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学中有不少的猜想非常奇妙,通过对这些猜想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对于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有趣的角谷猜想.角谷猜想也叫作冰雹猜想,它首先流传于美国,不久便传到欧洲,后来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人又把它带到亚洲,因此人们就顺势将其称为角谷猜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变换.事实上,将其称为冰雹猜想更形象,也更恰当.为什么叫冰雹猜想呢?顾名思义,这首先要从自然现象——冰雹的形成谈起.冰雹来自对流特  相似文献   

2.
角谷猜想,又称冰雹猜想、3n+1猜想。是指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看似简单的问题,目前为止仍没有得到证明,也没有反例,据日本和美国的数学家攻关研究,在7000亿以内的所有自然数,都符合这个规律。本文将通过筛选法试证角谷猜想。  相似文献   

3.
角谷猜想     
角谷猜想又称冰雹猜想.它首先流传于美国,不久便传到欧洲,后来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人又把它带到亚洲,因而人们就顺势把它叫做角谷猜想.其实,叫它冰雹猜想更形象,也更恰当.  相似文献   

4.
1.关于角谷猜想的推广据说,当年日本有一位中学生,他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定理,但不能证明,于是他把定理寄给了角谷教授,而教授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便是角谷猜想.猜想颇具数学游戏的意味:请你任选一个自然数,如果是偶数,把它除以2;如果是奇数,把它乘3再加1.于是你得到一个新自然数.然后照上法继续演算,若干次后,得到的结果必定是1.例如:  相似文献   

5.
角谷猜想     
"角谷猜想"又称"冰雹猜想".它首先流传于美国,不久便传到欧洲,后来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人又把它带到亚洲,因而人们就顺势把它叫做"角谷猜想".其实,叫它"冰雹猜想"更形象,也更恰当.为什么叫它"冰雹猜想"呢?顾名思义,这首先要从自然现象——冰雹的形成谈起.  相似文献   

6.
一个正整数 N,若把它的各位数字颠倒过来所得到的数仍然是N,则称 N 为回文数。例如11、101、313、1991等都是回文数.数学里有个“回文数猜想”,说的是不论开始取什么数(两位数以上),把它倒过来,并将这两个数相加,然后把这个和数再倒过来与原来的和数相加.重复这个过程,在有限的步骤内,一定会得到一个回  相似文献   

7.
这个猜想大约是在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来的.在西方,它常被称为西拉古斯(Syracuse)猜想,因为据说这个猜想首先是在美国的西拉古斯大学研究的;而在东方,这个猜想由将它带到日本的美籍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夫(Shizuo Kakutani)的名字命名,被称做角谷猜想.除此之外,它还有着一大堆其他各种各样的名字,这些名字大概都和传播、研究它的数学家或者地点有关:克拉兹(Collatz)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中很多有意思的猜想,探究它们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现在,我们一起看下面的“角谷猜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猜想,探究它们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现在,我们一起看下面的"角谷猜想".n是一个自然数,只要对n反复进行下面两种运算:  相似文献   

10.
涉及三角形边角关系的两个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下用a、b 、c 分别表示△ ABC 中角 A 、 B 、C 的对边,文[1]给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1若an,bn,cn(n ≤ 4,n∈R?)成等差数列,则 B ≤ 60° . 猜想 2 若0 < n ≤ 4,k ≥1,则 k2 ? k 1≥ (kn2 1)n2 . 猜想 2 的证明: f (k) = ln(k2 ? k 1) ? ln 2 kn 1 , n 2 k2 ? k 1 = (k ? )2 > 0 , 1 3 2 4 对k …  相似文献   

11.
文[1]提出了一个猜想:若x,y∈R,x y=1,n∈N,n≥2,则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数学家角谷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对于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用它除2;如果它是奇数,则把它乘以3后再加1;就这样经过有限次的运算,最后得到的结果必然是1.可将其表示为: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数学趣味游戏,似易非易。这不,在今天的数学文化阅读课上,姚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名叫"角谷猜想"的游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类法证明了三个不定方程式恒无自然数解。若此分类法的证明方法及步骤可行,则可能为比尔猜想的证明开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数学家角谷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对于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用它除2;如果它是奇数,则把它乘以3后再加1;就这样经过有限次的运算,最后得到的结果必然是1.可将其表示为:设n为大于1的自然数,令  相似文献   

16.
三角函数     
基础篇课时1角的概念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与-490°终边相同的最大负角是,最小正角是.2.在半径为2米的圆中,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3.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π+α是第象限角;-α是第象限角;π-α是第象限角.4.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a-9,a+2),且cosα≤0,sinα>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二、选择题5.将时钟拨慢10分钟,则分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数是()(A)π6.(B)-π6.(C)π3.(D)-π3.6.设E={锐角},F={小于90°的角},M={第一象限的角},N={小于90°的正角},那么有()(A)E=F.(B)F=M.(C)E=M.(D)E=N.7.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2x…  相似文献   

17.
单转换猜想:设二种数制N1、N2的基数分别为R1、R2,i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如果R1=Ri2,则这两种进制之间存在着比较简单的转换关系;N进制的最大数码为(N-1),那么,加法猜想:(N-1) (N-1)是一个二位数,其高位为1,低位为(N-2);乘法猜想:(N-1)*(N-1)是一个二位数,其高位为(N-2),低位为1。  相似文献   

18.
立体几何中的成角和距离问题的求解策略,一般需经过三个步骤:(1)作出角或距离;(2)证明作的角或距离为所求;(3)在平面中求得结果.但在实际求解时有些问题可另辟蹊径.下面简举几例.  相似文献   

19.
大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数学猜想:"任取一个自然数x(x≠0),若x是奇数就乘以3加1,若x是偶数就除以2,按此规律反复计算,最终的结果必是自然数1."这就是"3x+1猜想".在西方它常被称为西拉古斯(Syracuse)猜想,因为这个猜想首先是在美国的西拉古斯大学被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Safta猜想是文[1]“100个未解决的问题”中的问题80,文[2]已给予证明,本文再借助一不等式给出该猜想的一个简证.Safta猜想已知1AA、1BB、1CC是△ABC三条任意塞瓦线,若1AA交11BC于P,1BB交11AC于Q,1CC交11AB于R,猜想:1113APBQCRPAQBRC ?引理若x、y、z为正实数,则有()()()()()()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