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惨世界》是一部关于爱、恩典与救赎的史诗。真正的史诗不仅有时代,更有人的灵魂。灵魂的波澜壮阔,不逊色于最激烈时代。这是一部描摹外部世界、批判使人犯罪的社会的现实作品。2012年的电影《悲惨世界》改编自原著,以音乐剧的形式重新表达了人世间的善与恶。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中的人物表演,来和原著里的角色进行对比,进一步理解原著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一、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在雨果的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部作品起意于青年时代,到流放时才完成;它是整整三十年思考和多年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悲惨世界》不仅是雨果规模最大的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而且是作家整个思想和艺术发展时期的总结。《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人民生活的长篇史诗,表明雨果特别关心当代生活,同情普通人民,憎恨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杰作。作品展示了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大全景,是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深刻反映了时代的问题。《悲惨世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灵魂之战,是一段完整的心灵朝圣历程,它给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以诸多有益的启发[1]。  相似文献   

4.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由同名小说摄制的电影上映后几乎得到了全世界少年儿童的欢迎。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将原著生灵活现地再现于观众眼前 ,给《哈利·波特》这本书注入了生动的灵魂。《哈利·波特》是英国当代童话女作家J·K罗琳女士所著 ,这本书一共有十部 ,现已出版了四部  相似文献   

5.
杨烨 《海外英语》2014,(10):214-215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的一部小说,但它深受电影界的喜爱,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并且大受欢迎。其中1939年由威廉·惠勒导演的电影《呼啸山庄》是一部比较经典并且成功的影视作品,该文通过与原著进行比较,分析了它们在主题方面的差异。电影《呼啸山庄》通过情节上的删改,突出了爱情主题,淡化了复仇主题。通过比较研究电影与原著的差异,有利于了解电影与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并且共同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是一部史诗电影,投资大约1.3亿美元。影片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曾执导过电影《红磨坊》。影片的主演阵容同样是澳洲班底,由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和《X战警》男星休·杰克曼联袂担纲。这部电影被誉为澳大利亚版的《乱世佳人》,  相似文献   

7.
崇高在美学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博克、康德等伟大哲学家的丰富发展下愈发完善。由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改编而成的歌剧电影,就是一部充满崇高感的影片。  相似文献   

8.
章杏玲 《鸡西大学学报》2015,(4):150-152,156
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一再被改编成电影,充分体现了他幻想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无论是1959年版抑或2008年和2012年的两部新作品,这三部不同时期的电影,都是基于原著的原则上体现各自的改编特色。三部电影的成功改编都离不开电影导演对原著精髓的挖掘和想象的发挥。同时,在对电影美学充分展现的基础上也不忘把握观众的接受心理,使电影成为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电影改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欧玉兰 《课外阅读》2011,(9):268-269
作为80年代末唯一的浪漫主义诗人,海子完全无视这个非诗的时代,把自己天赋的才华和圣徒似的虔诚与疯狂投入自己建构史诗的梦想,走上一条全新的史诗道路。他的《太阳·七部书》可以说是一部充满神性光彩的乌托邦的史诗巨制,其中《太阳·弑》是中国当代诗剧史上不容忽视的杰作,它崇高的诗性精神必将对日趋物质化,繁芜喧嚣的当下文坛进行一场洗礼。  相似文献   

10.
李安导演的《色·戒》正在热映,这部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被误读为是一部彻底的关于性爱的电影,也有人遗憾它在表现爱国与仇杀时怎么没有大义凛然,还有人说它是一部表现人性尤其是绝望的佳作。那么《色·戒》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让我们从电影回到小说,从21世纪的今天回到原著所呈现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1.
对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既要忠于原著,同时也是一次艺术再创造的行为。长久以来对作品改编的相似度的苛求束缚了电影本身的发挥空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茉莉花开》皆改编自苏童的小说。两部电影对小说故事的发生环境做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修改,同时在叙事结构上各取所长,从时间、空间、细节、影像符号等方面做了导演独到的处理,和原著既有高度统一的方面,也有相辅相成的延伸,更多的是在影片既定的基调上大胆再创作。人物的刻画方面,也存在着和原著既相近又相悖的处理方式,对影片的整体基调的把握也体现出了导演的创作个性。两部电影,前者是大刀阔斧地改变了原著的外部呈现但是不触动精神内核,后者则在延续原小说气质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主题拓展,从而完成了对原著的成功改编。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的电影《阿甘正传》是当代电影中最受欢迎,也最具有争议的电影之一。阿甘经历了美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尝试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认为这是一部美国反讽史诗。  相似文献   

13.
《悲惨世界》以史诗的笔调显示了雨果对人世、人生和人类心灵的深切关怀,表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力量,为人类文化思想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章,直到今天仍给我们以极大的教育与启发。  相似文献   

14.
彼得·杰克逊:影片已经成了属于我自己个人的东西,你和别人一样读这本书,然后你开始设想这部电影,这就是一切的开始,对文字展开想象而已,然后把它变成一部电影。但是原著小说很薄,这毕竟是托尔金写给孩子看的小说,所以他的故事节奏非常快,根本没有停下来发展角色,把情节复杂化,他只是很快讲完一个简单的故事,很难改编成一部令人满意的电影,毫无吸引力可言,和儿童读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对原著进行扩充,把《指环王》中的角色深度应用到《霍比特人》当中,《指环王》可是有1200多页厚,一旦我们把《指环王》式的深度与精度融进《霍比特人》,内容自然就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一部苦难的史诗。关于苦难的文学书写,也因而所在多有。在俄罗斯,有《战争与和平》、《古拉格群岛》;在拉美有《百年孤独》;在美国有《根》;在欧洲有《悲惨世界》和《变形记》。可是,在中国,面对民族的苦难,我们却没有充满作家个人伤痛的深刻思考和更为疼痛的个人化写作,没有写出与这些苦难相匹配的作品来。这是我们中国作家的局限,也是中国作家和当代中国文学面对民族苦难历史的伤痛和内疚。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不是《哈利·波特》的粉丝,你一定看过一两部《哈利·波特》的小说或电影。在这十多年里,《哈利·波特》陪伴着很多人成长。随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上映,一部史诗巨著画上了句号。三位主角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新的一年,他们将翻开怎样的人生篇章呢?  相似文献   

17.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著作。大卫·里恩导演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并获得奥斯卡提名。而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则存在着差异。影片与文本相比,彼此在表现手法上也互有优劣。另外,随着影视行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文本的改编也日趋热门,我想以此为鉴,倡导负责改编,尊重原著。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续集《珂赛特》中译本已与读者见面。这是一部既继承了《悲惨世界》的风格又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新文学形象的优秀作品。它在关于诚实、正直、自由和探求社会公正的宏大主题下,把十九世纪法国的动荡历史与以珂赛特和马吕斯为代表的上至皇帝下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点的鸿篇巨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够得上称为他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或者说“是这样的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魏巍的《东方》被丁玲等认为是一部“史诗式的小说。”对于象  相似文献   

20.
周翠华 《文教资料》2010,(31):13-15
一战结束时期杰出的美国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是一部伟大的当代精神悲剧。《欲望号街车》的电影版本对原著的创作内涵作了截然不同的诠释。本文从比较两个电影版本入手,应用接受美学理论、知觉概念,对文本的叙述结构、人物性格与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解构作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