"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辛苦劳动换来的.20岁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如何赚钱已经不重要,这时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校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相对滞后,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养成好的理财习惯、学习理财知识、进行理财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培养大学生的理财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