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付野 《兰台世界》2014,(4):149-150
中国的服饰艺术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本文纵观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与古代灿烂瑰宝,根据马王堆出土文物详细描述了汉代服饰“形”、“色”、“质”、“图案”等方面的特色,并对中华传统服饰艺术的传承作了进一步剖析。  相似文献   

2.
<正>"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是我国侗族文化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其中饱含着浓郁的古风。服饰艺术是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今侗族"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追本溯源,探寻侗族服饰的源变及其特征,将为我们进一步做  相似文献   

3.
"未央宫"为西汉政权建立后建造的皇家宫殿群,是西汉权力中心的代表,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特点和艺术精华。在建筑造型、色彩表现上体现出汉代建筑独有的艺术意蕴,开创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艺术先河。  相似文献   

4.
琼剧是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和美术的一门综合艺术。琼剧服饰历史悠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它所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完美统一。琼剧服饰的程式性,主要体现在琼剧服饰的款式、色彩、材质与花纹图案上。  相似文献   

5.
彭文祥  张丁祺 《现代传播》2023,(12):101-109
作为民族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新兴艺术形式,VR艺术依凭技术赋能而具有沉浸、交互的鲜明特征。在当代中国的VR艺术创作中,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VR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另一方面,伴随现代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目得以转换与表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VR艺术的相互成就中,借助沉浸、交互所蕴含的可供性和能产性,VR艺术创作在“审美转换”与“审美表征”两个层面呈现出审美表意实践的新特点和新风貌。VR艺术创作的探索、创新所寓含的审美现代性意义可为VR艺术发展乃至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段鹏  张丁 《出版广角》2023,(7):11-15
随着作为媒介的虚拟现实逐渐浸入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打造优质的虚拟现实媒介叙事内容对于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媒介叙事体系至关重要。“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文化服饰VR城市巡展”项目通过“具身”这一概念连结虚拟现实媒介与中华传统文化服饰,在技术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技术可供,实现虚拟现实媒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项目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的传播方式,摸索出一条守正创新的文化传播之路。未来,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要在“四全媒体”的理念指导下,以多重复现力、沉浸式传播感知和高效互动等传播特性,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打造出审美立意高、社会普及广、文化共识强、科技含量丰富的文化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7.
徐端端 《出版参考》2021,(4):58-60,63
本文以人民邮电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华传统手工艺保护丛书"之《绣娘》《陶工》为例,概括了项目的 策划背景、编写路径和出版理念,并介绍了利用手工艺品打破出版物边界、利用书籍设计方法论辅助图书生产的成效与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传统文化艺术题材的创新出版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古代服饰艺术核心内容之一的服饰图案,在服饰工艺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艺术工艺为探讨视角,分析宋代服饰图案艺术工艺的造型与色彩,寓意与标志性,并就宋代服饰图案的审美观念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文化单位尤应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16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朝读经典》,作为全国第一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学生读本,取得了出众的"双效"成绩.本文以打造"朝读经典"品牌...  相似文献   

10.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路径.其中,扎实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研究,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出版业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应在"两创"方针的指导下勇承重担,用创新思维发掘与丰富传统文化新内涵,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出版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水田"纹服饰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服饰类型,一般被认作是中山白狄的传统服饰。通过对出土的穿有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的梳理比对,可以发现"水田"纹服饰分布广泛,除以纹饰为共性特征,在服饰结构、纹饰布局、形制款式方面又具有地方特色。这类服饰是华夏文化与北部戎狄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早期形成时可能受到白狄文化的影响,但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服饰文化的一个支脉,且穿着人群的社会地位不会太高。同时,本文全面收集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穿着类似纹样服饰的玉人存世品作为比对材料,对此类服饰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探索方向。在此基础上,对玉器表现的服饰形象的局限性问题略作思考,并在服饰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层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多元审美情趣和理念,引导着当代电视人物造型语系的表达方式,并形成中国服饰、妆饰造物的独特见解,增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共鸣,使当代电视人物造型语系具有东方美学的特质。造型师常选取传统特色的文化符号,运用特有的民族色彩谱系、非遗造型工艺和夸张的形制等手段,综合造型修辞,强化、重构出适合当代大众审美意识的电视人物造型语系,其标识性、内涵性、思想性充分彰显出艺术情感、精神境界、地域族群的审美情趣,使电视作品能够更加深层次地传递出中华美学内在的精神实质,从而在国际平台产生重要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郑鸣九  陈坤 《传媒》2022,(3):69-70
作为一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安徽卫视《传承进行时》于2020年10月2日正式播出.节目共划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引今聚典、探本溯源、乐以载道、古为今用以及妙言要道.节目致力于将中华饮食文化、传统服饰、民间风俗习惯等与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让观众在欣赏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还能着眼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思维突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形态和结构,通过"融合、创新、互联"的模式给各行各业带来机遇和无限可能,为传统行业注入活力和助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积极开创"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加深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索与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各界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和传播平台,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新模式、新形态和新风格.  相似文献   

15.
张磐 《采.写.编》2024,(1):184-186
近几年出版业发展迅速,传统文化绘本热度不断升温,优秀传统文化绘本层出不穷。虽然传统文化绘本的种类多种多样,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绘本完美结合,采用多种形式对绘本进行艺术创新,这样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促进传统文化绘本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扎染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源远流长。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清新优雅,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扎染成为现代服装中时尚流行元素,为国内外流行服饰接受,并为个性化的服装提供了独特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杨阳 《大观周刊》2012,(12):169-169
服饰作为民族识别的依据之一,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风格独特、色彩斑斓、装饰华丽的民族服装,无疑是中国服饰史中光辉的一页。在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服饰艺术的巨大的魅力的同时,更应看到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服饰设计将呈现向市场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服饰的功能要求也将越来越细化、具体化,最终使服饰能够适应自己变动的不同环境要求。因此,现今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是,现代服饰设计如何立足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之本,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去发现、去寻求、去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从浙江服饰表现技法上的多样性、表现方式上的创新性、表现材料上的综合性等三方面入手,分析浙江服饰艺术独特的地域特色,认为浙江富有特色的地方服饰文明的形成,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浇灌,亦是浙江女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民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于洋  殷晓峰 《传媒》2021,(22):49-52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紧抓时代主题,聚焦社会热点,拓展节目形态,革新节目传播策略,开启了节日晚会高质量、多元化、全覆盖的新探索.本文从精神内涵创新、节目形态与艺术表达创新、节目传播策略与文化产业创新三个维度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经验,并展望未来文化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恢复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开始一样,欲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必须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因为一个中断了历史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仅仅依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而再现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则是认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步。目前,很多人把中华传统文化等同于儒学,而且只讲典籍,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窄化和不全面的认识。我曾经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概括为"三根柱子两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