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节课,是新上任的班主任与学生见面的时刻。我领着新调来的H老师去A班,名义上起个介绍的作用,其实是想替新上任的女班主任压压台子。因为A班号称“垃圾班”。谁知这位新来的女青年老师一踏进校门,就引起了该班一些“消息灵通”男生的注意,这第一节课,他们就给新上任的班主任来个“下马威”: 教室里五花八门,乱糟糟的。黑板上,有幅漫画,算是给H老师的“见面礼”,画的正是新上任的班主任。夸张的笔法里分明含有丑化的成份。还来不及介绍,我血涌脑门,一肚子火气:“是谁画的?!”“画得蛮不错嘛!”H老师立即接上话桩,用称赞的口吻:“漫画是夸张的艺术,肖像漫画的夸张必须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我看这幅漫画的作者很在行。”她顿了顿,将全班学生迅速扫视一遍,发现学生都屏心静气,注视着自己,那一道道惊喜的目光告诉她,切莫错失良机:“我是新来的班主任。据介绍说,咱们班同学非常活泼好动,没准大家的兴趣也很广泛,因此,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喜欢幾米,没有理由地喜欢。直到把幾米的漫画搜罗齐全,心里才有了踏实的感觉。突然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了幾米漫画的音乐版,热爱幾米和音乐的孩子兴奋起来。泡上一杯咖啡,看着热气在眼前徐徐升起,悠扬的乐曲在耳边回荡,眼前闪过一幅幅幾米的画。这时候,好希望时间在这一刻停住,让记忆慢慢延续。  相似文献   

3.
●引子听说校园正在被一股强烈的外来冲击波骚扰。男生们扎成一堆,正在面红耳赤地争论着到底是龙马帅还是手冢酷。进了女儿国,只听她们唧唧喳喳地炫耀:“这可是我新买的‘凯蒂’发夹,漂亮吧!”“哪有?还是我的‘小新’手套比较可爱……”●正文美术老师急报:香港漫画告急!台湾漫画告急!大陆漫画告急!总之,中国上下,漫画告急!!(注:不是供不应求,而是销不动)这股冲击波到底出自何方呢?“你们这些小孩子啊,唉!整天只知道迷恋日本漫画……”美术老师痛心疾首。原来这股冲击波来自素有“人多地狭”之称的小岛国——日本。“日本漫画是很不错的呢!…  相似文献   

4.
路子对你说     
脑子里有绘本这个概念,是从读台湾画家幾米的书开始的。差不多是十年以前,第一次在书店见到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和《月亮忘记了》,以为是给小孩看的书,就心不在焉地随手翻了几页。我觉得自己完全被一种感动包围了,这感动一层一层地逼近,到达我的内心。书里的画和文字都很纯粹、本真,能让人放  相似文献   

5.
悦读文摘     
华君武为自画像《捂脸图》题诗画兽难画狗,画人难画手。脸比手更难,一捂遮百丑。华君武是我国一代漫画大家。这四句诗是他总结前人和自己从艺六十多年漫画实践后得出的至理名言。其中“画人难画手”,就是从历代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口诀中借用来的。华君武历来不愿给自己画像,在编辑部的催逼之下画了这幅《捂脸图》。他虽然用双手捂去脸部的眼睛,但是“欲盖弥彰”,认识华老的人,一看这幅漫画像就能认出他来。一副讥讽挽联湖南军阀谭延闿,为人险诈,善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1912年在长沙,他问律师贝元昕:“近来怎样?”贝答道混。”谭大笑说:“好!…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校园里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幅丑化自己的漫画,学生们正鸦雀无声地等待着即将来临的风暴……于是,不同的老师有着N种处理方式,但大多会激起师生间的对抗情绪。而在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老师饶有兴致地盯着漫画看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画得很不错,我都舍不得把它擦掉了。最好还是让这位画家先在纸上重新描摹保存下来,我对他的天分由衷地赞赏。”这位老师很好地表现出了他的成熟。他没有对这幅漫画进行反击,…  相似文献   

7.
敖天王你听说过吗?你要是喜欢漫画,你一定知道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台湾著名漫画家敖幼祥。他画儿画得好,名气又大,于是和朱德庸、蔡志忠、萧言中一起,被称为台湾漫画界“四大天王”。敖天王光是出版的漫画集,就有142本。嘻,比你看过的书都要多吧?敖天王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画画了,后来,他就那么半工半读、半饿半饱、半梦半醒地画了30年,从徒弟一直画成师傅。我爱看敖天王的漫画,看入迷了,就觉得自己像个精灵,在他的世界里不停地走啊走,自由穿梭。后来我当了《漫画大王》的主编,专门向他约稿,特别想把他那些好玩的画让全世界的孩子都看到…  相似文献   

8.
童年经历: 小时候的莫奈,最喜欢画的是漫画。因为能把一个人的特征,用明快的笔调夸张地描绘下来,让人见了发笑,他觉得很好玩。连他的小伙伴都争先恐后地要他画像,有时居然也可以因此而赚到几个零用钱。莫奈认为美是留不住的但是如果把它画下来,它就跑不掉了。  相似文献   

9.
娄小明  任宁 《辽宁教育》2013,(12):37-38
美术课堂上,学生小z说:“老师,我画错了,能不能换张纸?”“画错了?”我有些诧异。拿过他的作业纸一看才知道,只不过画面中的一根线条不是很完美而已。我启发他,“想一想,这根线条可以变成什么?”“帽子上的一朵花……”他脱口而出。“是啊,其实你没有画错。只要想一想,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其实,这位『司学产生了审美“错位”——用“对错观”来审视自己的美术创造,把美术创作定性为“准确”操作,忽视了意外的精彩和“错误”的价值,使得美术评价不够“艺术”了。在美术课堂上这种“审美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我们去提防,更需要去回归。  相似文献   

10.
陈莉 《小学生作文》2022,(17):24-25
<正>陈老师:我们在二年级学习《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时,通过《父与子》这则漫画故事,已经能够感受到漫画里的人物形象特点突出,配合漫画作者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手法,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老师吧。文君:老师,题目中的“漫画”两个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相似文献   

11.
漫画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画种。它以变形夸张的造型、幽默或讽刺的简略笔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或对某一事物的爱与憎。宋代学者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就有“漫画”一词,不过此“漫画”二字并非表示画,而是一种鸟的名称。日本19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浮世绘”风俗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开始用“漫画”这一词作为一个画种。他与日本讽刺文学界有密切联系,常为讽刺小说创作插图,这些插图后来结集《北斋漫画》加以出版,广为发行。葛饰北斋还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创作有300多幅插图的《水浒画传》,其造型和艺术表…  相似文献   

12.
真是惭愧,几天前领导让我写一篇关于“幾米”的文章,我才是第一次听说到了这样的一个名字。“现在流行的就是幾米哎!”(好像应该如雷贯耳——) “哦。”显然,我是一副愚昧无知的表情。看来,我真是一个不太跟得上潮流的人。连眼下正流行什么样的书,我都好像总是知道得比人迟一拍。不过,这当然不能归结于闭塞。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过变幻莫测,就像时装一样,谁能保证流行的就是好看的?!而时下流行的书籍,也往往是并不是合我那古怪的胃口的。就因如此,我先暗自对“幾米”这个字眼没有了什么好感。然而,我还是去书店里买了架子上所能买到的幾米的所有的书——其实剩下的也只有三本了,《照相本子》、《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听说幾米的书现在真的是很好卖。这里就不能不承认幾米是有魅力的了。当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数学老师走进课堂,发现黑板上画着一幅他的漫画像。这位老师知道是班里那位“小画家”的杰作。在一片“咯咯”的笑声中,他没有把这幅画擦掉,也没有让那个“小画家”站起来,进行严厉的训斥,而是推了推眼镜,不慌不忙地对同学们说:“这幅画画得不错,如果这位同学能把他的才能用到学习上,那就更好了。今天我们课上需要作图。”接着他请了两位同学上黑板作几何图。其中被叫上来的“小画家”自动擦去了漫画像,紧张地按题意作图。由于他平时学习不认真,作出的图错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叶春阳曾画过一幅题名为《一对小花狗》的漫画,画的意思是:一对小花狗,长得很像“双胞胎”,它们很要好,而且人见人爱。一天,它们去照镜子。小花狗A来到凹面镜前,看到自己在镜子里很高大,认为自己比小花狗B“英俊”多了。于是趾高气扬,从此,再也不愿答理好朋友小花狗B了。小花狗B,高高兴兴跑到凸面镜前,看到自己在镜子里很矮小,就以为自己比小花狗A矮小丑陋许多,从此它自惭形秽,不敢见人。这幅漫画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社会心理学家库利(1902年)发现了与他人交往在儿童自我概念(观…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看到一幅漫画,上半部分画着一位手拿“开学”二字卡片的老师,他的学生,脑袋夸张似的画成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多边形,形态各异;下半部分是老师手捧一张上面写着“毕业”二字的纸,而此时的学生们,脑袋则清一色地变成了圆形。这幅漫画显然是针砭目前学校教育弊端的。我想,学生初入学  相似文献   

16.
近期看一幅漫画:上半部分画着一位手拿“开学”二字卡片的老师,他的学生,脑袋夸张似的画成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多边形,形态各异;下半部分是老师手捧一张上面写着“毕业”二字的纸,而此时的学生们,脑袋则清一色的变成了圆形。这幅漫画显然是针砭目前学校教育弊端的。我想,学生初  相似文献   

17.
最好的老师     
习惯闷闷吃饭的外甥突然讲起他的老师。外甥郑重告诉我,他认为最好玩的老师是美术老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用“最好玩”这个词语而不是“最好”。“为什么?”“我画了一个储钱罐,是猪。他说我画得像一条萝卜。”外甥很开心地笑了。但在我看来一点趣味也没有,这个美术老师也没有表现出“好玩”的地方。不过外甥对这个细节却记忆的很深。“那你就是画得不像了!”我说。他羞郝一笑。姐姐把他送到补习班学画画,如果说他有什么特长的话,画画勉强算一项吧!我理解他为什么不用“最好”来评价美术老师了,假如听到的是“你画的猪很像啊!”那外甥会何等…  相似文献   

18.
酋长SOS     
最近酋长收到了一封很有趣的信,它可以说是完全画出来的。信里不仅画了酋长的画像,还在信封里塞了几本方便面中带的那种漫画小册子。看得出这位同学非常喜欢漫画,而且也非常有心。只不过你来信的问题,酋长没有看懂, 什么是“《仙3》正外的小略子……”?麻烦这位同学再次联系一下酋长,说清楚问题,酋长也好给你回信。再次感谢这位同学的来信,好了,下面我就开始解答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见到贺军翔,犹如从漫画中走出来的美少年;第二次见到贺军翔,发现在他俊美的外表下还有着执着、内敛的个性;第三次,他已经是《恶魔在身边》里的江猛,全然不同的新感觉。这位外号“小美”的美少年,一路走来很顺利也很惊喜。  相似文献   

20.
我教《郑成功》时,发现刘涛同学在郑成功肖像画的眼睛下画了几滴“眼泪”,还颇为得意地展示给同学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正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见此情景,十分恼火。但转念一想,何不顺势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呢?“请同学们安静一下,老师觉得刘涛同学画得不错,他这么画也有一定道理。”学生们很快安静下来,惊奇而又不解地望着我。“大家想想看,郑成功这位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为什么会流眼泪呢?”学生们若有所思,似有所悟。“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这是激动的泪水”;“郑成功让汉族人民和高山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