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运用已进入更高层次的工作、社交和专业领域,对于汉语交际的要求除了准确性、流利性以外,还需注重得体性。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书面语词语运用存在着使用与正式语境不相符合的口语体词语或通用语体词语、误用不恰当的近义词语、误用书面语词语和当用而未用书面语词语等问题。留学生所学《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教材在书面语词语编排方面也存在着词语语体属性漏标、虚拟语境设置不当、出句语言成分运用不合理和近义词语辨析不够等不足。为了加强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书面语词语教学,建议教师要树立明确的语体教学意识,改进书面语词语教学方式,完善留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词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近义词语辨析又往往是词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义词语辨析的角度可分为语法角度、意义角度和色彩角度;近义词语辨析的方法一般采用替换法,找出不可替换的例句,研究不可替换的原因,归纳出词语之间的差异.研究近义词语辨析的角度和辨析的方法,不仅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也是深入研究汉语词语,探究汉语词语用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目前世界语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英语的传播,并且对汉语网络词语也具有较大影响。探讨来源于英语的汉语网络词语,按其译入汉语的方式进行分类,分析其主要来源及构成特征,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其意义建构及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行阐释,结果发现,英源汉语网络词语的意义认知机制主要是类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  相似文献   

4.
重叠是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汉语中为什么会普遍运用重叠 ,与汉语所属语言类型、汉语词语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趋势、“能指”与“所指”矛盾、语言习得、汉文化心理、认知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分别研究。词语的语言义是词语处于备用状态时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是人对所指的认识成果在意识中的完整的积存。处于具体语境中的词语的意义是这个词语已有的语言义的呈现或变异。词语的语言义分为3类:日常义、学术义、背景义。词语的语言义是社会集体认知活动的成果,个体所掌握的词语语言义的信息量的状况,决定或影响人的言语行为。附着于一个词语的语言义属于全社会,个人习得、学习的词语的语言义在意识中潜藏,成为个人选词造句、理解言语的依据。词语的语言义在意向性活动中显现于意识;在言语活动中显现于命题。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释汉语词语文化附加义的内涵、特点以及来源,分析影响汉语词语文化附加义掌握的因素,目的在于更好地将词语的文化附加义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汉语重叠理据(一) --重叠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叠是汉语中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汉语中为什么会普遍运用重叠,与汉语所属语言类型、汉语词语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趋势、“能指”与“所指”矛盾、语言习得、汉文化心理、认知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陈艳 《文教资料》2010,(3):16-1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隐喻对于研究词义的演变和词语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汉语中由“牛”字组成的相关短语和句子.对有关“牛”的隐喻加以简单分析,从认知角度分析其隐喻义的成因,从而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概念作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隐喻谈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究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做了简单的探讨,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加强词语隐喻义的学习,以及借助语境进行教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隐喻谈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究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做了简单的探讨,认为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加强词语隐喻义的学习,以及借助语境进行教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有语素、词、短话、句子、句群这五级语法单位,每一个单位都有它自己的意义.高考语言知识题以考查语素义和自语义为主,而其中又以词义的辨识、运用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故而对词语的动态用法即词语的语境义的掌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能否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词义,是能否读懂句意的关键,同时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清晰、连贯、得体,掌握辨析运用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日语里,"鬼"这个字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读音不同。而且有关"鬼"的词在汉语和日语里都多用其比喻义,很少使用"鬼"的本义。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认知视角对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特别是隐喻用法加以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汉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比日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多。尤其是表示"讨厌"的贬义用法多。汉语里有强烈的否定意义的用法,而日语则没有。另外,汉语"鬼"的词缀贬义用法比日语丰富得多,更有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考虑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汉语众多流行热词并不都是新造词语,而是固有词语经过词义演变而来。汉语固有词语在网络语用环境中发生变异,产生同原来固有词义相区别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热词"土豪"经历网络用语的浪潮洗涤,在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发生改变,如今得到超强流行,是社会现实、人们心理与语言运行机制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豪"等流行热词词语生命力如何,这需要未来语用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先秦文献,尤其是"三礼"中保留了大量的"坟墓"义词语.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语言发展面貌,而且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俗及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坟墓"义词语进行考察,并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其中单音节词的词义引申发展演变,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薇薇 《文教资料》2010,(25):32-34
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特殊现象,合成词的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本文从认知完形、认知域和认知突显角度解释了汉语偏义复词的语义现象。通过这些要素对汉语偏义复词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一是认知完形原则促成了偏义复词相近或相反词素的结合;二是偏义复词的认知突显是动态发展,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非常丰富,汉语的语序遵循时间相似原则,表示时间的词语位置比较灵活,有一些句法结构只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才可以进入。而且,从语篇的角度来看,人们在叙述一件事时,总是从时间先开始。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标记理论和篇章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汉语中受汉民族重视时间这一认知特点影响而形成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21,(1):96-101
近义词语辨析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作为近年来辨析词语最多的外国人学汉语工具书有其独特的价值。文章分析了该词典的体例,以具体词汇的辨析探讨该词典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语料库在词语搭配和例句选择上的优势,并尝试探索包含同一语素的近义词语辨析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产生不仅有着内在的社会原因,而且蕴含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含义.词汇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因此,词汇系统中有大量的词语不仅承担着其概念义,还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其文化义,即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仅以汉语为例,从名词、形容词、数词以及量词几个方面分类举例并分析汉语中部分词语的文化义.  相似文献   

19.
孟茹 《现代语文》2013,(4):13-16
认知语言学中,凸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凸显程度决定的。该观点目前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介词词义的分析”和“句法结构的分析”两个方面。这一观点同样可以在一类汉语特殊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得以运用。当两个词根中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成为复合词的词义,而另一个词根的意义被忽略时,这一联合式复合词就被称作偏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两个词根语义的保留与舍弃很好地反映了凸显的观点。本文以凸显观为理论基础分析汉语偏义复合词语义的凸显,概括性地总结出三种成因:语言发展、认知心理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的借代义,大多数学者在分析借代义产生的根源时,只认识到语言层面而并未深入剖析其形成的深层机制,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语言是思维反映。借代义的产生也应是人们运用一定思维方式产生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那就是借代思维或称借代认知机制:历史的、社会的因素只能说明词义变化的重要性,认知因素才能说明借代义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