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职汽修全国技能大赛的项目标准,对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促进和引领作用。在汽修实训教学中引入技能大赛项目标准,改变了汽修教学的训练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了每一个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了学校实训室的建设,推动了汽修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为学校汽修实训教学找到了一条技能提升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纺织专业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车间,实施"课内实验、课程实训、企业项目实训"阶梯式技能训练,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和产品开发活动,形成了课堂与车间融合、实训与生产融通的"产学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为保障教学效果,制订技能纲要,并严格按照技能纲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与考核.  相似文献   

3.
高职现代制造专业群"三合一"教师工作室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基地,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集学生实训、职业技能竞赛培育和企业项目开发功能"三合一"的教师工作室.通过将企业真实任务引入工作室作为教育技术研发课题、技能竞赛培育项目和学生生产性实训内容,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平台,为教师能力提升、解决企业难题创造途径,达到企业、教师、学生三方满意.  相似文献   

4.
教材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全生命周期立体化教材在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起着成长立交桥的关键作用。课题组在调研分析现阶段中职汽修专业教材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后,在学校校办汽修厂展开"全生命周期教材开发闭环图""‘前厂后校工学一体’双环图"和"立体化‘大教材’开发导图"等模式研究与实践,建构了满足企业需求和符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的全生命周期立体化汽修"大教材",取得一定的教改实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实施"学校专业理论基础学习-企业见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综合实训-学校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考证-企业顶岗实习"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螺旋推进流程中开展项目驱动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和企业轮训模式三种工学交替合作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职汽修专业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引进的汽修实训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的问题.比如,学生在拆卸汽车零部件之后,零件散落,不能有效统一归类整理;学生在车、铣等汽车零部件加工中,不能进行有效装配和加工;为了培养学生汽修工量具的规范使用技能,一般需要学生在汽车上反复尝试,难以进行破坏性的反复训练,市场上也没有直接用来培养这一技能的实训设备.在长期的实训教学中,专业教师急需更新型、更实用的实训设备,以使实训教学效果更加优化,使学生的汽修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可见,中职汽修专业如何实现实训设备的自主研发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教学任务包为引领的汽车维修专业(简称汽修专业)实训课程教改实践研究,二次开发教材重构了"核心模块+典型项目+任务包"课程模块,生成了系列信息化教学资源,探索形成了"任务包"为引领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尝试总结了一对一学生"分项分层"学业评估方案与操作办法。通过教改实践研究,促进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使汽修实训课堂教与学面貌大为改观,学生整体操作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探索了专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带动了其他专业课程的教改步伐。  相似文献   

8.
影视制作课程"实训包",以影视制作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提供实训项目."实训包"内容涉及实训项目的具体方法、步骤、考核要求以及学习中所需的各种综合性媒体材料.研究发现,"实训包"在影视制作课程实训中克服了传统实训教学和专业教材的局限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工厂模式在苏州地区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工厂模式在苏州地区的创新运用主要采取两种做法:一是直接把企业引进学校,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二是将学生直接送到校外企业进行实训。首先根据苏州本地实情,开发满足教学工厂要求的校本课程;其次选择并开发符合技能教学需要的企业环境;然后为学生量身定制"共享性校企合作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群项目理念以企业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素养的指导下,我校旅游专业围绕旅行社前台、计调、导游三大岗位在校企合作"旅行概念店"平台中开发与实施了综合实训项目,在实训结束后,针对学生、教师、企业专家三方展开了评价反馈分析,从中发现实训项目开展得到的认可与存在的不足,也为下一步项目的改进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10):3-4
针对中职汽修专业《汽车故障诊断》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训设备、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人数以及上课时间的配比等方面展开调研,分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并围绕汽车故障诊断能力,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研究基于网络化在线教学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了专业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空的有效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不在车间,胜似车间"的实训效果。有效缓解中职学校实训设备、师资、场地等教学条件难点,提高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时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中职实训课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教学反思能力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探究如何增强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增强中职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包括:以"教育叙事研究"为载体,培养教学反思习惯;以"网络博客"为媒介,构建反思新平台;以"专家引领"为依托,提升教学反思水平;创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合作式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本课程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要求融入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项目全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训情境为中心的转变.同时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真实项目,组织和展开课程教学,使教与学更接近生产实际.实践证明.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真正掌握了服装立体裁剪的实用技术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运用学校、企业各自的优势,"以项目为中心、以团队为主导"提出校企共建适合软件专业的实训方案。运用实践为导向,获取软件企业各技术岗位技能,结合软件开发流程分析各技术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以角色分解的方式组建软件开发团队,将企业项目提炼成仿真项目,供学生实训教学,并制定仿真项目使用周期,使得仿真项目能紧跟技术前沿。通过虚拟研发会议室把企业团队、教师团队、学生团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增强实践性。通过举办多期学生实训、中职教师培训,分析校企共建实训方案在实训中的效果,从而论证软件专业学生在软件开发流程规范下进行仿真项目实训,效果明显,为企业输送对口专业人才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行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教模式下,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实习实训的管理者,实践技能的辅导者,学校、企业、家长的联络者,学生就业、创业的引导者,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学习实践的评价者。在实训实习中,要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汽修专业,因其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必须将教学由课堂搬入实训车间,从而在教学中增强技能实践部分,并将"学中有练,练中有学"的教学方法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籍此培养更合格的汽修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材存在本科化、内容针对性有偏差、时效性不强、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训教材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为此,应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包;合理淡化理论,注重实践.引入完整真实的企业项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应逐年改善实验实训条件,使常规实验实训逐步正常化;开发各种实验电路板,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制作,弥补实验实训设施的不足;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电路开发设计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与本地企业合作,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开辟新的场所,拓展实训项目与内容;设置"行业见习月",并组织教师对"专业教学实习周"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文章对"校企合作"教师培训模式意义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上岗+学习+上岗"即工学交替培养、"走出去+请进来"即中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开展"师徒结对"培训培养、"顶岗"实训培养等四种模式,实践证明这些培训模式加强了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教学技能,促进了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