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二课时)为例,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借助实验、动画和图片,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究和分析中理解植物吸水的原理以及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其机理与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探究植物细胞中水分进出的方式,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新教材设计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它不但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透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成熟(有明显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或失水。渗透作用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即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新鲜的萝卜放在浓盐水中逐渐变软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的扩散C.干种子泡在水中膨胀D.面粉吸水解析B选项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半透膜。C选项干种子没有大液泡,不能形成半透膜,通过吸胀作用吸水。D面粉没有半透膜,也不能发生渗透现象。答案A2.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1)实验材料: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根毛是怎样吸收水分的,教材中安排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如下:将两块大小和质量都相同的条状萝卜分别放入20%Na Cl水溶液和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萝卜条的质量和形状,通过质量的变化和形状软硬的变化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然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4.
在对高中《生物》教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材上只有观察渗透作用传统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对“水分的渗透作用”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感性认识,拟引导学生再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第一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体积大小一样的萝卜块,分别放在装有等量的清水和30%蔗糖溶液的两个烧杯中;第二个实验是教材上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第一个探究实验的设计是自行增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这节课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因为要做实验,这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上。学生看到那么多的实验器材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88):131-132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是教材中《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一节的演示实验。本文尝试将该实验教学组织方式调整为活跃学生思维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旨在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1设计思想“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而且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植  相似文献   

7.
1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把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放入某种溶液中,只要这种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液中的水分就向外渗出。出现失水现象,反之,则吸水。经过多次实验后认为,用其它溶液代替课本上的蔗糖溶液,也能取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生长需要水.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是初中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样阐述的: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有的学生甚至像背绕口令一样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和掌握其中奥妙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是高中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节中的实验,其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即渗透作用的原理.笔者从事实验室工作多年,对该实验的材料与药品进行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明显,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认为若将部分演示实验即: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植物散失水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等,完全下放给学生自己去做,其效果将会更佳,理由是:1 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上述6个实验中所需材料:萝卜、幼苗、种子、带叶枝条、生长健壮的树枝,一般到处都有,容易获取,所需实验器具不多且易代替:烧杯、试管、锥形瓶均可用玻璃杯替代;操作过程简单,不占用学生多少时间。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只需将同样大小萝卜条分放于盛有盐水和清水杯里,过一段时间看结果就可…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中的"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学生对渗透作用不易理解,总是模棱两可;学生很难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与渗透作用联系起来。笔者多年来采取"实验—现象—思考—分析—结论"的探索程序,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和思考题的教学方式突破重难点,同时也培  相似文献   

12.
认知目标: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渗透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也是该节的重点和难点。渗透吸水是细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材"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必修)“水分代谢”这一节,是第二章“生物新陈代谢”中的第一节。学生在学完了第一章“细胞”后,进入难度加大的第二章学习。因此,学好这第一节,对学生增强信心,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其重要意义。 在讲授这一节时应注意下列一些问题: 一、讲清水分代谢、植物吸水与细胞吸水的层次关系及其不同特征 水分代谢是指绿色植物在生命活动中对水分的吸收、运输、散失的全过程。植物吸水是绿色植物水分代谢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牵涉到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及其最活跃的部位(根毛区的表皮细胞)等,而实现植物吸水,首先要靠细胞吸水。与细胞吸水有关的是吸水的方式及其原理。不同的细胞,吸水的方式不同。不具大的液泡的细胞(干种子细胞,根尖  相似文献   

15.
朱雷 《生物学教学》2006,31(4):40-40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在初中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是一个经典性实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样阐述的: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在这个知识点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经常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一是对“浓度”的含义分辨不清;二是对“浓度差”分辨不清。因此,在做题时发生错误。我认为要改正这些错误,应做好如下分析、认识。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1.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的联系“水分代谢”是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第一小节内容。本小节内容是在初中“植物吸水原理”的基础上及学生学习了高中《生物》第一章“细胞”,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选择透过性特性的知识后,重点讲述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理过程。学生在学完第一章“细胞”后,转入难度加大的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学习。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节,对学生增强信心和兴趣,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1.2教学内容本小节主要叙述了植物对水分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共分2课时完成。本…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植物与土壤》一节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知识目标为:①影响根吸水能力的因素;②根吸水原理。在学生已系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主探究能力,大胆猜想、合理设计、严谨实验、科学评价……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纬度目标的有机整合,并协调发展和综合提升,在  相似文献   

18.
<正>"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对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方法及应用性等方面探究,同学们可以体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操作、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的探究历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1.实验材料的探究。选取多种材料来做实验,观察不同实验材料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效果,结  相似文献   

19.
艾银东 《生物学教学》2002,27(11):26-26
水是生命之源 ,生物离不开水。生物需要水 ,归根到底是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需要水。植物细胞能够吸水 ,也能够失水 ,这个现象大家都知道 ,可谁又能看到这种现象 ?植物细胞吸水还是失水 ,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吸水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失水。植物细胞果真能吸水 ,也能失水吗 ?学生常常半信半疑。为了彻底消除学生的疑惑 ,我应用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连通器的原理等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 ,该实验现象明显 ,液面下降快 ((8mm/分钟 )让…  相似文献   

20.
杨振峰 《生物学教学》2008,33(11):33-34
1.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说明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并简单介绍了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用途——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完整地展示了从吸收水分到利用水分的过程。这一安排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即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也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