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然而,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在五四前后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呈现出五四时期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研究胡适五四前后的思想及其方法对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的文化革新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引导当今文化改革工作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应邀来华讲学,广泛传播了实用主义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杜威的民主自由思想成为五四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动力;他的实用主义怀疑方法,对中国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推行的民主教育、实业教育,对中国文化普及和新文化运动的平民化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但由于实用主义有其固有的弱点,不可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切实的方案,最终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而淡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后,我国思想界各派学说竞起,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和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进行了四次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与北京大学传统论析——为李大钊诞辰120周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研究,逐步形成了北京大学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这是北大也是近代中国历史性进步的集中表现,也因此把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马列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同以买办文人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以梁启超、张东荪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以黄凌霜、朱谦之为代表的克鲁包特金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胜利。今天,我们回顾一下“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对于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批判和肃清林彪、“四人帮”煽动的无政府主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推动了包括历史教学在内的近代教育观念、体制的革新与重构,成为"五四"时期以降实用主义教育运动勃兴的源头活水。着眼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杜威等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教学主体而言,要提高史学工作者古为今用的认识,落实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对于教学客体而言,要培养学生透视现实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受众树立平民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史上极具开拓意义且获得空前成功的历史时期。陈独秀和李大钊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扮演了最为关键的角色,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翻译赞助是陈独秀与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重要武器之一。陈独秀和李大钊通过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译文和译作的刊载与发行提供极具时代影响力的平台,直接赞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译本生成,积极介绍与评论作品,散发、赠送、助销译作等举措,有力助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信仰的确立和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概括,反映了五四传统深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日益深入传播并逐渐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并把爱国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有五四前期和后期的区别和发展.民主思潮,由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由原来的旧民主主义开始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科学思潮已经是包括自然科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两方面的内容,使社会科学成为指导革命斗争和社会进步的锐利武器.持自由主义传统论者否认这种变化和发展,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北大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早基地。自五四时期开始,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成为北大的一种传统,这是五四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表现。北大的这一传统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80多年前,在中国的思想界可谓是旗帜林立,如孔孟之道,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等,而北大教授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他的指导、带动和影响下,聚集了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不少人成为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是中国革命发生急剧的根本性质的变化的时期。“五四”运动划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掀起了中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这个大转变的时期里,李大钊同志的思想经历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并且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民主主义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五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这个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相比之前任何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经广泛传播后成为妇女运动的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对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把妇女解放同社会解放联合起来考察,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发展并孕育了其最终的确立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首次提出劳动问题。对什么是劳动问题、中国有没有劳动问题以及怎样解决劳动问题都表示了不同观战和立场,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重视劳动问题,是欧洲工人运动发展在中国的反映,同时也是五四新化运动民主观念深入的必然结果。劳动问题的提出,不仅使新化运动走向深入,而且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五四前夜,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潮。它曾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腐朽的封建主义,后来汇入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时代潮流。剖析五四前夜民主与科学思潮的渊源和发展,有助于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一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怎样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意义及其内涵的历史演进?怎样评价五四时期反对封建文化思想的斗争?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历史传统?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召集人沙健孙.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错综复杂。但百川归海,在各种思潮的相互比较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取得了主导地位。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探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我们今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一四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和进步,立下了伟大的功劳。今天,当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时候,搜集、整理和初步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权学说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历史材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十月革命以前,中国先进的有志救国的人,还只能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道路、资产阶  相似文献   

17.
客观认识陈独秀五四时期哲学思想,本质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辨证认识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重要体现。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基本上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体现了进化论、无神论、经验论、人性论思想;而后期则接受了历史唯物论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也接受了历史唯物论关于劳动创造世界观点和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五四时期陈独秀已是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后,陈独秀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运用于考察分析中国的妇女问题,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对如何解决中国妇女问题进行了早期探索。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扬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五四时期的人权思想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演变.而人权观的发展与演变也开始指导国民为争取人权而进行斗争.五四爱国运动,就把人权斗争推到了高潮,也使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思想界,自五四时期李大钊与胡适那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著名论战之后,如何看待实用主义思潮,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后,有人用解放了的头脑重新审视这一在中国有影响的哲学思潮,提出了实用主义是美国的民族哲学之新说。但是,为什么这一民族哲学能成为世界性的哲学思潮?为什么在商品经济蜂起的地方必伴随着实用主义的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