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何玉红  李鑫 《英语广场》2023,(5):103-107
“互联网+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会影响“互联网+教育”的融合程度。本文从智慧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在详细界定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从5个方面分析了宁夏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研究发现宁夏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整体良好,但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创新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这为探寻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或发展路径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推动高等教育理念内涵式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整理现有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的相关研究,结合专家访谈,分析确定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8项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ISM方法构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解释结构模型,明确了各能力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理清了教师必备的信息化教学核心能力,以期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高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生长点,提升信息化教学胜任力成为高校教师的必修课。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胜任力提升的驱动因素源于社会潮流推动下的时代驱动、社会角色演绎下的使命驱动和自我实现追求中的需求驱动。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胜任力需从高校的外部支持路径和内部的自主提升路径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三位一体"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与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推动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与教师信息化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信息化教育发展有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探究了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对策,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起到积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树娟 《成才之路》2021,(11):136-13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文章分析“互联网+”在学校教育中运用的优势,探讨提升“互联网+”运用效率的策略:拓展课程资源库、强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的教育数据进行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6.
代娜 《教育教学论坛》2023,(11):157-160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实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教学创新工作,创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就目前来看,在教师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设施设备不完善、教师操作能力不达标、教学机制不合理等,影响了信息技术优势的发展。对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高校应对照“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要求,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出发,创新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效果有实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互联网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信息技术推动智慧教育向前发展。高校教师在信息时代应遵循智慧教育的要求,做好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阐述了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内容,探讨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培育内容,提出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稳步推进,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互联网+”背景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求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此,在全面认识“互联网+”实质的基础上,可采取“创新培训模式,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举措,以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学科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以“教学+智能”项目为工作抓手,促进信息化建设与学科育人深度融合。各学科组围绕学科育人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寻找解决策略,自主申报“教学+智能”项目,实现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文章围绕学科需求促进项目诞生、技术赋能助推项目发展、行动化学习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项目化管理提高项目运行成效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通过“教学+智能”项目解决学科育人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形成跨学科的信息化研究团队,提升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助推学科组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0.
董海云 《知识文库》2023,(2):103-105
<正>引言:2018年4月13日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三全两高一大”,指出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到要建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1]。其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研制并实施,强调新课程理念,“倡导教育方式多样化,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坚持“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分层教学是一种聚焦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教育”可助力教师提高分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语文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途径,全面优化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创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加强听说读写能力,切实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事关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影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培养高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存在的欠缺,并结合互联网+背景提出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策略,为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教育”时代需要具有高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教育硕士的信息素养对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至关重要。采用改编过的《职前教师的教学与技术知识调查问卷》,分析了案例高校263名教育硕士毕业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结构现状与知识来源。研究发现:案例高校教育硕士毕业生TPACK水平整体良好;其知识来源广泛,培养路径多元;人口学背景对培养质量存在影响。建议应严把招生质量关,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重视TPACK水平整体提升,促进教育硕士生培养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立红 《考试周刊》2023,(18):56-6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为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资源丰富度、内容灵活性都远远超过了常规课堂,显著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活力,学生也不再对课堂学习感到乏味和排斥,而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互联网+”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素材,使学生对学习有深刻的理解,提升教学成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强化教学设计能力,理解“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提升“互联网+”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现代化课堂的建设是当代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促进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初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的缓慢提升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惯性差,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是前十年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报告中一直关注的重大挑战,其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不言而喻。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发生颠覆性改变,在线教学成为首要模式,而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的快速提升成为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国内C9高校疫情期间迅疾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响应机制与培训策略,拟从中总结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为解决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提升过程中的痛点找到常态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其能在真实教学情境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的认知和信念,是影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自编量表对广东省240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并不十分理想,且不存在性别、学历、职称等方面的差异,但存在教龄差异,并随教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校应深化制度建设与教学改革,激发教师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体意识;加强教学资源和环境建设,支持高校教师发展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信息化教学活动经验,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王代功 《天津教育》2023,(6):156-158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我国教育发展中获得了大范围普及和应用,不仅有效抨击了传统教育观念,而且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漏洞,对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审时度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挖掘课堂教育契机,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及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推进信息化教育。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学科,结合“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学的优化方向,提出几项有关数学教学优化的路径,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育人价值,促进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网络的迅速发展,顺应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促进教师更好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并最终提升教学质量。文章首先阐述了二维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然后提出了二维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包括微课+二维码,"线上+线下"教育融合;问卷+二维码,"先学后教"模式构建;综合评价+二维码,生成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资源共享+二维码,形成体系化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至人们的学习生活中,对于我国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 PBL 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支撑。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满足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学生培养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 PBL 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此,本文对 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进行探究,对“互联网+”环境下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路径进行探究,实现对初中学生交流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