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刊特约通讯〕1999年11月15日是中国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刘国钧教授百年诞辰,由北大信息管理系、南大信息管理系和甘肃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在北大隆重举行。与会的嘉宾有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周小步副司长,原司长杜克,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负责人孙蓓欣、徐引、王世伟、戴龙基,有海内图书馆学教育单位负责人,有台湾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林光美、台湾中央图书馆编目部主任黄渊泉。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原主任赖永祥教授也于日前自美国波士顿飞抵北京亲…  相似文献   

2.
香港公共图书馆印象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丽华 《图书馆学刊》2000,22(1):24-27,29
1997年初,我借参加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组织召开的“中文信息技术处理”研讨会之机,与国内几所大型图书馆馆长提前抵达香港。在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的精心安排下,参观了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荃清中央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及所属的冯平山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参观时间虽然短暂,可称得上走马观花,但香港公共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却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1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市民的图书馆 香港公共图书馆隶属香港市政局管理,称为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设有中央图书馆1所,分区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应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中山图书馆考察组一行3人到香港进行了考察。期间,先后参观访问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服务中心图书馆、香港大会堂图书馆、九龙中央图书馆、荃湾中央图书馆、沙田中央图书馆、油麻地公共图书馆、花园街公共图书馆、香港贸易发展局图书馆、时装与设计图书馆、艺术图书馆、光华文化新闻中心图书馆、基督书院图书馆共13个图书馆。兹将香港图书馆的现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分述如下: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起步于1962年,当年仅有三层楼面的大会堂图书馆标志着一种起点低,规模小的点缀式“沙漠文化”。…  相似文献   

4.
程亚男 《图书馆》2000,(6):12-16
20 0 0年的 9月 12日 ,正值中秋佳节 ,以周小璞女士为团长 ,由各省、市、区县、乡镇图书馆的代表组成的中国大陆公共图书馆代表团一行 2 0人 ,踏上了去台湾的旅程。邀一轮明月 ,捎一份乡情 ,开始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同仁的第一次对话与交流。1 两岸图书馆的“多主题”对话公元二千年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基础建设研讨会于 9月 14日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 ,数百名台湾图书馆同仁出席了这次会议 ,4 3位两岸图书馆同仁围绕 9个专题发言。发言后由听众提问。由于台湾出席会议的同仁大大超过大陆代表 ,也由于过去两岸公共图书馆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古籍整理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 台湾、香港图书馆古籍工作的进展台湾省的古籍收藏主要集中于中央图书馆、故宫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图书馆以及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古籍主要集中于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香港的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在古籍编目、影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台湾各图书馆先后编印了馆藏古籍书目和联合书目,如台湾中央图书馆自1947年以来曾多次编纂善本书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香港公共图书馆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特点及中央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就此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赵浚谷文集》十卷《诗集》六卷《疏案》一卷附《永思录》一卷,明平凉赵时春撰。其书传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等著录有  相似文献   

8.
省中山图书馆赴港考察组一行四人,带着建设新馆的目的,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底考察了香港市政局大会堂图书馆、九龙中央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和香港埋工学院图书馆。行前,对香港一些图书馆设计之奇特,设备之精良,早已略有所闻。因而心目中的考察对象是这些“麻雀”俱全的五脏。至于作为一种社会性事业,觉得在一直被谑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图书馆恐怕只是一种文明的点缀,同行们大约也少不了有落寞之感。但是,事实却否定了我的基本估价。香港市政局大会堂图书馆及九龙中央图书馆均为公共系统图书馆,两馆分别在香港区和九龙区的公共图书馆网点中起枢纽作用。令人瞩目的是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九六二年,香港仅有唯一的市政局大会堂图书馆,藏书不过三万余册。但时至今年九月九日九龙中央图书馆落成开放为止,二十三年间香港公共图书馆已发展至二十三间,(中、小型)藏书共达六百八十三万余册。每年平均新设一座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天津、香港、福冈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具有“存史、资政、励志”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中重要而特殊的信息资源。本文分别介绍了日本福冈市综合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三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情况,并就收藏范围及种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再访香港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1992年年底去香港探亲时,曾就地考察了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写了《考察香港地区公共图书馆汇报与思考》一文(载《福建图书馆学刊》1993年第4期)。1997年夏,笔者去香港时,位于铜锣湾的香港中央图书馆正在施工建造;2007年年初,笔者再来香港时,特地专程访问了香港中央图书馆,受到负责基础设施发展的图书馆高级馆长翁志成、负责读者教育的图书馆长戴卓华和负责图书采编的图书馆长陈宝仪的热情接待,了解到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澳门的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的公共图书馆倪波,吴国材(南京大学,澳门中央图书馆)本文所谓澳门的公共图书馆,并不局限于澳门政府的图书馆,而以开放给公众阅览的图书馆作为本文论述的对象。澳门的公共图书馆可分为民营的与官办的两类。fi\角亭图书馆澳门居民所称谓的“八角亭图书馆”,正...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中央图书馆新馆于1996年8月在铜锣湾摩顿台动工兴建,占地9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800平方米,建筑费耗资港币6.9亿元。今年8月笔者参观该馆时,新馆已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定于200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服务。香港中央图书馆新馆是香港最大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楼高12层,每层高度3米至4米不等,馆藏量可达到200万册(件),阅览座位2000个,它将成为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的主要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香港公共图书馆和澳门中央图书馆的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不足,并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第三代图书馆"概念出发,介绍了2019年IFLA(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最佳公共图书馆"的获得者——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建设项目,从该馆的外观设计、动线规划、区域划分、空间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设计实践,研究分析了该图书馆在选址布局、公众参与、开放共享、馆员角色方面对我国第三代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中央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的续借制度有所不同,对四家图书馆的续借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续借制度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笔者曾率团赴香港中环大会堂举办展览,并顺访了市政局中环大会堂公共图书馆。1998年5月,笔者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进行学术演讲并进行一些古籍整理的工作,在学术交流期间,笔者又顺访了市政局新蒲岗公共图书馆、区域市政局荃湾中央图书馆等,并到建设中的香港中央图书馆工地进行了参观。1 香港市政局图书馆的格局与内地的行政管理格局相异,香港市政局的管理范围很广,举凡文化(包括图书馆)、体育、卫生、环境保护、商业餐饮等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一些行业均  相似文献   

17.
台湾图书馆动态黄安国(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广州分公司)1台湾“中央图书馆”自动化全面上线台湾“中央图书馆”今年六月全面启用”图书资讯网络系统”、“期刊论文索引光碟系统”、“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当代文学史料影像全文系统”、“出版图书目录光碟系统”等。...  相似文献   

18.
苏文宇 《图书馆学刊》2011,33(6):141-142,F0003
以大阪市立中央图书馆的残疾人服务为例,深入分析了日本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的现状,并对我国图书馆开展残疾人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东洋学文献中心、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馆图书文献馆、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图书馆的中国家谱公藏.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南京是国民政府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现代图书馆事业在南京奠基发展,图书馆迅速取代藏书楼成为社会藏书主流。三四十年代,南京有两大公共图书馆著名于世:一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一为国立中央图书馆。后者为全国仅有的两大国立图书馆之一(另一为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北平图书馆有京师图书馆的基础,而中央图书馆却是白手筹建,后又遭逢战乱西迁,在动荡不安中伴随着忧患逐步发展起来。中央图书馆的历史在民国图书馆的发展史上很有代表性。 民国元年(1912),南京临时政府决定筹建中央图书馆,由教育部主持其事。当年3月,发布《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筹设中央图书馆收买古籍启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