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综艺节目录、制、播遭到停摆,在疫情期间全民居家的背景下,传统综艺节目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打破了传统录制剪辑播出的制作流程,协同录制的"云综艺"不断发展,"云综艺"作为新媒体新技术支持下的综艺节目,打破了传统的节目制作模式,革新了固有的传播方式,本文以"云综艺"为主题,对其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刘斌 《新闻世界》2022,(5):15-18
2020年疫情期间,综艺节目的录制受到了很大影响,由此各个平台以云技术创作了“云综艺”这一全新节目形态,打破了综艺节目制作停工的困境,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并以“云录制”技术接连开发创新节目。本文基于场景理论视角,分析“云综艺”现象中的场景特征,即前后台界限模糊与群体身份的重合,并对该现象背后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该现象引发的节目形态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影视行业的生产,许多电视台、互联网视频平台的综艺节目库存告急,无法满足观众在特殊时期对综艺节目的需求,因此为了加强抗疫信心,同时也为做到安抚观众居家情绪,各电视台、互联网平台在面对节目现场录制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极为快速地转变思路,采用新思路、利用新技术,推出多档云录制综艺节目。那么何为“云综艺”?除了作为一种应急产物外,云综艺是否具有更大的价值?并且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云综艺这一疫情防控时期的特殊产物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从媒介融合和参与式文化的角度对云综艺的特点、价值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之后云综艺以及电视节目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于艳美 《青年记者》2017,(14):61-62
纯网综艺:资本狂欢造就的媒介奇观 纯网综艺,是由视频网站平台制作并播出的一种综艺节目类型.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升温,电视和互联网也尝试着“联姻”,共同推出既富有电视媒介的教化功能又兼具互联网元素的综艺节目,河南电视台和爱奇艺共同打造的节目《汉字英雄》就是电视和视频网站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汉字英雄》并不是一档纯粹的网络综艺节目,却是视频网站对综艺节目制作播出的一次成功试水.之后,爱奇艺又相继推出了诸如《奇葩说》《暴走法条君》《偶滴歌神啊》等颇受受众追捧的节目,并用独家网络播放版权吸引受众点击观看.  相似文献   

5.
惠慧 《传媒》2021,(18):53-55
"云综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一种特别的节目形式.它是各大电视台在摄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为保证节目照常播出自行探索出的创新方式."云综艺"的优点在于形式新颖,内容和语态都比较生活化,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但也存在画质不高、内容单一和自说自话等不足.由于"云综艺"的局限性,虽然在疫情期间各大电视台纷纷播出"云综艺"节目,但其未来发展将主要作为综艺节目摄制的辅助性形式.  相似文献   

6.
郭卫东 《传媒》2015,(14):51-52
近年综艺热持续升温,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平均每季度都有近30档综艺节目上星,电视综艺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竞技、亲子、旅行等明星真人秀充斥荧屏,综艺节目进入全盛时代的同时,同质化现象也在日益凸显.而此时,在电视荧屏之外,数亿网络“原住民”聚居在互联网世界,他们对“年轻化”节目形态的强烈需求,已经成为培育综艺节目形态持续进化的土壤,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7.
纯网综艺,是指“完全依据互联网生态特性研发、制作的综艺节目,区别于台网联动或网台联动的节目样态.从大的时空格局来看,纯网综艺植根于时代技术潮流,其本质是互联网基因的,同时又是新生产力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产物,结合了中国特殊发展阶段的人文背景,兼具娱乐、教化与商业三重价值”.①在2015年举行的网络综艺节目行业论坛上,时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的马东提出了“纯网综艺”这一概念,并认为纯网综艺即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伴随着《奇葩说》《我们十五个》《十个礼拜嫁出去》和《妈妈是超人》等一系列节目的热播以及大量新节目的上线,纯网综艺俨然成为了视频门户网站的吸睛法宝.从网络自制综艺到纯网综艺,称谓转变的背后是一系列时代因素的推动:网络平台制作方实力的壮大、社会资本投资方向的转变、网络综艺所拥有的互联网基因的放大以及台网互动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产网络综艺发展走向快车道,节目内容本土化、原创化,节目制作专业化、精良化,用户定位精准化、垂直化,逐步发展成与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三足鼎立的视频内容,也成为在互联网文化治理中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本文在分析梳理2010年以来网络综艺相关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上,归纳出网络综艺文化治理的三种模式:管制、限制和自治的互补与渐进,台综对网综的收编与改造,智性活动和主导性文化产品的输出。并在结合综艺节目发展实践和发展趋势上对综艺节目文化治理提出三条优化路径即技术导向的网络综艺预警制度、构建现代互联网文化市场体系、寻求创新性发展范式。并认为网络综艺节目在未来有望发展成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产品,具有作为文化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9.
吴阳 《传媒》2022,(13):47-49
云综艺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视台突破固有的传统录制模式,利用云录制的技术手段,将制作主体大胆转换为传播主体的一种综艺节目形态。快制作、轻策划的云综艺呈现出题材单一、粗制滥造、效果欠佳等诸多现实困境。为此,在后疫情时代,电视人需用互联网思维的创作理念继续升级优化云综艺使其实现跨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晨 《新闻传播》2023,(4):90-92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不光内容愈发精良,在类别上也大胆创新。从亲子类综艺《爸爸去哪儿》、竞技类综艺《奔跑吧》,到时下正热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无一不昭示着国内综艺节目的革新。《这!就是街舞》作为选拔类真人秀节目,首次将街舞与真人秀结合,并融合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引发了不少网民对“街舞”的追捧,同时也为选拔类真人秀节目开拓了新的主题,在叙事模式和理念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希望通过对该节目的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其成功叙事策略,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综艺节目主持人角色弱化的情况下,观察类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角色悄然回归,这种以多重观察视角来评论解读真人秀的节目在各大电视、网络视频网站播出后,迅速获得用户青睐,主持人角色也凸显出重要性。作者从观察类综艺主持人功能以及角色表现分析出发,为综艺节目主持人发展路径提出了有针对性优化策略和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的大型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正式开播。短时间内,该节目以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独特的传播运作方式以及多元的审美表达技巧,抓住了亿万中华受众的“中国心”,以9分的豆瓣综艺高分成为“网红”节目,并在2019年春节期间改版后继续播出。检视整档节目的价值体系、运作方式以及现场审美叙事手段,我们能够看到主流意识形态以其或隐晦或显明的方式建构了国族叙事,并通过线下线上的交互传播唤醒了华人世界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引发传播模式大大改变,互联网科技崛起,以“受众面广、发展迅速、影响力大”而著称的网络综艺脱颖而出,例如《明星大侦探》《拜托了冰箱》《奇葩说》等优秀的网络综艺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而《吐槽大会》以一种全新“美式喜剧”的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旨在吐槽明星的黑历史,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定的正能量。网络综艺的发展速度固然迅速,但质量参差不齐,要想使节目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当今现状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对天津地方台播出的地域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及我国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办好电视综艺节目得出一些启示,仅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5.
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视频网站历时两年完成多档超级网络综艺节目,具备了和一线卫视综艺一较高下的实力。一时间,模式、团队、资本、广告等资源向网综集聚,传统电视媒体多年来引以为傲的综艺节目资源受到极大冲击。多年来,浙江卫视开放节目平台,坚持与优质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深度合作,每年超过15档的合作节目播出让浙江卫视综艺团队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充分的制作经验。浙江卫视以积极的姿态深度思考,在节目创新、用户体验、市场营销、灵活编排上调整策略,用切实可行的办法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6.
弘扬传统文化是媒体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如何深入文化内涵、创新节目形式是当前文化类综艺发展的首要课题。《登场了》系列综艺以多样的形式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赋予了人文综艺互联网时代的特色,使历史文化成为生动可感知的具体表达。本文以爱奇艺制作综艺《登场了》系列综艺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探讨节目在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创新,最后提出了网络人文综艺节目的提升路径,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生产、传播工具的普及,搜索成本下降,使利基市场收到了重视,区别于传统的主流电视综艺节目的衍生综艺——“纯网综艺”应运而生.通过长尾理论观照纯网综艺,试图依靠长尾的力量从丰富节目内容、主体多元化设置和树立节目品牌的角度找到适合纯网综艺的发展战略,从而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与传统综艺相抗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慢综艺在综艺节目市场上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早期推出的体验类慢综艺仍是当前热度较高、品类较为丰富的慢综艺类型,随着节目市场的发展,这类节目也出现了利用明星流量的娱乐化倾向和同类节目扎堆的同质化问题。在市场渐趋饱和的态势下,如何突破“双化”问题并实现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转型突破,则需要节目更关注其差异化升级和文化价值深化。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青年生活分享节目《你好,生活》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节目在叙事主体、框架和手法等方面的创新,为当前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叙事结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2016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2017年国内网络综艺节目市场逐渐走向平稳和成熟,本文借由数据以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从产业、节目、市场、动向等多个维度对于2017年上半年的网络综艺市场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探讨。随着网络综艺节目生产逐渐走向集中化,内容类型更加年轻和多元,优秀且高质的节目案例涌现出来,"综N代"的增多亦意味着部分网络综艺正在逐渐走向IP化,但与此同时网络综艺节目亦暴露出了内容过于杂糅、原创性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8,(10):6-7
李冬梅:就目前来看,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节目在客观上存在着竞合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茁壮成长的网络综艺不断争夺着电视综艺节目的各种资源,由此形成的"鲶鱼效应"更是使电视人不得不寻求创新的路径;另一方面,两者的合作互补可以促进电视综艺节目整体的良性发展.节目内容资源领域的竞合带来节目类型的多样性,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竞合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受众资源领域的竞合满足了用户的多元需求,广告资源领域的竞合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选择.较之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更加重视细分受众市场,注重实时、垂直、体验和交互,可以凭借可观的资金投入和创新研发获得高人气和高关注.这背后离不开网络综艺节目在媒介技术领域、人力资源领域、受众市场领域等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实践.在"溢出效应"的带动下,电视综艺节目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获得了创新驱动,在借鉴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