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专家学者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语文收词原则和百科收词原则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是对百科词汇中的具体的某一专科词汇的收录原则很少有人涉及。这里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地名用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现代汉语词典》对地名用字的收录原则,即实用性原则、规模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和从严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的活动构成的。人类的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地区展开的。人类到达过活动过的地方,便留下了遗迹,地名便是其中之一。本拟从历史的角度,就近代的殖民扩张给世界地名带来的变化,以及地名学与历史研究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历史手册》是依据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词解释三大类,并附有中外大事年表、古今地名对照和一些必备的历史常识资料。手册文字简炼、概念清晰、内容精粹、切合实用。可作中学生学习基本历史知识、社会青年自学以及升学复习的参考用书。该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即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司典》作为一部大型的详解语文辞典,在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然而也出现了不少疏漏和失误。通过对其中有关近代汉语条目在收词、释义及引例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补证,以此为该书重版时的修订略尽薄力。  相似文献   

5.
英国钱伯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历史地图》(Chambers Atlas of World History),自1962年在挪威奥斯陆初版后,又经英、美的两家出版社修订再版,几次重印。原书以简明的地图形式说明人类历史的进步、世界各国的兴衰、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文化与宗教的演变。在地图的编辑和绘制上有独到之处。该书共有地图一百零八幅,包括世界古今几千年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丰富。它展示了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历史进程,既有详图介绍重大的历史事件,又有不同时期概括的历史图景;人们从中可以看到重大事件的具体发展,了解若干时期的世界形势。图集采用多种颜色印制,查阅时清晰明了。它所使用的地名,系经编者精选,并在书后附有七千余索引,便于查找。该书十分重视欧洲历史,对欧洲史上重大而复  相似文献   

6.
金武斌 《现代语文》2013,(4):123-126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专有名称"表达了地名的语言学特征,"人们赋予"显示了地名的社会性。地名是一种重要的象征性符号,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和文化内涵,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以及某一历史阶段的地理特征、物产经济、历史事实(事件或人物)、历史变迁以及宗教信仰等。宁海地名反映了自古以来宁海所处浙东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描绘着宁海的地域特色、经济类型,记录着宁海悠久的历史史实和民间传说以及当地民众的善良美好的心理愿望和道德情操,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浙东宁海特有的语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怀远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怀远的地理特征、经济生活、宗族观念、历史变迁以及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基于对怀远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怀远地名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长沙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其地名的形成与长沙以致湖南的历史地理文化有莫大关联。从文化的视角考察长沙地名,可以揭示出长沙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展现出其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长沙地名的变迁也是时代发展与人们文化心理相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对地名的翻译过程也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播过程。本文从中国地名英译的基本方法入手,结合事例探讨我国地名英译的具体特点,以及在运用这些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在滇南彝族地区,流传着一部成书于清代的彝文古籍《吴三桂野史》。该书并没有完全照搬中央朝廷或汉族一方的立场叙述模式,对吴三桂的评价也和汉文史料有所差异。该书在史实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增加了彝族视角、彝语地名,以及彝族打鸡卦占卜、歃血结盟、彝族土司及土司兵马等具有彝族文化特色,反映了当时滇南彝族对高大上的国家史、改朝换代史等主流历史的主位认识,从中可窥探清代滇南彝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地名折射了区域社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人群、商业、族姓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利用徽州民间文献,对皖南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作一探讨,可以揭示徽州地名雅化的特点、方式以及隐藏在地名雅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一种指示符号,不仅简洁地指示了一定的地域,也暗含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本文以江阴市澄江镇地名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重点从地理性、历史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入手,探求其地名的文化内涵,从而呼吁人们保护地名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山西历史悠久,地名文化非常丰富.文章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分析山西地名,概括出山西地名的历史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人物文化、历史遗迹文化和历史心理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河南现有县市地名121个。这121个地名,大致有山水地名26个,方位地名13个,祈愿地名12个,历史地名50个,特殊地名20个。这一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主流,其他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补充,而且切实反映出河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  相似文献   

15.
形式众多的宗教地名,真实记录了昭通五教共存的历史。诸多宗教地名作为历史的见证,诉说着等级森严的社会压迫中先民们艰难前行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在身心交困的境遇中苦苦挣扎的心路历程。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地名,展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使后人还能感受到先民们曾经的挫折与希望,成功与失败,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6.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历史、语言和文化。许多地名来源于自然景观、经济特征、宗教以及神话,有些是战争的产物,有些烙印上政治痕迹。地名词语的发展变化是现代英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海外英语》2014,(5):51-53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和文化,许多地名来源于自然景观、经济特征、宗教以及神话,有些是战争的产物,有些烙印上政治痕迹。地名词语的发展变化是现代英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记,是生产活动和人际交流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研究对象。一个城市的地名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能够解读出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以及先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心愿,对于当地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华北地区委员会组织编写、张象教授主编的《世界历史探微》(现代史部分)最近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世界现代史教学参考书,在目前有关世界史的教学参考书较缺乏的情况下,该书的出版无疑是件大好事。该书既对世界现代史学科有概括性的介绍,又对许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对某一地域的指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地名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外壳,不仅囊括了语言、历史、地理、移民、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还能为明确地域归属、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佐证。将地名中渗透的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等科学内涵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地名研究意义重大,地名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