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媒介经营管理时代,网站与受众的互动直接关系着网站的发展。但是经营者往往只关注与受众的情感互动,旨在加强与受众的密切关系而忽略了只要受众与互联网连接互动行为就已经发生的"非情感互动"。在大数据时代,用户与网站之间的数据互动对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站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晓星 《今传媒》2011,19(3):102-103
要提高、优化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就要建立互动传播的新媒体理念。由"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并借助现代网络互动传播技术,寻找互动传播方式,使公交移动电视向纵深发展,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其完全交互式的新型媒体服务器。借助网络平台,树立互动传播观念,加强互动手段,在节目制作互动中提升公交受众的主体地位,使公交受众群体扩大,忠诚度提高,传播内容最大接受,栏目质量提高,形成品牌效益,最大优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媒介设备提供多种媒介功能的技术过程,更代表互动文化转型。从2005年《超级女声》开启选秀节目热潮到2016年以网络选秀节目为模式的新超女,不同媒介的沟通与融合,受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被深度挖掘。从而带动了由下而上的多样性的互动传播实践。本文将从2016年《超级女声》节目模式、互动传播特色、节目问题及借鉴意义、网络选秀节目发展趋势方面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选秀节目互动研究,并提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广播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是广播发挥自身优势、在大众媒介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最佳选择。本文旨在对广播双向互动传播的各种发展模式进行回顾和对比分析,寻求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劲尧 《东南传播》2012,(7):140-141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出现至今已经成为民生新闻节目吸引受众眼球的一项法宝,它是针对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而设置的特定调查,它能通过议程设置而实现电视媒介与受众的互动,从而起到引导舆论、增强媒体影响力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新闻互动话题的传播特性出发,探讨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设置原则及其扩大传播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广播节目互动现场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使人际传播成为一种全新的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传播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现场主持人能增强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通过对传播方式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在对农传播的实践中有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一是话语权由"媒介代言"向"受众发言"转变,在受众中产生舆论领袖。二是传播的信息直接作用于受众,让传播方式和语言与普通受众平起平坐。三是受众通过节目自我实现,用受众自己的经历代替单纯的说教。四是平衡议程设置,通过设置议程兼顾节目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好声音》的整合营销为例,论述了节目的品牌营销必须以观众为中心,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在分析观众的心理与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节目的定位与包装,树立节目的风格与整体形象,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节目的广告营销要寻求企业与电视节目之间的品牌共赢,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节目的信息传播要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节目信息的主动传播者。电视娱乐节目还需要多种营销媒介的整合运用。电视媒体必须将网络营销、活动营销、话题营销等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用,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合力,并注重节目的品牌延伸,实现立体式营销,从而传递一致的节目信息,打造节目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
搭建互动平台深掘广播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众传播出现了一个重要特征: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再是单纯被动接受的角色,参与意识开始萌生。受众与媒体互相之间“有来有往”的“互动”趋势日益明显。广播节目制作中直播技术的运用,可使电台与受众做到及时互动,使节目更加具有个性化。一、“互动”是广播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媒介融合大潮的袭来,关于媒介影响力的疑问层层叠叠,精准传播、高效传播、提升媒介影响力是很多媒体的希冀。增强传播力,必然要建立稳健的传播关系,这就恰如其分地引入了互动传播话题的讨论。从受众到媒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真空地带",这就需要打通互动传播关节,经营好中间地带。让传播双方形成互相依赖的稳定的传播关系,这是活跃活动传播,形成舆论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闻连线节目是指运用先进的音视频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相关人员连在一起,就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展开叙述或者讨论的节目。运用这种连线的方式,可以让远隔万里的事件发生地现场或相关人士和直播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让受众更多地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广播是以声音为媒介的传播工具,现代通信技术为声音传输带来的便捷更使连线在广播中可以大展拳脚。如今,新闻连线节目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广播的新闻节目中,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如何更好地做好新闻连线,更好地体现广播特色,下面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发展为互动传播提供了基础,本文基于“党徽大叔”事件,以《新京报》、石榴云、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报道为分析样本,探讨事件主体即“党徽大叔”、媒体、受众之间多层面的互动传播,以及其如何在互动中形成和扩大社会共识,强化社会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广播要在新媒体竞争环境下求生存,必须紧紧抓住并充分发挥声音媒介的传播优势,强化其伴随性特征,使节目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4.
自从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媒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活动的参与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在大众传播时代下的受众逐渐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占据传播机制中的核心位置,不仅对媒介权利进行掌握,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传播的渠道。为此,对新媒体的互动传播原理与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文雨 《东南传播》2012,(6):154-157
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中《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这一期为案例,分析该类型节目中媒介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双重符号互动模式。探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如何利用新闻议题的引入和面对面的访谈中的符号互动,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条路径来形成互动双方"共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剑  李征 《新闻前哨》2004,(10):52-53
节目主持人是电子媒介发展的产物。主持人在大众媒介中担任着人际传播的特殊角色,承担着信息传播的功能,使受众更易于接受媒介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前 《新闻前哨》2011,(7):97-98
技术和理念推进广播实时反馈平台建立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播媒体拓展受众反馈渠道提供了新的可能。"互动"就是这些反馈渠道鲜明特点,曾经在广播电视媒介上红极一时的手机短信互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媒体只要为受众提供一个参与节目的短信号码,受众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节目的喜好程度立即付之行动,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兴媒介的异军突起,广播固然面临受众流失的重重压力,但是广播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广播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意义——一方面"媒介即讯息",广播媒介本身的环境互动性、随身性和接收被动性为听众外围认知路径提供了有益渠道;另一方面广播借助声音符码进行讯息传播的先天性、丰富性、联想性优势能够促进专注性信息解读、激发听众共鸣移情式情感,从而建构受众的核心认知路径。基于认知诉求的广播传播二元分析,将给广播的媒介本质提供更加明晰的视角,从而洞悉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介彰显时代价值的突围之径。  相似文献   

19.
刘勇 《青年记者》2004,(11):45-45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基于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进行互动,却被许多媒体所忽略,事实上,这些“细节”往往彰显了传媒的品格。前些日子,央视四套在报道俄罗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因广播电台以声音传播为主要呈现方式,广播主持人可视为电台节目的灵魂所在。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及普及,广播电台节目的受众数量有所下降,作为广播电台主持人而言,应力求通过全身心投入,在与听众的互动中感染及吸引听众。本文就广播电台主持人如何做好节目互动展开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