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等“五大行动”“14项举措”,系统擘画了2023—2027年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育人蓝图,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中思想政治课蕴含大量有关“两个确立”的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学懂弄通“两个确立”,是厘清课程学理、提升自身素养的需要;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讲清、讲透、讲活“两个确立”,是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需要。高中思政课教师在着眼课程主题主线、把握课程重点要点的同时,可基于历史逻辑、学理逻辑、实践逻辑讲好“两个确立”,引领学生感情上拥戴、思想上跟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学生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后,“双减”工作全面启动。作业改革作为落实“双减”精神、破解“减负”难题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教研热点。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发布,在“前言”部分“优化课程设置”方面提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4.
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精神及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准确把握《决议》精神赋能课程教学目标的价值逻辑,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而“知党”;需要精准把握《决议》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逻辑,依据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培养“爱党”情感;需要深入把握大学生对《决议》精神的接受逻辑,引导大学生“知党”入脑、“爱党”入心、“忠于党”入行。  相似文献   

5.
西湖区教育局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南昌市西湖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自去年秋季以来,着力进行了“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隐形课程”的试验,促进了该区各校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结合国情和多年的教学改革基础,《电子仪器运行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按照系统教学设计的途径,落实了课程改革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实现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  相似文献   

7.
<正>逻辑故事教学法是指在逻辑学教育中重视和运用故事类课程资源(以下简称“逻辑故事”)实施教学的方法。逻辑故事能够彰显话语涵容力,提升教学吸引力,展示思维穿透力,彰显德育影响力。运用逻辑故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的教学在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中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把思政课一体化落实到课堂中。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了全新阶段。2023年是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之年,广大教师、管理者乃至学校教育体系正面临着新课标从政策文本到具体实践的巨大挑战。挑战一:课程育人的新要求。新课标修订原则第一次提出要“增强课程的思想性”。从学理上讲,课程问题大都与教育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计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和《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共同主办“学校课程方案的研制与评选活动”。一、活动主题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凸显学校办学理念,明晰学校课程特色,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二、目的与意义1.加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评估,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2.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促进基础型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探索,议题式教学就是其一。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依托课程内容,明晰教材结构,设定引领性议题;落实课程理念,链接真实生活案例,创设多样化探究活动,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聚焦核心素养,科学组织课程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说服学生,从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基。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需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回答“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三个问题。教育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进教育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改进教育评价”中提出:“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关注典型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简称《标准》)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标准》体现了“课程即发展资源”的理念,力求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适切.创新课程理念,才能形神兼备地贯彻《标准》.遵循《标准》的课程理念,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研制了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新方案,其可以为教师教育机构落实《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使北京市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适应初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学部)与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5月联合举办了“2004年北京市百名骨干教师培训班”。5月14日培训班在北京15中举行了开学典礼。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作慈首先作了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重点谈了四个问题:第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及特点;第二,基础教育课…  相似文献   

14.
曾红梅 《广西教育》2008,(17):28-28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网络。”怎样落实这一要求呢?我们除了认真执行国家规定,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外,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是落实要求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大概念教学是践行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的时代理性和现实逻辑,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和育人为本理念下教学形式与内容的有机契合,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诠释了“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育焦虑和教改疑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1]  相似文献   

16.
郭贯群 《福建教育》2023,(17):28-30+3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聚焦培育新时代青年的要求,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到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遵循思政课程的育人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理论逻辑与学理逻辑、事实逻辑的有机统一,涵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认知和优秀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秋季开始,我校全面开设了《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实践,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中职生全程培养计划的制定,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分解和落实培养内容。通过四年的实践,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从“职业”到“生涯”的转变,从“指导”到“规划”的转变,反映了教育关注面的扩展和教学主体出发点的转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应该考察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是大学语文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它们从学理上规定了大学语文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即“讲解——积累”模式、“操练——习得”模式、“对话——体悟”模式。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与三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也提到,普通高中课程努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是一项牵动全局的综合工程,它必然直接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要认真学习《学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物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本拟就在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引下中学物理教和学方式的变革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