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汉语方言语音数据库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国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情况,论述了建设汉语方言语音数据库的重要意义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并从汉语方言语音数据库功能、数据库系统构成、语音语料库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构建一款可用于认知和研究等的多功能的汉语方言语音数据库,同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适应我国近代"洋务运动"中亟需培养优秀外语人才的需要,上海广方言馆于19世纪60年代设立,这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文化教育现象。本文分析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的历史背景,从专业与课程设置、外语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翻译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考察论证了上海广方言馆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从外语人才为维护外交合法权益发挥重大作用、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进程等方面指出了上海广方言馆外语教学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丹青 《兰台世界》2017,(20):50-51
福州话是闽东方言的代表,被喻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能自然流利地使用福州方言的人群日趋减少,这就需要通过建立福州方言语音档案数据库,将这一承载着福州本地DNA的方言完整地保留下来。本文试从语音档案建设背景、建设思路以及数据利用三个方面来论述福州方言语音档案数据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4月8日下午,杭州市民俞康发先生作为杭州方言发音人进了录音棚。这则汉语言界著名的方言发音人标准文本——《乌鸦喝水》,在这位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曲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近日,为全面保存浙江记忆,抢救正逐渐消失的地方方言,省档案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浙江方言语音档案资料建设工作的通知》,全省范围的浙江方言语音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国内外媒体密切关注。11月4日,新华社以浙江为方言建档,记录逐渐消失的声音为题,向全球播发新闻稿。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新华社每日电讯》、浙江经视等媒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浙江省档案局发出通知,明确将浙江方言建档作为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的重点项目予以推进。之后,试点工作在全省稳步有序开展。目前,试点工作已经结束,18个试点地区形成的方言语音档案全部汇交到了省档案馆。总结试点工作,有以下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州切音谱赘论》是清代刘禧延撰写的一部声韵学论著。它主要分析了中州音的声韵调特点,也反映了吴方言声韵调的特点,这对吴方言语音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面对"逐渐消失的方言",我们怎么办?这既是语言工作者的困惑,更是档案工作者的担忧。面对这些困惑和担忧,浙江省档案部门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生力军,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于2011年11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浙江方言语音建档"试点工作,首次将档案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到了汉语言记忆的领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到目前为止,全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顾小玲 《大观周刊》2012,(19):31-31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实现各种目的而使用着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汉语在各个地区的流传中,形成了具有了每个地区特色的汉语方言,本为从语音这个角度,对通化方言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阎莉  朱梅红 《兰台世界》2015,(7):153-154
清末的衰败导致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的凌辱,在与列强交涉和商贸沟通过程中,语言不通造成外交障碍,开办外语学校成为当务之急。在社会需求下,上海广方言馆应运而生,其教学内容、模式都以西学为主,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为全面保存浙江记忆,抢救正逐渐消失的地方方言,浙江省档案局迅速启动推进了浙江方言语音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具体分试点推进和全面实施两个阶段进行,开展时间为2011年11月—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一些电视节目对在同期声或解说中记录方言(包括北京语音中的方言字)语音字幕的处理,有两种欠妥当的方法:一是不顾方言的意思,用近音或同音字记录方言,脱离了语言发展演变的正常轨道(一时找不到本字,用同音或近音字替代,不在此列)。二是考虑了方言意思但不与  相似文献   

13.
《陕西档案》2012,(3):20-20
自2011年浙江省确定了首批18个方言语音建档试点区以来。浙江省象山县方言建档工作初显成效,目前经过征集、筛选,已确定6名发言人,并完成了方言文本的同音汉字和国际音标标注。同时,象山县又率先推选出两名能够代表象山最纯正方言的“发音人”,为下一步制作音频和视频作准备,并计划编辑出版相关书籍和制作1万张光盘进行分发。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     
《浙江档案》2012,(7):65-66
宁波市近日,宁波市档案局在象山召开全市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现场会。会议对全市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作了部署,明确了方言语音档案建档的业务标准和要求,对省档案局确定的全市八个方言音档建档重点区域的任务完成时间作了规定。会上,余姚市档案局、象山县档案局介绍了方言语音档案建档试点经验。(市档案局)温州市近日,温州市档案局和市统战部联合召开了各民主党派办公室主任和档案人员会议,对各党派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部署各党派今年的工作任务,并就做好各民主党派文件材料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物种的消失,只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杭州方言属于吴方言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历史上,随着大批北方人迁来杭州,给杭州方言染上了浓厚的北方官话色彩,使之成为承载各个时期历史文  相似文献   

16.
档案的进馆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档案的进馆鉴定是档案馆在接收档案之前主持的鉴定,其关键是确定合理的进馆范围、制订科学的进馆档案质量标准,并对档案鉴定工作进行合理组织。档案进馆鉴定要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依法治档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对档案馆的馆藏进行优化,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虽然众说纷纭,经过多年的探讨,其主导思想已归纳为两种:即"三分法"和"二分法"."三分法"把档案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永久和长期进馆,短期不进馆;"二分法"把档案分为永久和定期二种,永久进馆,定期不进馆.  相似文献   

18.
一 “捣浆糊”这样的语汇,原先纯属上海本地特产,着床民间,脱胎陋室,一朝分娩,即刻蹿红大街小巷。没想到,如今居然流行全国了!谁说吴方言在以北方语音为基础的普通话语境中缺少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传统思想藩篱,放飞思想,让前进的脚步走得更远。如今,浙江档案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奏响了档案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在实现档案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一、充分认识浙江方言语音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档案进馆鉴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尚未开展起来。这里所说的档案进馆鉴定是指对即将进入档案馆、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进行二次鉴定。所谓二次鉴定是指在归档鉴定的基础上,对档案保管期限所做的再一次划定。其目的是为了严把档案“入馆关”,切实提高进馆档案质量,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一)从进馆档案现状看档案进馆鉴定的必要性1999年,鞍钢档案馆组织全公司135个立档单位将1981-1990年期间形成的文书档案进馆。此次进馆历时40多天,共接收档案24301卷。从进馆情况看,一个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