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档案基础数据的收集意识严重滞后。提高管理部门、教学业务部门在常规教学和管理中的档案意识。做好学校基础数据建设及评估数据采集,加强数据平台建设,规范基础档案真实、完整的收集,是人才评估的数据核心,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校园信息化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数据已经具备了大数据特征,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归档保存和提供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站在档案信息资源角度概述了大数据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大数据4V特征出发,分析了高校大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厘清数据与档案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文中从观念转变、组织协调、战略制定、数据采集、清洗、聚合等方面着手,做好数据管理和重要数据归档工作。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大数据发展的重要课题,高校尤其是档案部门作为主管历史记录和信息资源的职能机构,更应抓住机遇,履行对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是高职教学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评估院系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推行,对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由于人才培养评估数据平台与高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有密切关系,应关注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环境监测中细粒度、重点监测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感知节点和ZigBee+WiFi多媒体感知节点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普通环境监测区域,通过ZigBee无线感知节点采集环境温度、湿度、烟雾等数据,并上传至附近多媒体感知节点。多媒体感知节点在接收ZigBee节点数据的同时,摄像头、语音采集单元和Wi Fi网络实现了对重点环境监测区域的图像、语音数据采集和传输,此外,通过对附近ZigBee节点上传数据的分析,结合舵机云台、姿态感知和GPS定位系统,多媒体感知节点实现了对异常区域图像、语音数据的定向采集。试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环境的细粒度感知和异常区域定向监测,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教师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在遵照一定的总体设计思路前提下,教师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科学合理的数据采集平台、功能完善的数据应用模块、友好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的系统安全策略和合理的权限分配以及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信息论、土地管理、土地经济、土地规划的观点,提出一种较为新颖实用的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模型,并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增添、土地利用、资源分析、土地规划和地籍档案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电子多媒体档案的复制、篡改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如何有效检测非法篡改?如何追踪泄密档案的泄密源?这些问题给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该问题,我们设计了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高校审计电子档案安全系统。该系统通过多媒体信号处理技术,将一个加密后的标志嵌入到数字多媒体档案中,该标志对档案的使用者不可见,不影响正常使用。通过提取该标记可以检测档案是否受到非法篡改,并可以定位篡改内容。在档案利用过程中,通过数字指纹技术,可追踪泄密档案的泄密源。本文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框架,并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实现了该系统的部分关键功能。分析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抵抗非法篡改,检测档案的原始性,并能有效追踪泄密档案的泄密源。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通过摄像机、照相机、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其他图形图像采集设备采集隧道变形数据的方法,提出了多媒体变形监测数据的数学处理流程,讨论了多媒体变形监测数据的存储、查询调用、分析和管理方法.研究表明,采用现代多媒体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隧道变形监测系统,能以数字、曲线、图形和图像等方式来反映隧道的实时变形情况并随时提供预报报警信息,确保了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9.
借鉴企业管理中"成长追溯系统"的基本理念,基于本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上海闵行区突破教师人事档案记录的局限性,试图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符合大数据特征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作为教师管理的工具,这一系统具备数据采集、信息交互、追溯查询、评价反馈、学习成长等功能,包括"教师基础信息"和"业务成长档案"两大板块,为开展基于电子档案的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目前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就是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出多媒体网络教学与非多媒体网络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优势在哪里,不足又是什么这样的结果,从而保证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健康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评价可以从教学质量、教学效益、教学效率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得出结果。在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评价之前,首先要对评价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只有当其满足一些基本要求时,才能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王平瑞 《中学物理》2012,(12):35-36
数字化实验系统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物理实验教学的一整套新型教学设备,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多种教学专用传感器以及配套使用的专用软件系统.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组成多功能的测量系统,能够独立地或者与传统的实验仪器结合起来进行实验,快速、高精度实时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和分析处理.将数字化实验系统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这是对传统物...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实验是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数据采集器及传感器、通用软件等,将各种信号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以图像、图表等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利用传感器对一些微小的和连续变化的数据进行测定,从而使得高中的一些定性实验定量化,定量实验可视化,让学生对一些高中化学实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高校馆建立书刊采访档案是重要的。采访档案的建立有它的内容范围和方式。采访档案的管理要增强书刊采访档案意识、掌握多媒体管理技术、及时更新采访档案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多点数据监测系统中,为了将各区域服务器的数据有效整合,对海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处理成为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引入Web文本挖掘原理和数据抽取方法,将网页列表页的抽取算法应用到多点数据采集,并构建了相应的多监测点数据采集体系。通过对多监测点海洋数据的处理实例表明,基于网页列表页的抽取算法有效地抽取到了准确数据项,解决了嵌套数据记录、自动抽取和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问题,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明了档案信息化的含义及内在要求,分析了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指出了实现档案信息化的趋势与5种途径:办公自动化、网络体系化、馆藏档案数字化、多媒体全文信息一体化及馆际交流规模化。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质量要从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逻辑性、时效性、数据采集的科学性等方面建立质量标准。数据的规范性主要包括数据代码、名称、数据格式、数据取值范围、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质量,数据的完整性主要包括数据记录的完整性、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和数据内容的准确性,数据的逻辑性要保证数据指标和数据表的关联性逻辑关系,数据的时效性要注意数据采集的时间节点,数据采集的科学性是通过建立数据采集的责任制度和分级审核制度,确保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应用广泛,计算机的硬件功能是通过软件来体现,多媒体软件是多媒体技术的灵魂,多媒体软件能够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如进行数据压缩、数据采集、二维及三维动画制作、图像处理、声音编辑、虚拟现实等,并能协调各媒体和谐地工作。多媒体功能的增强有赖于多媒体制作软件的日益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目前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就是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得出多媒体网络教学与非多媒体网络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优势在那里,不足又是什么样的结果,从而保证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健康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评价可以从教学质量、教学效益、教学效率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得出结果。在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评价之前,首先要对评价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只有当其满足一些基本要求时,才能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馆建立书刊采访档案是重要的。采访档案的建立有它的内容范围和方式。采访档案的管理要增强书刊采访档案意识、掌握多媒体管理技术、及时更新采访档案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城市供热系统用户热量表数据的远程采集和集中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仪表总线M-Bus和GPRS通信技术的新型热量表数据采集控制器.该数据采集控制器利用M-Bus技术读取热量表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本地存储,然后利用GPRS技术将数据传送到远程服务器.主要对数据采集控制器的总体结构、硬件电路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M-Bus发送电路、M-Bus接收电路、电源电路、短路保护电路、GPRS通信电路的设计方案.通过实际测试表明,该数据采集控制器能够对数据进行准确地发送和接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