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元代贯云石是少数民族作家,他在散曲创作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雅化追求。贯云石的散曲作品深受中国传统诗学影响,有着"诗人之曲"的美学追求,为元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南戏的老家是浙江。明周祈《名义考》说:"南戏出於宣和以后,南渡时谓之温州杂剧(明祝允明,《猥谈》同),后渐转为余姚、海盐,弋阳诸腔。"可知南戏在宋南渡前后已经有了。虽说曲调随时变动,温州杂剧转为余姚、海盐、弋阳腔诸,年月都无从查考,但据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说:"宋张鎡,字功甫循王子孙,尝来吾郡海盐作园亭自恣,今歌儿衍曲务为新声,所谓海盐腔也。"可知温州杂剧转为海盐也早在南宋时代。  相似文献   

3.
临海词调     
临海词调起源有多说.据近代著名学者、邑人项士元(1989-1959)所著<临海文化史>记载:"词调发端于南宋乐师张鎡所创的海盐腔,元初杂剧家杨梓加以整理发展,明中叶海盐腔盛行于嘉、温、台一带,明末演变成词调."又一说,词调是由昆曲演变而来.甚至还有词调起源于唐代之说,词调究竟起源于何时,有待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海盐塘工号子"的社会、文化、史料和利用开发价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充分分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海盐塘工号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沈慧瑛 《档案与建设》2004,(5):26-29,32
江太仓刘家港在元朝是国内外贸易的港口,发达的海运带来了城镇的繁荣,为南北各地戏曲、散曲小唱、歌舞技艺的汇集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元末明初,昆山、太仓一带山歌小调为南曲吸收,经昆山人顾坚等改进,发展成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南曲四大声腔,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黄仕忠 《文化遗产》2016,(5):108-112
《双忠记》旧说由浙江武康人姚茂良字静山所作,为成化间作品,而作者生平无可考。今考为浙江海盐人姚能字懋良号静山所作,武康当是姚氏祖籍。姚能为弘治间人,"少习举业,屡不利,弃去攻医。好吟咏,每谈论,压夺满坐"。晚号玉冠道人。著有医书三种。其经历与《双忠记》开场自叙"士学家源,风流性度,平生志在鹰扬。命途多舛,曾不利文场。便买山田种药,杏林春熟,桔井泉香",亦相符合。此剧受《五伦全备记》《香囊记》的影响,《香囊记》当撰于正德十年(1515)之后,此剧的创作时间,亦应相去不远。此剧对海盐腔之兴盛发展的影响,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乐府群玉》增订与残缺情况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类聚名贤乐府群玉》选录小令的情况,可以推知它存在增订的情况,天一阁旧藏蓝格影元钞本及其后的各种校本,当源于增订前较早的版本;增订本早佚,《乐府群珠》保存了增订本的部分面貌,尤其是不同于今本的部分格局。《乐府群玉》选录贯云石等人的小令甚少,但并非残缺所致。此外,今本有三处具体可指的残缺之处;卷三、卷四是否存在残缺均有可能。这些都纠正了隋树森校订本前言对该书残缺情况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江苏中部有维扬、海盐、江海三种地域文化。其中,维扬文化以扬州为中心,主要特征为正谊明道、精致秀美、兼容并蓄;而江海文化以南通为中心,海纳百川是核心内涵,崇文重教为鲜明特点,开拓创新乃外部表现;海盐文化以盐城为中心,独具"浓郁咸卤味"。三种文化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苏中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举了不同历史时期海盐地区盐业生产,特别是鲍郎、芦沥、海砂等盐场的盐业生产,探讨了古代海盐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盐业生产技术、盐业生产组织和税收管理体制等,为集中深入研究海盐区域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福建(政和)四平戏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平腔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除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外,产生的又一戏曲声腔,是明末清初曾经盛极一时的古老声腔,清中叶后渐趋沉寂。位于闽北山区政和县杨源乡的四平戏以古朴粗犷的历史面貌保存至今,是四平腔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当前务必做好四平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东莞盐业从西汉时期已经兴起。为了让青少年观众更好地了解古代东莞的历史与文化,东莞市博物馆依托基本陈列中"海盐制造"的相关内容,开发了"莞盐制造"主题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互动厅配备模拟海盐制造的工具与材料,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动手参与到"莞盐制作"的过程。活动采取分组协作,青少年合作从实验中学习盐产生的原理,激发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社会交流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相关链接】"现在回过头看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不是一路顺风的,曲曲折折,来来回回,改革开放本来没有路,是一块块铺路石铺出来的,而我步鑫生,也就是其中的一块铺路石。"步鑫生,浙江海盐人,1934年1月23日生于裁缝世家。曾任海盐衬衫总厂厂长,八级裁剪师,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20世纪80年代初,他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使企业迅速发  相似文献   

13.
1934年7月,红军高级领导人孔荷宠叛变投敌后,在瑞金的中央各机关8月连续遭到敌机轰炸,中共中央被迫迁往云石山。云石山上有一个小庙,叫“云山古寺”,毛泽东和张闻天的住处都在里面。在小庙里那棵黄槲树下的一次深谈,毛泽东才知道张闻天也对博古、李德等人的领导深为不满。  相似文献   

14.
作者原稿的两条导语 (一) (通讯员翟云石中元)360行,行行出状元。十位各行各业的“青年明星”在延庆县礼堂披红戴花、上台亮相。 (二) (通讯员翟云石中元)360行,行行出状元。青年中谁为延庆经济和改革做出了突击贡献,就评谁为“行业明星”,为他们披红庆功,记录在案。最近(五  相似文献   

15.
岳帅 《大观周刊》2012,(48):166-166
宋代两浙盐业生产除继承以往直接煎炼海盐这一原始的工艺外,刮嫌淋卤、布灰淋卤等新生产技术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代表了当时东南地区海盐先进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0,(44):86-86
1 盐质灯罩 设计亮点在于灯罩的材质:海盐。海盐有十足的耐热防火性,捏合成型用于制作灯罩,不仅有质感效果,也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日本核泄漏后,"吃盐防辐射"、"核辐射污染海盐"等谣言迅速传播,造成了我国大范围的食盐抢购。面对谣言,大众传播媒体迅速做出反应。本文通过文本分析,解析控制谣言的叙事框架,揭示框架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权力控制等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一把剪刀剪开了中国城市企业改革帷幕而闻名全国的著名企业家步鑫生,近日向家乡浙江省海盐县档案局(馆)捐赠了包括原海盐衬衫总厂接待签名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于1983年印发的原海盐衬衫总厂注册的唐人牌商标公告在内的珍贵企业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朱偰     
经济学家及文史学家朱偰,字伯商,浙江海盐人。1907年4月15日出生于海盐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父朱希祖为我国近代史学奠基人之一。朱偰幼承  相似文献   

20.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他最早使用中文"图书馆"名称并加以实践,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民办图书馆,制定了我国第一份具有开创性的图书馆章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创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