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自然》改为《科学》绝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充分发挥小学科学课的功能,切实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同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使科学课的教学做到编者的心、学生的心、教师的心、家长的心“四心”相通。一、领会编者的心所谓编者的心,即科学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编排的体系作周密安排。科学课教师领会编者的心,是把握教学要求、准确掌握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提高科学课实效的前提。1.领会编者的心,…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科,经历了从“自然”到“科学”的交替。相比自然课,科学课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材的设计理念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学重点和课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许多教师面对这门“新学科”,不同程度地出现困惑,感到有些“不会教”。而笔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感到在科学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四个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杨伟  赵成水 《科学课》2009,(7):18-20
科学课的总结课对每一位科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无论是课程标准、教材还是教学用书上都缺乏具体的模式供教师参考,科学课的总结课往往是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边缘”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微小世界》单元的总结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今年下半年,我市三年级学生也开始使用教科版《科学》教材。作为一名专职自然教师,五六年级的《自然》课必须由我教,居然让我无缘与《科学》课亲密接触,只听全市科学教师同一句话:“科学课,不好教!”这更让我这个年青人跃跃欲试!机会终于来了,我有幸参加青年教师赛课,初赛我上《反冲》一课,顺利进入决赛;决赛中我上了一节科学课《一杯水的观察》,效果特别好,还使我觉得上科学课特别轻松!我就来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袁来军 《江苏教育》2007,(20):47-49
为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增加教学效益,我尝试着上了一节科学课《玩陀螺》。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节“做中学”的活动课程内容,我认为这节课研究材料的结构性很强,学生动手与思维的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6.
今年下半年,我市三年级学生也开始使用教科版《科学》教材。作为一名专职自然教师,五六年级的《自然》课必须由我教,居然让我无缘与《科学》课亲密接触,只听全市科学教师同一句话:“科学课,不好教!”这更让我这个年青人跃跃欲试!机会终于来了,我有幸参加青年教师赛课,初赛我上《反冲》一课,顺利进入决赛;决赛中我上了一节科学课《一杯水的观察》,效果特别好,还使我觉得上科学课特别轻松!我就来谈谈我的体会:一、课前准备多,课上约束少“充分的准备,是上好科学课的保障。”科学课是孩子们的探究课,没有东西,还探究什么呢?所需材料不仅老师应…  相似文献   

7.
现在,绝大多数的地区只有低年级用上了“新课标”教材,而中、高年级仍在使用“老”教材。我想,我们中、高年级的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髓,用“老”教材上出“新”课堂。【课例分析】《眼睛的科学》是人教版第十二册《自然》的第五课,它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眼睛是怎样看到各种物体的、近视的原因以及预防近视的方法。事实上,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近视和造成近视的原因,却并不了解近视的病理。所以,以眼睛的构造、机能为基础,了解近视的病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创新设计】我是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8.
曾对112位小学语文新教师做了一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其中“您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对哪类课型感到最困惑”一栏表明,96%的教师认为习作教学,尤其是《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教学,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如何寻求小学语文教材内习作教学的有效对策?近年来,笔者亲历了第二、三学段学生的习作教学,践行着以下“五步走”。  相似文献   

9.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求学生知道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及优生知识,且教材可读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在其中做标记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我们精心设计,也能把这节课上得生动而活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材中《力的合成》是教师实施“过程教学”极好素材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讲授好这节课的相关内容,应处理好以下几个“过程教学”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005年《科学课》杂志评论员文章也曾多次论述这个问题。最近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时,还是有教师提出,有些树叶自己都不认识,怎么去教学生。我对她说,教材中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样本,你可以用学校附近比较有典型特征的叶子来教学,不必拘泥于教材。科学课教学中非常有必要结合本乡本土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教学中较为赏见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学生上课“一听就懂”,课下“一做就错”。很显然这种“懂”是“假懂”。造成“假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学中没有将数学知识的由“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使教学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数学知识由“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呢?下面以笔者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课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教学》2004,(9):48-49
“小学生科学课堂”是武汉缘来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为小学科学课教学倾力研发的系列VCD,其内容来自于美国SCH-LESSINGER的“Science library”系列教学片,与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知识点全面对应,和科学课各版本教材(3-6年级)内容覆盖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依据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版历史教材增没了“学习与探究”课,突出“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上好探究课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活”起来。现以探究课《寻访“丝绸之路”》为例,浅谈探究课的操作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戴振华 《江西教育》2003,(20):27-27
课程改革开始以来,课堂的“完整”性问题突出表现出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重视。纵观传统的《自然》教材,就编排来看,一课课分得很清,知识体系为主的印迹十分明显。一节课,学生围绕目标,做了实验,得出了结论,就算得上完整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编排体系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科学课堂“完整”的重新审视,科学理解,有助于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指导实践。所谓课堂的“完整”,并不是指一节课具体教学环节上的完整。这里就从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和学生后继学习的完整性两个角度展开探讨。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为学生介绍“有趣的植物”时,对于教材上的含羞草,考虑到学生比较熟悉,不怎么好奇,于是我将《科学课》杂志中的一篇小论文《含羞草为什么不羞了》巧妙“植入”课堂,不但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奇妙有趣,而且有效地引领刚接触科学学习的孩子如何用科学。下面是课堂上这个环节的教学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角的认识”一课,某教师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设计了“剪一剪”的教学环节。笔者在教学中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两次教学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科学探究中应敢于“放”,在科学课教学中应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科学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实验设计趋向于“生活化”——实验内容往往指向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观察铁钉生锈;实验材料更多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用蜡烛代替酒精灯。这样的编写更“接地气”,有助于科学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教师把握和落实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长素”是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高中《生物》第一册,第四章中“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的中心内容,本节也是历届高考热点内容。本节教材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在长期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