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邓庆明 《精武》2007,(7):48-48
武术界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燕市奇人马礼堂更是一针见血道:“气功和武术是一家,武术家之上乘者,都以练气为真。不论内家、外家,气功不得真传,则难以登峰造极。”正如武谚所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他曾写诗道:“气功武术本一家,可惜后学习练差。内外  相似文献   

2.
“丹田”是武术、气功中最常见的一个名词。武术中讲究“内练丹田气,外练筋骨皮”,“养就丹田长命宝,万两黄金不给人”。气功中则认为“丹田”是生命的根蒂所在。“气沉丹田”是气功、武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会头重脚轻、气血上涌、胸闷气憋,或者动作僵滞,脚下无  相似文献   

3.
谈武术、谈气功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真有说服力的权威之作却少见。既然权威尚未形成,那么,“且待小僧伸伸脚”,我也斗胆谈几句。细忖之下,这武术与气功都曾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武侠影片走红时骤然膨胀的“武术热”,使多少青少年弃学求武,专往名山古刹里钻;这几年,“气功热”又陡然发作,令无数男女老幼如醉如痴……,然而,由于一哄而起,不少人又走了极端,便免不了陷入危机,出  相似文献   

4.
武术真功夫真如功夫片中那和以神奇吗?太极大师杨禄禅、八卦宗师董海川、形意巨匠郭云深.他们是人还是神?王芗斋能否“打人如挂画”?当今武林中还有高人吗?什么是武术的真功夫?历史传说中那些一代宗师、武林盟主的功夫真是高深莫测,赛过神仙,还是有些夸大失实?当今的武林中,还有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人?武术真功何处寻?……这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在武术界争论不休。对那些初涉武术的小武迷们,这些问题更是一个迷,使他们困惑,使他们疑虑。那么,什么是武术真功夫?记者采访了各方人士。一个青年妇女说:我平时不关心武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学术文化中心之一的大上海读武术专业研究生,常谈及气功,一些研究生认为“气功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博士生认为气功主要是心理作用;而有的教授则因社会喧扬过于“玄乎”而对气功趋于不屑。究竟什么是气功,我一时无法回答,但在习练气功者遍及城市乡村,各种气功报刊杂志琳琅满目,国内外许多机构争相研讨并将气功应用于医疗、体育、航天、农作物及开发智力等领域的今天,这些高等学府中的高层次知识分子们对气功如此评价,不禁令我思绪翩翩。然而回顾反思解放后气功浪潮的起落、书籍中气功的定义及气功界本身,倒也不足为怪了。 自五十年代刘贵珍老师的《气功疗法实践》问世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对中华武术与人体养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武术与气功、中医在同一文化领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体养生体系,从而证明了中华武术在人体养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健身功法,我部特开办“朱砂掌健身养生功”函授班。 “朱砂掌功”是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功法,是武术内家功的绝学和精粹。我部特邀杨永先生主持函授。杨永老师四代家传,他于1981年以文字形式推出此功,就轰动武术、气功界,1982年有关武术报刊、《气功与科学》第2期都做了转载。1988年发表于《武术健身》杂志上,读者纷纷要求举办函授、面授班。1989年《武术健身》杂志开展函授,长达6年,长盛不衰,并在全国各地办过多期面授班。学者如潮,获益显著,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健身功法,我部特开办“朱砂掌健身养生功”函授班。 “朱砂掌功”是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功法,是武术内家功的绝学和精粹。我部特邀杨永先生主持函授。杨永老师四代家传,他于1981年以文字形式推出此功,就轰动武术、气功界,1982年有关武术报刊、《气功与科学》第2期都做了转载。1988年发表于《武术健身》杂志上,读者纷纷要求举办函授、面授班。1989年《武术健身》杂志开展函授,长达6年,长盛不衰,并在全国各地办过多期面授班。学者如潮,获益显著,有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武术、气功之间有过什么关系?这实在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有关“体育文化”的一段极重要史实。 一、鲁迅作“杂感”反对“保存国粹” 鲁迅(1881-1936年),作为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虽届“文人”范畴,却和中国最传统的体育——武术、气功有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自诞生之日,就一直受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哲学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华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深入到武术文化的表层与内涵。“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更是贯穿于武术活动的始终。人是武术活动的载体,武功的高低与载体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武术要求以人为基础,以人为根本。在人们继承和发展武术的实践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武术的基本标志和驾驭武术发展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气功?笔者写此文也许是班门弄斧,但是笔者多年来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而对气功的再认识。近年来,随着气功热的升温,一些“气功大师”将气功弄得玄而又玄,并以所谓的“特异功能表演”、“特异功能治病”来欺世盗名,将气功引向邪路。即如已有人所指出的那样:某些“气功大师”极力宣扬“五通功夫”、“气功致雨”、“遁甲术”、“通灵术”等充满迷信色彩的所谓“气功”。甚至有人竟宣称可以用意念力改变全世界蚊子的遗传基因,改变导弹的发射方向,有意夸大气功的作用,将自己抬到了“神人”的  相似文献   

12.
信息6则     
中国武协将出版《中华武术图典》本刊消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题词“太极拳好”20周年和检阅中国武术协会40年来取得的成就,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中国武协决定编辑出版《中华武术图典),作为纪念庆典的献礼。这部”图典”包括名人武术题辞、名人武术字画、图说武术简史、拳种流派、健身气功、绝招秘枝、竞技武术、民间武术(含群众性武术活动)、学校武术、武术典藏、国际武术交流、武术馆(校)名录、武术研究会和学会名录等。(英逢)健身气功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本刊消息为了配合《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和《健身气功师技术等级评审办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朝阳  丁子 《精武》2008,(1):1-1,4
世界的东方,有三大奇迹——中国武术、气功,以及印度瑜伽术。气功、瑜伽术的神奇,人们或许知之甚稔。譬如,气功的“金枪刺喉”、“滚油捞物”、“赤足走火”、“踩气球”、“踩电灯、灯管”等等表演;再譬如,将瑜伽师地下深埋,封闭铁箱沉海等试验,电视、报刊、杂志都曾报道过,惟独武术的神奇,多出自于演义、传奇故事中。尤其现代新武侠小说的崛起,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作品,更是将武术的神秘、神奇编织、营造得几欲令人如醉如痴,所以才有人将新派武侠小说喻为“成年人的童话”。而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剧《霍元甲》,电影《少林寺》先后公演,又将武术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那时候,凡是涉及武术、武侠的文艺作品,即或沾上点“武”字边的报刊、杂志,发行百八十万册,恐怕都不在话下。武术浪潮滚滚,炙手可热..  相似文献   

14.
说说气功     
将气功放回历史,将气功融入文化,将气功赋予时代,让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访记录:时间:1998年11月地点:景山公园采访对象:早锻炼的人们采访主题:什么是气功?采访对象一:练武术的中年男子记者:“对不起打扰一下,您知道什么是气功吗?”被访者:“气功——就是内功呗!”采访对象二:正在跑步的学生记者:“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气功是什么吗?”被访者:“气功应该是一种武术,一种功夫吧!”采访对象三:练太极拳的老年妇女记者:“您好,您认为什么是气功?”被访者:“是不是…  相似文献   

15.
平时,人们一提到武术,都无不自豪地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来阐述其内涵。但“博”到什么范畴?“深”到什么程度?“远”到什么尽头?“长”到什么极限? ——谁能说得清楚?谁能圆满解答呢? 据我孤陋寡闻:近代,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很少有人对武术的渊源和发展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或作出  相似文献   

16.
“光头”成为了现在国奥队最为流行的发式。众队员纷纷剪下三千“烦恼丝”,要么理个“准光头”一板寸,要么索性来个不折不扣的“大光头”。是扮酷?是明志?还是有什么原因,让我们来看看“光头”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武术与气功间的“清晰”和“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和气功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武术的概念定义清晰,气功定义模糊;武术和气功之间没有本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华武术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武术的国际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推动中华武术国际推广的角度出发,对中华武术在国际推广中的自身优势与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发掘中华武术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全方位建设武术国际推广人才队伍;创新中华武术国际推广的方式等中华武术的国际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刀枪不入”在武林界是真功夫还是江湖把戏呢?今就说说“刀枪不入”的功夫,是真实还是虚假?让武术功夫爱好者明白,供广大习武者参考学习。先让我们看一下“刀枪不入”功夫的表演吧。表演者先把长刀放在自己敞开衣服、暴露的肚皮上,“运气”后让助手用大铁锤猛砸在刀背上,几锤下去,刀在表演者的肚皮上抖动但肚皮却完好无损。这时表演者会告诉大家,他练得是童子功,金钟罩、铁布衫……那么,这是真功夫吗,当然不是,说破了谁都可以习练,这种表演运用了力的分散原理和一些技巧。我们做个实验,结论就可得出。先找一把切菜刀,  相似文献   

20.
《鹤翔桩》、《形神桩》这些气功在中国流传甚广。遍为人知,做此二功法者不可胜数,但都苦其做功时间长达一小时甚至更长,这既浪费了时间,又使一些弱体力者感到不支。那么,有没有短时间即可做完的气功功法呢?有! 在山东有一个鼎鼎大名的武术家,他叫梁守渝。梁守渝有个最得意的门生,他就是在山东一带,素以”好勇斗狠”而叫人畏之三分的程克欣。可近几年来,程克欣“好勇斗狠”的习惯改了。出身医术世家、自幼热衷武术技击及健身气功的程克欣眼见各种气功风行于世,就凭他的机灵劲儿。一头扎到气功里去了。留着一小撇胡子,看上去有点儿神的程克欣,根据他二十多年的武术气功基础和经验,他自己编创了一套熔医疗、保健、气功、武术为一体的《万寿转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