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的父母,总怀有望子成龙之心:或望子跃出寒门,改变命运;或盼子实现父辈理想,成就人生;或望子光宗耀祖,誉满门楣……在如今这个追求知识经济的时  相似文献   

2.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 ,既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又要有利于中学教学。毫无疑问 ,高考试卷对中学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高考实验题同样对中学实验教学起着导向作用。我们来分析 2 0 0 2年高考生物实验题 ,看其是否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是否有利于中学实验教学 ?是否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题目 :“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 ,动力从何而来 ?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 :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 ,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 ,如图 1所示。实验二 :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  相似文献   

3.
肖钰 《科学启蒙》2009,(1):46-47
你也许会说:“真的可以呀,用饮水机喝水的人都看得到水往上流。”可是饮水机是利用某种水泵让水往上喷,水本身只会往下流,而不是往上,因为有重力在拉扯。不过还有一种工具也可以让水往上流,那就是“虹吸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水是怎么倒流的吧!  相似文献   

4.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走社会上有所作为,在单位能够被领导、同事重视,自己的职位也有气上升,作为一个职场上的新手,几乎都会面临这样的现状,重要的课题、深造的名额、出头的机会,都让老员工占了.  相似文献   

5.
戏说高考     
如今,高考在我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热点和焦点。现在让我们借名人之口,轻松一下吧。 贾宝玉:家里姐姐妹妹都不考,单我考,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不考,可知这高考不是好东西。  相似文献   

6.
肖钰 《科学启蒙》2009,(Z1):46-47
你也许会说:"真的可以呀,用饮水机喝水的人都看得到水往上流。"可是饮水机是利用某种水泵让水往上喷,水本身只会往下流,而不是往上,因为有重力在拉扯。不过还有一种工具也可以让水往上流,那就是"虹吸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水是怎么倒流的吧!  相似文献   

7.
又到一年高考时,数百万学子祭出十年寒窗绝学,认准那惟一的路往前冲,结果必定是多少志得意满,多少头破血流。成功的路千万条,重要的是选一条适合你自己的路。这不是讲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罗圈故事”,而是一个年轻人靠从山上捡来的12只野鸡蛋做起,如今成了身价数百万的老板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塘栖镇.又名栖水、栖溪,位于杭州市北部,该镇历史悠久.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昔日交通均以水路为主。人来货往无不借助于船只。塘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水路码头,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运输枢纽,塘栖镇曾盛极一时。如今大运河的运输功能被公路、铁路网络所替代.塘栖也繁华不再。同时,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过程不断冲击古镇景观及其乡村环境。居民对生活、居住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古镇在保护与发展的夹层中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9.
笑弹X枚     
水往上漏有三个书生,同坐一条船,突然,船漏了一个洞,水渗了进来。第一个书生说:“我们把船扣过来,把水倒出去。第二个书生说:“我们再凿一个洞,让进来的水流出去。”第三个书生说:“别动,这一定有鬼,人家都是水往下漏,而这怎么水往上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轨迹问题往  相似文献   

11.
人口迁移与移民教育宝玉柱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口是在不断的移动变化当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的社会地位变化导致人口变动,同样,人口的空间位移也带来人口变化及其伴随现象。从一个地区迁到另一个地区定居,叫做人口迁移;不改变常住地点,从一个地区到另...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教师》2013,(16):2-2
"往轻了说,这种现象暴露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的松散、怠于履行监督职能;往重了说,这种现象暴露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地方利益故意实施舞弊行为。保证每个考生有一个公平的起跑线,既是公权力运行的最重要原则,又是宪法、法律对于公权力的基本要求。"2013年高考,个别地区出现了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包庇甚至参与高考作弊的权力舞弊现象,对  相似文献   

13.
作文题目: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比喻一个人总想向高层次攀登。你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一定有不少美好的憧憬和遐想。请以“向往”为中心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同题作文例文展示!河北@赵树林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普通高考报名数据统计显示,我省今年报名人数为519509人,比去年减少4856人。其中:男生285929人,女生233580人;25周岁以上的考生119人;应届生432287人,往  相似文献   

15.
正生活中,意外的发生总是始料未及,但,对于寒窗苦读了十二年的高三学生来说,有些意外发生的太让人惋惜。【案例一】:2013年高考前夕,一向在学校住宿的小A选择了去亲戚家食宿。高考那天,大雨不期而至,积水瞬时淹没了街道,看不到原来的样子。如果对路况不熟悉,很难通行。小A从亲戚家匆匆赶往考场,在路上为避让一辆大车,小A不停地往路边躲,令她没想到的是,那本是座桥。不过一瞬间,小A就被桥下的水卷走了,她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在前往高考的路上。  相似文献   

16.
命题一     
临近高考。很多高中校园和高三班级中,一条条高悬的打气横幅.一句句·“励志”的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等各种雷人标语比比皆是,并被不少师生认可。  相似文献   

17.
…… 教育改革往哪儿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今,"各人自扫门前雪"式的单项改革越来越难奏效,教育的明天,希望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 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式改革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特点.比如高考改革,既要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又要为考生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还要引导素质教育;再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从理论、方向上说,毫无疑问应该一视同仁,但从现实情况看,不仅要考虑教育能力,还要考虑城市承受能力,不仅要考虑存量,更要考虑增量……这些问题,显然不是一时一地、一个部门解决得了的.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人往高处走”则主要是为了改变生存环境。我们知道,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平原大于山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城市大于乡村。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口分布是动态的,人口总是在不断地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9.
我想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堂课上的一幕情景:班上56个同学全都站了起来,在一半是紧张一半是热闹的气氛中,给了周围的同学一个深深的拥抱。那是五月的一天,高考越来越近,教室里越来越沉闷,紧张的空气几乎使人不能畅快地呼吸。每个人都在忙着往前赶路,每一个都成了孤独的夜行人。那样  相似文献   

20.
在北方这座城市里,八月是最好的季节。 在一所重点高中门前,记者想起了在炎炎烈日下站在高考考场外陪考的家长们,他们的心情比盛夏更加让人浮躁。而如今,一个月过去了,这里却变得异常冷清。高考发榜的日子已过数日,今年将有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