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童的文学作品中会时时看到苏童笔下的苏州影像,苏童青少年时期在苏州的生活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苏童在自己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时时写到的苏州人文景观,苏州已成为苏童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成为他笔下取之不尽的用之不完的文学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而生活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活动的生活是枯燥和乏味的,文学创作是生活的缩影,同样离不开情感,可以说情感是文学创作活动的灵魂和主线,是作家创作作品的灵感,作家就是通过文学创作来传达情感反映生活的。  相似文献   

3.
哥布的文学创作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本土化特征,主要体现为:哥布所生活的环境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哥布的文学创作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以及滋养他的哈尼文化;哥布的文学作品在语言风格上独具地域特色,主要表现为根植于哈尼文化的诗歌意象,对民风民俗的书写以及彰显地域特色的抒情方式;哥布关切哈尼文化的重塑,重新解读哈尼梯田文化,他对自我民族的文化追忆与重塑在当今多元化的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对于二月河来说,他的独特的人生体验,是他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童年的苦难经历,影响着作者创作风格的形成;十年的军旅生涯,是二月河弥足珍贵的"大学",同时和作者创作心理动因的生成息息相关;而仕途遇挫,则促使了二月河创作欲望的萌发,使他转而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激励文学创作,促进中国文学现代化,中国著名小说家曾朴一生翻译了大量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翻译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翻译思想和方法。“真美善”这三个字不仅是曾朴做文学的标准,也是他翻译文学作品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周梅森的军旅小说是近几年来军事文学创作的一支“特种部队”,读他的作品,极容易被其冷峻苍凉的艺术氛围所感染,掩卷思索,于悲壮的猎猎军旗中品出苦味来。他的创作以其突出的特点,集中的主题,鲜明的风格,在新时期军旅小说创作中独辟蹊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语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巨细无遗,无微不至地表现着大千世界,它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让语文从生活中得到源头活水,归因于生活是文学创作最好的源泉,生活百态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最丰富的素材。作家在生活中储备材料,从生活中汲取养分,获取灵感进行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们通过了解作品了解生活的魅力,提升生活品质和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8.
陈宓作为南宋中期的理学家,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的文学作品,他的文学创作理论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有道者必有文,注重明理与思悟;关注道德修养与创作主体内心;风格兼采众长,注重师法。他的文学创作理论在当时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厘清陈宓的文学创作理论思想对深入研究陈宓文学创作实践、南宋文学创作风格的流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正>文学创作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的精神生产活动。政治课文学创作是指,政治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自主创作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或者"准文学作品",将其作为课程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一、政治课文学创作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将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分为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的创作建立在文学是现实生活的虚拟的艺术观基础之上。生活是实,文学作品是虚,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由实生虚、用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日记记录了卡夫卡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透露出他创作的秘密: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变形记》、《诉讼》和《城堡》等代表性作品在总体构思上设置了一个虚拟的情境,但本质上又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