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谭嗣同 ,其身上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浪漫主义人格倾向。但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又纠结着中国士人在几千年传统政治文化之中熏陶而成的“圣君情结” ,这使得谭嗣同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又会表现出另外一种和革命浪漫主义完全不同的政治功利主义人格倾向。这对矛盾使谭嗣同常常处于两难境地 ,并影响着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心态 ,最终导致了殉身于理想的政治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理想主义的谭嗣同,其身上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浪漫主义人格倾向。但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又纠结着中国士人在几千年传统政治化之中意陶而成的“圣君情结”,这使得谭嗣同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又会表现出另外一种和革命浪漫主义完全不同的政治功利主义人格倾向。这对矛盾使谭嗣同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并影响着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心态,最终导致了殉身于理想的政治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但是,郁达夫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并不等同于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对西方浪漫主义是有所选择和取舍的:浪漫主义思想中的对古典陈规的反叛和对个性自由的理想追求成为郁达夫反抗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在艺术追求上,郁达夫自觉地选择了浪漫主义文学中最适合表现痛苦和悲伤的感伤情调,注重创作中主观自我的表现,从情感表现角度选择与接受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4.
胡风文艺思想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一直未能得到系统分析。胡风理论中的主要观点虽然包括思想认识和情绪体验两个方面,但他本人对后者的重视超过了前者,以致胡风理论表现出浪漫主义理论的某些特征。胡风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特征起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西欧浪漫主义和“五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影响;二是对厨川白村与苏联作协“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接受。胡风浪漫主义文学观作为一种功利主义文学观与左翼“同又不同”,根本区别在于,胡风认为浪漫主义者应负载启蒙和政治双重功能,而左翼人士则力图把浪漫主义纳入纯粹的政治轨道。这“同又不同”,又集中体现于如何看待自由主义或右翼浪漫主义、左翼浪漫主义以及抗战浪漫主义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5.
浪漫主义文学与人的自由、反抗暴政、民族独立、民众解放相表里,深深地卷进了政治冲突,提供了文学政治的一种样态.但浪漫主义坚守文学本位,视情感为文学的本质,用自己的想象去展开对于政治的最高追寻,在审美的状态下实现了文学与政治的结合.席勒通过对“审美法典”的分析达到了这一认识,而雨果则通过人道主义的创作表现了这一超越.  相似文献   

6.
文艺思想的二重性是歌德社会政治思想二重性在文艺活动中的理论表现。该文主要就其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天才问题及对浪漫主义的态度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伟大诗人李白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和《离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同时也吸取了汉魏六朝文学的进步传统及其艺术技巧,在其诗歌里,表现了深邃宏博的思想内容,开拓了豪放奇丽的艺术境界,从而使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发展到一个崭新的美学境界。李白所处的社会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时代。李白诗歌中所表现的政治理想和精神世界,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  相似文献   

8.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这种思潮迅即超越空间对中国新文学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其表现出某些与之相似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国作家所处的特定现实环境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又使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更有不同.本文试从浪漫主义的精神与在文学创作上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特征与现实环境等方面入手,对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变异、中国新文学中表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特点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相似点与相异点、中西浪漫主义文学家在气质上的本质性差异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江敏 《文教资料》2011,(2):20-22
被浪漫主义尊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人类之友"的卢梭以其"返归自然"的呐喊震惊世界,并深刻影响了他身后的历史,成为在政治、哲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中诸多流派的鼻祖,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浪漫主义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美国因广阔山区、沙漠与热带地理环境造就了民族的浪漫主义精神,催生了丰硕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西方浪漫主义促进了中国"五四"新文学,凸显为自由表现和表现自由。通过对同期中美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对比研究,中国"五四"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典型的古典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11.
胡风文艺思想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原因在于:一是受西欧浪漫主义和五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影响;二是对厨川白村与苏联作协“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接受。胡风认为浪漫主义应负载启蒙和政治双重功能,而左翼人士则力图把浪漫主义纳入纯粹政治轨道。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以后,如果说郭沫若渐渐接受了高尔基的政治学浪漫主义,并从此引导文坛主流的话,那么,沈从文则是用自己的创作实绩庚续了卢梭的美学浪漫主义传统。沈从文创作中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为:第一,以生命为信仰的自然神论;第二,乡村边缘视野对都市文明的批判;第三,“偶然”历史观对宿命论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霍桑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叙事技巧在美国及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特别是他独特的浪漫主义创作技巧对同时代及后世影响深远。《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品,也是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完美诠释。本文从《红字》的小说主题、人物刻画及艺术手法三个方面探讨霍桑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从而去体会一位勇于冲破宗教藩篱、追求灵魂自由、崇尚知识、回归自然、争取人生平等与幸福权利的伟大作家的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4.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五四”新文学时期从西方传入中国文坛的重要的文学潮流之一。但从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环境及其发展情况来看,本土化后的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了自我独有的特征。通过对浪漫主义思潮的代表者创造社的分析可以发现,“五四”时期现实环境因素和文学家们的存在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及人格等,共同酝酿的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独有特质是审美政治化﹑现实化。  相似文献   

15.
论"梅村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梅村的叙事歌行是其归嬗长、最有特色、成就最高的审美创造,在严格意义上代表着史称之“梅村体”。“梅村体”具有“事俱按实”、以人系事、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强烈的抒情性以及雅俗相融、融汇众美、自成面目等创作个性和创造品格,是我国古典叙事诗自汉唐以来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大家喜爱的歌曲,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首歌曲精品,诗人和作曲家,把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对人民的好总理的敬爱之情,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和音乐,深深地打动了广大听众的心。本文就这首歌在歌词和音乐创作上的成功之处做一些分析和探讨,对提高当前歌曲创作的艺术水平,或许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浪漫主义在对自由尤其是对政治自由的诉求上和革命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并因之成为一种和革命相伴生的文学现象,但是,在中国发生的革命文学一方面因革命激荡出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潮流,一方面又因革命限制了浪漫主义自由精神的发挥,从而造成革命文学从抒情的浪漫转向观念的浪漫,背离了真实性这一文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海子论     
海子在抒情诗写作领域所显示的杰出艺术才能已为世人所公认,从艺术评价标准的角度而言,海子的抒情诗写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然而海子对于自己雪莱或叶赛宁式的浪漫主义“诗歌王子”的身份并不满意,他渴望成为歌德或但丁那样的诗歌的“王”,这与海子认识到抒情诗所具有的诸多局限性而对抒情诗产生某种轻视态度有关,并由此萌发了史诗创作的热烈追求。这种对于史诗的热烈追求在海子身上体现为一种浓郁的“史诗情结”。海子这种十分浓烈的史诗情结并非一种“突兀”的创作心态现象,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弥漫整个诗坛的史诗情结的一种回波余响。而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是,海子的史诗创作实践,即其创作成果(史诗文本)作为一种诗体在艺术特性层面上的“合法性”,在“第三代”诗人那里遭到了范围较广的质疑乃至嘲讽。这实际上更能凸显出海子史诗创作的独特风貌、品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竟陵八友"是齐梁之际重要的文人团体,包括谢眺、王融、沈约、萧衍、范云、任昉、萧琛、陆倕八人.他们是永明体新诗的倡导与实践者,也是齐梁文学新变的完成者.他们的山水诗、公宴诗、咏物诗成就甚高,其奏疏、序论诏铭、书文碑领、辞赋等文体也代表着齐梁散文的最高成就.在文学艺术上,"竟陵八友"倡导文学题材的日常生活化、重视文学的抒...  相似文献   

20.
肖开愚作为20世纪90年代的重要诗人,在诗歌写作和诗歌理论建设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文章从节俭的形式,硬朗的风骨;文体叙事,内容抒情;现实的描写,浪漫的批判三方面探讨其诗歌风格,并探索其诗歌创作风格形成的内外因素,试图对肖开愚的诗歌创作做出个性化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