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许多党史著作中都认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其实遵义会议确立的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负党的最高领导责任的是张闻天,负最高军事责任的是周恩来,实际指挥军事工作的是毛泽东。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长征这一事关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通过自己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军事斗争实践,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命运,赢得了党和红军的广泛信任而自然形成的结果。他的领导地位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近10年革命斗争的实践而逐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中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组织完成了遵义会议召开的准备工作、遵义会议召开中的自我批评反省及支持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召开后从大局出发维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表述的辨正刘金祥,孟庆春在一些党史、革命史教科书及有关论著中当概述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时,习惯上都作如下的表述: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近年又有论者提出会议“实际上...  相似文献   

4.
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戴小江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党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对危局的...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谈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要“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遵义会议召开的14年中,教条主义的盛行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遵义会议由于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电台联络中断,客观上甩脱了共产国际这根拐杖,根据中国的国情、红军的军情,独立自主地作出了决定、决策、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作出了渡江入川的战略决策,彻底批判和否定了“以俄为师”的“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了解中国情况”的积极防御军事路线,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遵义会议作出的决定、决策、决议,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红军四渡赤水,是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对红军的指挥以后,在长征途中进行的第一次成功的战役。它不但改变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造成的红军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使红军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是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一次出色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主义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因为遵义会议,遵义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毛泽东主席亲自为遵义会议会址题名。如今遵义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但遵义人的热情淳朴丝毫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战略家和理论家,本文拟对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作以历史的回顾。 (一)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坚决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极端危急中解脱出来,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此后,红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一反过去的被动局面,进行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实现了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目标。同时,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分析了当时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最高领导地位是何时确立的,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种说法从时间上来说当具有这样两种含义:第一,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与在全军的领导地位是同步确立的;第二,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遵义会议上一次性完成的。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笔者感到,这种说法稍殊笼统,与历史实际不甚相符。因为要说确立,应理解为“确定(或确实、稳定)地树立”,其标准至少有两个:第一,名义上和实际上均为最高领导人;第二,名义上虽不是最高领导人,但在实际上承担最高领导人的职责。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来分析遵义会议乃至以后一个时期的党的历史,会发现:第一,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最高领导地位不是在遵义会议上一蹴而就确立的,而是经历了较长的过程;第二,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与在全军的领导地位不是同步确立的,其中军事领导地位的确立在前,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在后。 一、遵义会议是毛泽东走向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起点,而非完全确立的标志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其重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从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而且也是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本文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遵义会议以前的十四年中,由于我们党处在幼年时期,在政治思想上还不成熟,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由于  相似文献   

11.
通常所言,遵义会议开始了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其实,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真正确立,是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这一历史阶段中,对林彪怀疑论的批评、对张国焘分裂行为的抵制、对王明政治上破坏的回击,以及对教条主义思想理论的斗争并取得胜利才得以完成的.本篇拟就这一过程,略作评析.(一)、毛泽东军事地位的确立遵义会议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上连遭失败的情况下召开的,自然会议就把军事和战争问题放在首位.会上周恩来作了报告,指出造成军事上失败的原因是由于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错误的军事路线作了切中要害的批评,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今后指明了方向.他的正确主张得到了王稼祥、朱德、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等的支持,周恩来全力推举毛泽东领导今后红军的行动.他的倡议得到了大多数与会成员的积极支持,许多老同志在后来的回忆中也谈到,与前次反“围剿”的胜利相比,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显然是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所致.事实证明,博古、李德等人不行,毛委员有最好的办法.可见,毛泽东在遵之会议上被推举担任军事领导,是人心所向,是中国革命在关键时刻的历史选择.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只是以军事领导人的角色进入中央领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至今已是60周年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主义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特别是这次会议是我党第一次依靠集体智慧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向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遵义会议体现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等,至今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60周年。  相似文献   

13.
中央红军创始人毛泽东,是促成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的孵化器;军委总负责人周恩来,是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的枢纽和关键;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强硬表态,是促成遵义会议成功的强大推进器;绝大多数参会红军指战员的态度和立场,对遵义会议形成正确的决议及其成功召开,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道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预演,研究遵义会议首先必须对通道会议有一个深刻认识。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红军从此反客为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为尔后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计划转变乃至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作了必要的准备。通道战略转兵是毛泽东实事求是路线在长征中的首次胜利,为遵义会议创造了关键性的前提条件,为毛泽东重新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长征中,朱德对维护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前后,朱德为恢复毛泽东领导地位,在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上同李德、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之后,朱德在政治上、军事上鼎力支持毛泽东,竭尽全力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先后遏制了“反毛逆流”,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这种标志性的转折主要有三个方面。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确立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毛泽东的组织权威开始确立;组织路线:遵义会议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标志着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军事路线:遵义会议确立了新的战略方针,标志着红军作战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  相似文献   

17.
遵义会议结束了历史上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危害最大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统治,于生死存亡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遵义会议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它与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影响及贯彻起码有以下三方面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党成立后到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领导集体的核心,使中国革命多次遭受挫折。毛泽东以他的个人才能、品德修养、理论建树和他在中国革命中创造的业绩成了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遵义会议是毛泽东核心地位初步形成的标志。此后经过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在组织上取得了与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胜利,在思想上取得了与王明教条主义斗争的胜利,毛泽东的核心地位趋于巩固。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七大为标志,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完全确立。毛泽东居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地位长达41年之久,集中了全党意志,加强了党的团结,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扎西会议包括水田会议、大河滩会议和扎西会议,它们解决了遵义会议来不及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改组了中央领导,确立了以洛甫为首的中央领导和以毛泽东为首的军事指挥,对红军进行了整编。  相似文献   

20.
第1 2期1、中央红军是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的。4、挥戈西向的红军强渡了乌江。6、渡过了江,红军占领了遵义城。7、红军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新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