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图书销售角度看,日本和美国出版业的差别很大。 日本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维护零售价格协议”,几乎所有图书(精装和平装)及杂志,从出版社到全国批发商到零售书店,全都实行委托寄销制,也就是说,只有在图书实际卖出去以后,出版社才能收到货款。同时,根据“协议”,出版社、批发商和书店都必须按书刊上的定价进行销售,不给折扣。未卖掉的书和多印制的存书,如想降价销售,须经出版社的许可。大部  相似文献   

2.
为退货困扰的日本出版业 日本的书刊流通一般采用“委托销售制”。大部分图书在各书店销售一定时期,可由书店任意退回,而退货的运费和书刊的成本均由代理商或出版商负担(事先都有规定)。如1997年秋季出现的一次不寻常的退书现象,据统计由书店退回的图书按金额计算高达50%以上,平均按每一种图书的印数合计已有一半的新书报废。当时引起了日本出版业极大的震惊!这是素有“出版大国”之称的日本,书刊每年的总销量已达到了饱和,  相似文献   

3.
图书购销形式由征订包销发展到寄销,是近几年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但是目前的寄销制仍局限在出版社对书店的“单方寄销”和社店“联合寄销”等形式,且都是部分品种的寄销。这些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形式,不仅发挥了“寄销”制的长处,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种形式存在的问题。“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这种形式是1987年人民体育出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国的出版社和书店,谈论图书寄销的越来越多,有关文件也较明确指出,今后要逐步推行图书寄销,现在,一部分地区正在试行。 1984年,我们曾在日本进修出版业务,参观了二十余家书店和图书批发公司,考察了日本的图书发行。在这里,我们只就图书寄销问题,介绍一些情况,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省从1982年冬季开始推行图书寄销以来,局所属全部出版社已与近三分之一的销货店建立了寄销关系。实践证明,寄销较之包销,有许多优越之处。第一,扩大了发行量,提高了满足率。长期的征订包销制,存书损失完全由书店承担。书店因担心积压,进书往往是“宁少勿多”、“宁缺勿压”。实行寄销后,书店解除了后顾之忧,敢于根据“以需订进”的原则,尽量少  相似文献   

6.
寄销制作为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图书市场由卖方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更加普及。新华书店因此实现了“零库存”经营 ,不仅解除了库存积压的后顾之忧 ,而且大大丰富了其图书品种 ,使新华书店受益匪浅。出版社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版图书 ,一扫以往书不能及时全面上市的焦虑 ,将丰富多彩的图书摆上了新华书店的货架。由此可见 ,寄销制乃形势所迫 ,大势所趋。但是 ,与寄销制孪生的退货工作却奏出了不和谐的音符 ,让店社双方陷入尴尬 ,这一问题在现货图书批销中心集中体现出来。主要有 :1 退货率高 ,退货量大。这不仅包括批销中心对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7.
寄销制在图书市场的广泛运用,使世界各国出版发行业的销售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也把寄销制作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寄销制在购销体制完善和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图书实行的是完全寄销制,即代理商如不能销售可无条件退货,这就把风险完全甩在出版社这一边,因此,重新审视寄销这种图书销售模式已经搬上了图书出版业的日程.  相似文献   

8.
社办发行使出版社与书店的关系,由过去单纯的总经销(寄销)变为多重经销(寄销)退货,在这种经销(寄销)、退货关系中,出版社总是处在劣势,令社办发行如履薄冰。社办发行的营销策略要围绕精品图书进行深度的市场营销和横向的网络建设,以追求双赢、多赢为目标,与经销商一道,共同建设市场、维护市场。对出版社而言,创造精品图书比创造名牌出版社更有意义。因此,图书市场营销应避免走入制造名社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图书退货率高一直是令出版发行界头痛的问题,但现在这种情况已大为改善。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从80年代起,日本出版公司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增加订数,减少退货。例如,在每本书中夹入预订卡片,吸引读者直接邮寄订书卡;每月给书店寄送畅销书目,同时传真机传发书评;给批发商寄送畅销书目、现有存书品种及数量等。对于新书的促销,更是重视,每月给同他们订有寄销合同的书店寄发新书介绍,没有订货的书店,从不主动发货。通过采取上述种种措施,图书退货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0.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零售制度相比,日本图书再销售制度的特点在于,图书的价格由出版社指定;出版社通过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  相似文献   

11.
出路在于“经销+寄销”王汀江1.经销加寄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的发行都采取“单行线式”的经销制,即不允许销售环节向出版社退书。这样,由于书店必须负担图书库存积压的风险,图书订数每况愈下,图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书店备货少,许多图书不能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12.
自1982年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在积极推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减少流通环节的试验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根据我省历来社店关系密切这一有利条件,我们首先抓了社店联合寄销。这种寄销调动了基层书店发行浙版图书的积极性,扩大了发行量,缓解了“买书难”。  相似文献   

13.
图书主发寄销,就是出版社根据本社的出书情况和全国各地书店的销售情况,主动将图书分发给书店进行销售的做法。日本、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做法。如日本的东贩等发行公司,每年所主发的图书约占全国图书总量的70%左右。所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由发行公司...  相似文献   

14.
试销作为“寄销制”的尝试,已在一些出版社和书店取得成效,这是常规的征订包销走下坡路时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图书发行手段,逐渐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方式。对于基层书店,试销可以减少承担的风险,调动他们进货的积极性。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基层书店,单凭订单订货,犹如“隔山买牛”,他们情愿以高于出版社的折扣到附近的中心书店进货,这样需承担的风险更小。金盾出版社之所以出现十年辉煌的累累硕果,正是他们较早进行发行体制改革、实行图书试销的结果。金盾出版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会,迅速改变经营策略,改“坐商”为“行商”,强调“脚下出效益”。他们有一支  相似文献   

15.
江苏教育出版社率先于1993年在本省范围内推行发行改革新措施:“经销包退”(“经销”同以前一样,来订数发货划款;“包退”即在一定期限内销不完的图书可直接退货,由出版社退还书款)。经销包退具有寄销制间样的优点,即解除了销售店怕积压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丢掉了库存包袱,提高了图书订数,放开手脚全方位推销,使各类好书有机会与读者见面。同时,经销包退又克服了目前管理水平与寄销制不相适应以及售后付款带来的不积极推销和拖欠货款等弊病。经销包退,实行发货收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市新华书店,自1984年7月起,对上海人民版图书实行全部寄销。具体做法是:由上海市新华书店直接向上海人民出版社订货,书籍一经出版,出版社优先供应市店,基层书店在一定时间内销不出去的图书,可以退货。存货损失由出版社和市店共同负担。  相似文献   

17.
虽说日本出版界内部矛盾重重,但是日本的出版事业毕竟相当发达的。日本同行经常提到,体制结构合理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劳动生产效率化。这“三化”,也许就是它之所以如此发达的重要经验之一。这里,只就体制结构合理化问题介绍一些情况。一、出版社逐渐向商社方向发展如前所说,日本的图书销售实行以允许退货为特征的寄销制。所以,图书能否卖掉,与出版社的利益密切相关,退货率高低成为衡量出版社经营状况好坏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日本出版社都十分重视促进发行和开拓各种新渠道的工  相似文献   

18.
(一)不同的图书零售组织各国图书零售渠道多种多样,其中哪一种在该国占主要地位,往往和他们的历史形成,以及各国书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有关。一般图书,在各国大部是按照:出版社——中间批发商——零售书店——读者,这样的流通方式运动的。在出版社和读者之间,中间批发环节所起作用,各国不尽相同。苏联模式是所有贸易发行的图书,一律经过中央或州一级中间批发站(即发行所),然后分发给零售书店或供销合作社,或其它直接消费组织。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通过中间批发商的销售比例,各国差别较大。日本、西德比较强调中间批发商的作用,而在美国,出版社直接向零售书店供货,或雇用推销员向零售书店销售的传统较强。无论什么国家,出版社直接面向读者零售的情况很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图书发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1983年全国图书发行册数比1978年增长了70%,码洋增长了123%。发行体制改革也迈开了步子。出版社开办的门市部多起来了;集体、个体零售书店(亭、摊)有了发展;购销形式渐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包销之外,寄销、代销、试销、特约经销、自销等多种购销形式,在不断产生和发展;国营书店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等等。在图书流通领域中,束缚图书发行事业和整个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旧体制-统购包销和国营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但是,也应该承认,旧的发行体制还没有根本变革,改革的步子还不快。  相似文献   

20.
走势     
讲谈社改革书店奖励制度 目前,日本出版业内通过POS(销售点管理系统)数据来传输销售书刊数据的书店不断增加。网络图书订货与图书订货中心的创立将进一步改善和推进出版流通状况。在这种形势下,为促进出版流通,从今年4月开始,讲谈社改革现行书店奖励制度。 讲谈社现行书店奖励制度是:在书店每年报送2000张以上追加图书订单的基础上,书店每增一张图书订单讲谈社奖励1日元。改革后的奖励制度是取消追加奖励,建立新的以预定计划出版物商品为对象的“完全支持系统”以及结算计划出版物商品为对象的“高利益配套销售系统”奖励机制。 (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