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造性素质、劳动素质等。素质的形成,先天基因是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素质。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标准,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要提高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关键是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国民素质的优劣。高校教师素质的自我完善十分重要,其途径和方法是:博汲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陶冶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锻炼身体,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与此相对应,则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综合起来可称之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黄萍 《双语学习》2007,(3M):107-108
新世纪的今天,社会化环境在变化,幼儿教育环境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营造出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幼儿园环境,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主体结构(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只有把“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我们工作指南,才能使幼儿教师成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创设出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谈现代高校教师素质的结构和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诤 《函授教育》2001,(2):60-62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这些建设者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人才质量,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现状及其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文化素质的地位作用人的各种素质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各项素质的载体;心理素质是中介,渗透在各项素质中,使各项素质形成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是各项素质的主导。就科学文化素质而言,各种素质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都与它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指导其它各种素质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各种素质间形成良性循环。一个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用的大小与其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包括教育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不应采取唯科学知识至上的价值取向,而应追求求真、扬善、达美的完美统一.其中求真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师不仅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更应给予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耐心等待幼儿自己解决遇到的科学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因坚持自己的主张而增加的探究过程,而且在科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全面考虑活动本身的探究价值,能够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究需要;扬善是最重要的科学内核与价值追求,科学只有用于善的目的才能真正造福人类.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渗透情感教育,努力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待生命、关爱环境的情感与意识;达美是科学追求的自在自为境界,幼儿科学教育必须融合审美教育,让幼儿在审美愉悦中更深刻地体验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好,更坚定地维护科学扬善的价值追求与求真的精神态度.  相似文献   

12.
尹秀芳 《成才之路》2021,(13):143-144
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所习得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将决定儿童的道德品质与智力发展。文章简述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意义,并针对幼儿去中心化、情绪支配行为、情绪感知能力强、好奇心强等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出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建议。要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与文明素养,发挥家长的教育与监督作用,培养幼儿的逆商。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网络环境,促使家庭、社区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说,幼儿园应重视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与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德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同时加强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关注本土文化的熏陶,善于通过特殊节日与重大活动渗透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蒋月玲 《天津教育》2021,(6):162-163,166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家园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利用家长的资源优势,确保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形式,可以确保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加强家园共育,才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够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香清 《成才之路》2021,(14):104-105
幼儿园教育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在幼儿足球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游戏教学法,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感。文章探讨游戏教学法在幼儿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体育道德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雷斯特的道德发展四过程学说和社会认知的道德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且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量表,对被试(N=300)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研究目的旨在弄清我国儿童在体育活动条件下道德发展的规律,结果表明, 所测被试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意向和道德行为的得分存在着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赫尔巴特的德育理论源于古典哲学,他建构了自己的道德观念,阐述了影响德性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以德育为目的的训育。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下降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批判与继承赫尔巴特的德育理论对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代徽州女性诗歌中蕴含的女德思想有:崇尚节烈,遵从孝道,重视母教,恪守妇职及看重贤淑。这些道德是女性集体意识的体现,具有伦理美德与封建糟粕并存的文化特征,反映出徽州女性对男权的遵从和对自身角色地位的认可,也具有深层文化成因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田径教学是体育教育的基础,因此在田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生活德育论——幼儿道德教育的科学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之题中的应有之意,生活德育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生活内涵、实验思想及改造的心理学基础决定了生活德育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解读生活德育论,对正确把握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幼儿道德发展的主要特性,深入理解幼儿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