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分析,发现当今世界大多数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采用了速度型技术,速度型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世界20名优秀三级跳远的男运动员资料,总结了不同阶段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归纳了男子三级跳远技术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自由式,高跳型、平跳型和速度-平跳型.文章还提出了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及三跳水平速度的测试与关联分析,揭示了助跑、三跳水平速度及速度损失等因素与三级跳远成绩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认识三级跳远技术特征和优秀男女运动员在三级跳远项目上的技术差异,文章分析统计第十二届世锦赛三级跳远有关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女子运动员损失距离小于优秀男子运动员,女三级跳远成绩为男子的84%左右,而女子助跑最后一步质心速度为男子的89%,步长也为89%,说明优秀女子运动员三级跳远在成绩方面有潜力达到优秀男子运动员的89%。  相似文献   

5.
蹦床运动     
G838.2我国蹦床男子的动作选择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比较分析=Analysis on the movements-selecting of mantrampoline in individual event between the worldtop level and ours[刊,中,A]/罗炯(韶关学院体育系)∥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52-54表1参1(SJ)蹦床∥男子∥动作∥技术∥水平∥中国∥世界 对"三大蹦床男子单人决赛"运动员动作选择情  相似文献   

6.
    
G823.2女子撑竿跳高世界记录再攀升[刊,中,B]∥田径.2003,(9).-10-12(LF)女子∥撑竿跳∥世界记录G823.32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速度变化特征的研究=The study on velocity variations of thelast two steps'approach of Chinese male elirelong jumpers[刊,中,A]/马俊明(上海体育学院田径系)∥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50-53表4  相似文献   

7.
影响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的几个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及速度和用率进行研究。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成绩呈高度相关关系,助跑速度越快则成绩越好;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和水平速度的损失率是衡量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运动员专项力量、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运动员三级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与助跑速度利用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调研、二维录像解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前5名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世界级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相比,亚洲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的速度、倒二步步长及单足跳、跨步跳离地瞬间重心的水平速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跨步跳离地瞬间垂直速度及跳远跳离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差异显著(P<0.05);亚洲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起跳角为17°±2.40°,与世界锦标赛(14°±1.51°)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亚洲运动员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比,着地角和离地角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亚洲运动员着地瞬间膝关节角度相对较小,离地蹬伸角度也较小(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运动员李延熙和曹硕第二跳即跨步跳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     
G846.145.3,G804.53 9705237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肩过度外展综合征5例报道[刊,中,A]/厉彦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4).-309-310表1(MYL)肩部∥损伤∥乒乓球∥优秀运动员∥男子∥疗法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     
G846.148.2 9905368个性的倾向性与少儿乒乓球训练[刊,中,B]/曹乃逸∥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13(2).-102-103表2(SML)乒乓球∥个性∥心理因素∥少年∥儿童∥训练G846.19.HL006 9905369乒乓球优秀直拍运动员反面拉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HL,中,A]/张辉∥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52-53(SML)乒乓球∥直拍打法∥优秀运动员∥弧圈球∥运动学∥技术分析∥反面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技术与成绩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各跳远度与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各跳远度与专项成绩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各跳对专项成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第3跳远度是影响三级跳远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第1跳,最后是第2跳;发现我国运动员在三跳比例、速度利用率多方面都与国外运动员有着一定的差距。建议:我国运动员在三跳中应充分利用水平速度,并获得较好的垂直速度,将速度利用率能力作为突破口,调整好三跳比例。  相似文献   

12.
卓建南 《体育学刊》2007,14(6):107-109
对世界男子三级跳远优秀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连贯的跑跨跳结合技术以及适合自己的三跳比例与提高三级跳远成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 ,结合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找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影片解析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爱德华兹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李延熙的上板速度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蹬技术存在不足,第二跳距离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5.
羽毛球     
G847.148 20013608我国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特征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ion between mentalcharacters of outstanding badminton teenageplayers and their sports performance[刊,中,A]/吴家舵,戴金彪,杨烨,卢志泉∥上海体育学院学院.-2000.-24(4).-58-61表5参4(TY)羽毛球∥优秀运动员∥心理特征∥成绩∥神经类型∥选材∥青少年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操     
G832.014.53 20021831对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郑李辉双肘损伤的身心综合治疗(刊,中,I)/邱卓钢。葛新发∥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4).-440-441(TY)体操∥优秀运动员∥男子∥肘关节∥损伤∥治疗G832.02 20021832略谈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刊,中,I)/董汉英∥体育科技信息.-2001.-21(5).-34-36表2参3(SML)竞技体操∥教学∥动作∥保护∥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     
G852,03,G804.49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Study on phy-sique feature of excellent Wushu athletes[刊,中,A]/刘同为,丁丽萍(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崔永胜(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柯小剑(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刊.-2004,11(3).-48-50表2参10(SJ)武术∥套路∥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对参加九运会决赛的103名(男56,女47名)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了18项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结合男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爱德华兹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跃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撑腿最大缓冲时相:支撑腿膝角缓冲幅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差异显著,表明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快速蹬伸能力不强.离地瞬间时相:起跳角在单足跳和跨步跳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助跑最后一步的水平速度为9.99 m/s,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男子三级跳远的相关因素与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内、外十名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与有关专项身体素质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男子三级跳远主要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和运动成绩的预测模型,为检查和评定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制订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