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云 《甘肃教育》2013,(23):19-19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因为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2.
郝文红 《教育艺术》2008,(12):56-56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这表明教师只有当他真心真意地爱着学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教师只有真心真意地关爱学生,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雨中飘摇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这阳光,这雨露,便是教师给予的爱。教师只有当他全向身心地爱着学生的时候,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身边,爱得越深、越无私,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能取得良好得效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让他们沐浴更灿烂的阳光,滋润更纯洁的雨露。  相似文献   

5.
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常常被人们称为后进生。如果说优秀生是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我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体会,着重从对后进生要多一份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多和家长沟通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对于班主任来说,最头痛的莫过于班级的几个"尾巴",也就是常说的"后进生"。他们不仅学习差,而且骂人、打架、上网吧、玩游戏等等,无所不能。如果说优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  相似文献   

7.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后进生"的教育,除了讲明道理、矫正习惯、优化心理素质之外,促使其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爱给予每一位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就像多病的孩子,更需要爱的雨露滋润,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偏见和困难,给予后进生应有的爱、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8.
一颗种子如果得到适合的条件就会发芽、生根、茁壮成长。学生好比是种子,老师就像给予种子的春风、阳光、雨露。作为教师如果能正确对待学生,那么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几乎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后进生,他们学习差或纪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学生。在教学中,为师者要为后进生撑起一片蓝天,必须"爱"字当头,让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用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付出爱心,培育感情教师要对优等生献出一份真诚的爱,更要对后进生付出真爱。可以说,爱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个自古就被人们认识到的论题,谁都希望得到爱。然而,后进生得到了多少真正的"爱心"?他们听到的大多是批评指责,因而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心虚,甚至怀有敌意。他们总认为老师、同学瞧不起自己,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现得粗鲁无理。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与雨露,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如何搞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我认为班主任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与后进生交朋友,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使后进生转化为优等生.  相似文献   

11.
张凯 《考试周刊》2011,(46):220-221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所以更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克服偏见,给后进生应有位置,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怀,给后进生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特别关注后进生。我们要认真研究后进生形成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后进生这个与众不同的群体,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对待。放下架子走近他们,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用满腔热情的爱去关心、温暖、呵护每一位后进生。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合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各个班级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后进生",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克服偏见,给这些"特殊"的学生更多关怀,给他们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4.
“爱”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元素,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样要求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将更多的情感雨露播撒在茁壮成长中的“幼苗”的心海.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人生的阅历尚浅,其接触到的知识面也并不宽,但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却有着强大的自尊,渴望个体的认知得到外界的肯定.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教师更是肩负着熔铸师魂,将良好的情感教育播撒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正在同一个班级里,既有好学生,也有所谓的"后进生",一名好教师应该既爱好学生,也爱"后进生"。但在现实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学生难。因为一名好学生在校会勤学守纪、成绩优秀,很讨人喜欢;而后进生往往会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他们不守纪律,调皮爱动,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后进生固然让教师头疼,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大力表扬,以他们的优点带动改掉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不同的人在兴趣、爱好、能力、品德、知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导致后进生的形成.后进生问题是教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实后进生的转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克服偏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给后进生应有的位置,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早日绽放枝头.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奏好"威、逼、利、诱"四步曲,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18.
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爱学生。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和充满希望的爱,就不会是一个好老师。教师要以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尤其是后进生,听到的大多是批评、责备、嘲笑。因此,他们常常主观的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故而产生自卑心理,这就更需要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多给他们一点阳光雨露,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有一副教育对联,把教师热爱学生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作用描绘得非常形象:以爱换爱,爱河播种根粗苗壮花吐艳;将心比心,心海育苗叶茂花红果喷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甘霖。对于后进生,教师的爱更是他们成长的阳光,是他们奋发向上的阶梯。1.适当宽容人无完人,金无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总想把每一个学生都教好,使他们茁壮成长.然而,"十指有长短",无论多好的班级总会有后进生.要使后进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转化"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