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吟 《新闻窗》2010,(4):16-17
一 2010年5月13日,《贵州日报》历史报纸数字化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了验收。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0,(11):5-5
据美国《出版商杂志》10月8日报道,加拿大著名报业调研机构多伦多报纸读者数据库日前发布的《2009-2010年度报纸读者研究报告》称,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全球报业陷入困局,  相似文献   

3.
刘建平 《新闻窗》2010,(1):32-34
作为一张全彩色的报纸,《贵阳晚报》从1999年算起,在贵州报业市场上走过整整10年。如果从1980年5月26日创刊计时,到2010年,《贵阳晚报》将迎来30岁生日。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以《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云南信息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报纸媒体,对其从2010年3月16日到4月15日一个月间所有关于西南旱灾的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类型、消息来源、报道主题和基调等方面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观察以这四家报纸为代表的国内媒体如何呈现西南旱灾议题,以此来研究不同媒体对西南旱灾这一议题的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24日至29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对在贵州山区支教遇难的武汉大学江苏如皋籍女生赵小亭的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本文试图从两报关于"志愿者小亭"报道的定位、主要新闻事件叙述、背景材料处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两报的相关报道,探讨大众化报纸报道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24日至29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对在贵州山区支教遇难的武汉大学江苏如皋籍女生赵小亭的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本文试图从两报关于"志愿者小亭"报道的定位、主要新闻事件叙述、背景材料处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两报的相关报道,探讨大众化报纸报道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刘庆田 《新闻窗》2013,(1):49-51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办的报纸,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为铅印四开四版,出版了80多期。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后,《红星报》改为油印,在战争空隙坚持出版,又编印了20多期。红军经过贵州许多地方,打了不少硬仗,中央还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8.
继《伊见钟情》、《经视婚典》之后,2010年10月25日湖北电视台又推出了一档新节目——《调解现场》。开播之初,武汉各家报纸争相报道,使得该栏目借着传统媒体造势的东风,成功地获得了大众的注意力。在开办的过程中,《调解现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认同,  相似文献   

9.
卢铮  胡同珍 《新闻知识》2006,(1):77-78,71
本文选择上海三家主要报纸媒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其从2005年10月9日到10月21日“神六”报道的主题内容和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比较,解析三家报纸专题报道的差异,探讨报纸媒体对重大系列专题的策划、组织和报道。  相似文献   

10.
高一村 《新闻实践》2003,(11):39-40
围绕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国内许多报纸纷纷通过出版"号外"、特刊等方式报道这一重大事件。这里,我们对10月15号的《羊城晚报》、10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10月17日的《京华时报》、10月17日的《光明日报》、10月17的《北京青年报》和10月20的《21世纪经济报道》这六家不同类型报纸的"神舟"特刊,作一些基本的比较分析,并对它们各自的特色与不足作一定的评价,目的是想通过一个微观的视角来思索两个问题: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报纸的独家特色如何创造?相对于时效性不足等劣势,报纸的优势如何体现?一、信息总量的比较分析信息量的大小是评价一份报纸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主要对各家报纸的信息总量(即发稿量)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信息总量不能全面概括出一份报纸信息含量的大小,但它是反映各报新闻信息量差异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06,(11):11-11
继2006年8月1日在国内推出第一张中文互动多媒体报纸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又于10月25日在国内首次成规模推出实用性的电子纸报纸——《宁波播报》。《宁波播报》由中国宁波网编辑发布,这标志着全国第一张编辑形态不同于传统报纸的全新电子纸报纸问世。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6,(21):62-62
10月15日到21日,是日本一年一度的“报纸周”。《读卖新闻》10月14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再次印证了报纸在读心中不可取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沈赤兵 《新闻窗》2009,(6):68-68
我采写的通讯《亲近土豆》在2005年先后获全国报纸副刊年度作品好新闻二等奖、贵州新闻奖三等奖、贵州报纸副刊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视觉创新不仅代表报纸的形象,更是品牌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都把视觉创新作为突出重围、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贵州都市报》作为贵州第一张都市类报纸,始终把开拓创新、不断调整、紧跟时代步伐作为对视觉形象设计的要求和追求目标。近几年,《贵州都市报》通过几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改版,使报纸的视觉设计和版式创新成为了进一步增强报纸导读功能、强化报纸品相识别、提升报纸品牌战略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段丽娜 《新闻窗》2008,(2):65-65
第23届(2007年度)贵州新闻奖评选4月3日在黔南州都匀市结束。全省报纸(含网络)、广电系统参评的838件作品有265件作品获奖。其中,余心声评论《论领导干部的作风》、《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论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贵州日报新闻理论宣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特刊》获特别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31日,“余心声”在贵州日报上又一次发表了重要政论:《论风气要正、工作要实、干部要干》.这是“余心声”2010年发表的第四篇重要文章。前3篇重要文章分别是:3月31日发表的《论增强干部执行力》;5月5日发表的《论大旱中屹立的贵州精神》;9月27日发表的《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10月香港《文汇报》复刊40周年。(1948年)10月1日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建台30周年。(1958年)10月2日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发表40周年。(1948年)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对华北记者团发表谈话。在《谈话》中,刘少奇论述了报纸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指出记者要全心全  相似文献   

18.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首义后,胡石庵受革命党人詹大悲、何海鸣之托,于10月15日在汉口创办了《大汉报》.在创刊号上,胡石庵首次披露了武昌首义的真实情况,驳斥了清政府对武昌首义的诬蔑,澄清了一些报纸对武昌首义的歪曲报道.在这天的报纸上,他还以孙中山的名义发表了《告四万万同胞书》,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声讨清政府的檄文,报纸出版后,武昌民众争相购阅,各省也纷纷来函征订.人们称《大汉报》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19.
宋华 《传媒》1999,(6):12
日本《朝日新闻》报1999年10月16日宣布,该报与奥林巴斯光学工业公司合作,已研制出会说话的"报纸".该报在18日的早报广告中已首次推出了这种报纸.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3):70-72
<正>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这期间的10月1日,《新华日报》在第三版发表社论—《人民的报纸》。文章开篇指出:"本刊创刊八年来,一贯就是以人民的报纸为方针,为努力目标。……我们一定要继续不断的进步,真正成为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报纸。"这篇文章首次明确论证了党报和人民报纸关系,写道:"新华日报既是共产党的机关报,怎么能够成为人民的报纸呢?……共产党所要求于他的全党党员的,不是别的,就是: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