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的产生和逐渐成熟,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模式。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著作权侵权纠纷将无法避免。出于数字图书馆健康发展的需要,其提供实体数字资源而导致的直接侵权行为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其提供虚拟数字资源而导致的间接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计量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351篇文书进行计量分析,概括我国图书馆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单方直接侵权、多方共同侵权及帮助侵权3种类型,并从图书馆、图书馆用户及图书馆合作方三个层面提出规避著作权侵权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可划分为网络内容提供者/网络用户直接侵权和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两种类型.为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证明责任,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作类型化处理十分必要,并且应尽量平衡网络著作权人的保护激励、公众获取信息、互联网发展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网络服务面临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工作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法律责任,以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信息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两所图书馆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引发了图书馆界对司法审判过程中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责任分配、法律适用等相关规定的思考.公共图书馆在应对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过程中,要完善版权保护制度,发挥图书馆行业组织作用,增强版权意识,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给视频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条件,同时也给视频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虽然大学图书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免责条款,但多数图书馆发生侵权行为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大学图书馆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合防止侵权行为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有效地对网络视频著作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郑英龙 《编辑学报》2013,25(3):216-219
我国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在定义有关网络侵权行为和保护模式方面与以前相关法律法规有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以前的规定;但由于其过于原则性的规定,从现阶段出现的大量案件来看,复杂的著作权网络侵权行为还未能得到有效规制。著作权网络侵权行为在本质上虽同于传统的侵权行为,但显然也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规制特点;因此,应根据不同的侵权主体来加以区别规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融合出版背景下著作权侵权与保护问题。融合出版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使得著作权侵权行为呈现新的特征:侵权行为更隐蔽,侵权作品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侵权成本大幅降低甚至趋于零成本。出版单位须与时俱进,从整体战略需求出发,准确判断侵权行为,及时发现侵权线索,激励用户参与,挤压侵权作品空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任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责任,承担社会信息公平义务的图书馆也不能例外;为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方式与技术环境,图书馆行为方式多样,在著作权为图书馆保留的狭小空间中,各种侵权行为极容易产生。分析著作权视角中图书馆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提出图书馆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规避侵权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首例微信侵权纠纷案为例,分析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著作权保护的困境:法律法规缺失、著作权归属认定困难、侵权行为难以监管、侵权纠纷审理难度大。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技术措施并简化侵权投诉流程、加强监管并推进实名制、适当加大对自媒体作品著作权侵权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