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多次喷洒同一种杀虫剂导致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以及天敌资源的有限性,建立一类资源有限下具有抗药性发展的害虫综合治理切换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害虫灭绝的阈值条件,再借助数值模拟验证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致使害虫种群不会灭绝,最后得出杀虫剂对害虫的非瞬时杀死率越大,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得越快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生理及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内外因素,并艰“害虫抗药性治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内外因素,并对“害虫抗药性治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会使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为了避免抗药性对害虫治理的负面影响,本文采取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相结合的综合害虫治理策略.考虑到自然界害虫种群随季节周期性变化,建立了在杀虫剂作用函数影响下的具有抗药性发展的非自治综合害虫治理模型,给出了害虫灭绝的临界条件,并依据临界条件给出了合理的天敌投放量.  相似文献   

5.
果树害虫种类多,危害严重,是果树生产的一大障碍。与其它害虫一样,许多种果树害虫对某些杀虫剂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使果树害虫的防治更加困难。目前,关于果树害虫抗药性研究的文献较多,本文就果树害虫抗药性监测、产生抗药性的机理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果树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田间害虫一直是人类的大敌。据资料,全世界每年因害虫危害而损失的粮食约占总产最的30%以上。从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时起,就与各种害虫开始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斗争。千百年来,人类所使用的机器不断更新,从最原始的用手捕捉发展到今天的各种各样的杀虫剂和复合农药,使人类从害虫口中夺回了的10%左右的粮食。可是,由于大量使用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与此同时,土地,河流、空气等也受到了严重污染。害虫对农药抗性的增加,又促使农药的用量不断增加,如此循环,其危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温室中的绿色生态臭氧病虫害防治问题问题,结合微分方程等相关理论。在自然条件下,考虑农作物对害虫的影响,建立Logistic模型。同时给出增加了杀虫剂的影响因素时,制定了周期性喷洒农药且每次喷洒等量农药的方案,提出水稻杀虫剂的使用策略与臭氧就害虫防治问题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8.
旨在杀死害虫的基因变异棉花为杀死一些危害作物最烈的虫害而用遗传工程培育的棉花新品种意味着,减少喷施农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使环境更安全。但是一些人担心,生物工程培育的植物会迅速地增加抗药性,使农民几乎没有多少杀虫剂来防治最具破坏性的棉花害虫。由蒙桑...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类消灭害虫的主要武器是化学杀虫剂.使用化学杀虫剂有以下缺点: 第一,杀伤对象不加选择,大量使用会破坏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例如大山雀是捕杀大量害虫的益鸟,使用化学杀虫剂后,害虫被杀死了,大山雀吃了被杀死的害虫也会中毒死亡,导致害虫更加猖獗;第二,我们使用的化学杀虫剂,几乎都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使杀虫剂失效;第三,化学杀虫剂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10年,由于害虫猖獗,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防治农业害虫,目前主要是利用化学杀虫剂进行毒杀。化学杀虫剂不仅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据资料介绍,在冀、鲁、豫棉区,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可达60倍~80倍,棉蚜的抗药性高达3200倍以上),而且良莠不分地杀灭了大量害虫灭敌,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危害人体的健康。那么生物科学对此有哪些对策呢? 1.大力发展以虫治虫 以虫治虫就是利用天敌昆虫消灭害虫。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