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量化考核是班主任运用各种量化评价指标,以其得分多少来衡量学生表现好坏的一种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客观、精确、操作性强,因而受到班主任的欢迎,是目前很多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但是,由于考核的对象——学生个性的不同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得每一个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个教育刊物刊登了河北某老师的来信,他反映所在学校把“写稿”也纳入了对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的范畴,结果导致由学生捉刀为班主任代劳来赚取量化分数的事件发生。看罢不禁令人啼笑皆非。姑且不论此后果会给学生造成什么影响,单从老师管理角度来看,已暴露出学校制定的该项量化考核制度只是领导的一厢情愿,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3.
探行量化是对学生操行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之一。文章根据笔者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结合我校操行管理工作实际,对探行量化评价的技巧及操行量化的育人功能进行了浅析,以窥探探行量化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财税希望小学从1998年2月起进行了“班主任量化考核方法的实验”,制定和 完 善了《班主任学期量化考核评价细则》,把纷乱复杂的班主任工作行为转换为简单有序的 分数列,力求做到评价的公正、规范、科学、民主,提高班主任评价和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量化管理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强化措施,它把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内容量化成一定的分值,然后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一对其进行考核测评。在班级管理中运用量化管理法,有利于班主任动态了解学生,较好地实施监督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必然成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必然思考的首要问题。本人在班级管理中,对量化考核的运用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的工作繁忙而又辛苦 ,工作量非常大。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班主任面前的一道课题。笔者在近几年工作中利用电脑辅导班级管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一、利用数据库软件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量化管理就是将班级管理的各项内容量化为一定分值 ,对学生进行考核计分的一种管理方法。为便于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 ,我们用FOXPRO软件开发工具设计了一个“班级量化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该信息系统利用菜单和窗口进行操作 ,灵活方便 ,主要由数据录入、快速查询、系统工具、打印输出等模式组成 ,…  相似文献   

8.
德育量化评估表是班主任必备,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德育考核的项目方方面面,几乎囊括了学生在校内外的一切具体常规事项,从仪表、出勤、值日、两操、升旗、集会到课堂纪律、校园纪律及校外纪律。思想品德本是一个抽象的、缺乏显性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的东西,而德育量化评估表将它实质化、具体化了,这有利于从正面引导学生养成各种好习惯,让班级的奖罚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9.
目前,多数学校实行层层量化管理制度,即学校通过对班级成绩、卫生情况、日常纪律等方面的详细量化,形成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班主任则按照学校的“量化管理指标”将学生的各项行为进一步细化,依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加减相应的分值,以此把班级学生评价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量化管理方法的实施,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推动了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量化考核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采用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班主任工作考核成绩进行量化及统计分析,探讨这种考核方式和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龙永钊 《班主任》2006,(1):18-19
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制度,把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和学习行为通过分数表现出来,然后根据考核分数来评价学生行为和班主任工作,并且把这种考核结果直接与班主任的待遇挂钩,一个班主任一年结束后能否评先进,全凭分数的高低决定.这种量化管理方式,对于规范学生行为、强化学校纪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副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种量化管理模式的负面效应就更加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量化考核是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它的确能够起到奖勤罚懒,调动广大教育工作积极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对班主任的管理中,量化考核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出一个班主任的工作质量。但是如果单纯强调量化,而忽略了运用激励机制,不但不会促进工作,反而会产生以下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纵观各中小学校,很多都存在着“三过”的误区:一是德育过度量化;二是管理过度刚硬;三是智育过度竞争。一、德育过度量化。其表现在:量化考核以分数为标尺。如学生迟到、缺课扣分,穿拖鞋进教室扣分,学生抽烟扣分,上课讲话扣分,打架吵架扣分……拾物归公加分,于是不少小学细致的思想教育,不是着力内化优化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的班主任管理班的目标要求仅停留在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低层次境界中,甚至充当一名“扑火队员”的角色,待出了问题才去治病救人,平时缺乏防范教育意识,很少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自觉自省性活动。总之,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是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关键。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要实施考核量化,从严管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以理服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会尊重老师,同时,做好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同步做好学生管理,如此,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量化管理是当前学校用来约束和测评学生品德行为的常见手段,其最终表现形式是量化考核的分数。量化管理条例的范围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纪律观念、心理品质等。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使量化管理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以使学生的品德行为沿着健康的轨道成长,笔者针对量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6.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和班级管理水平,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在尝试对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班级内部量化管理”就是利用强化原理,把教育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内容量化为一定的分值,对全班学生进行考核记分的一种管理方法。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漏洞、过失,如班级量化考核不公平、评先评优制度不科学、奖惩制度不完善,或者是对个别违规学生处理不当、一些活动考虑欠周等。  相似文献   

18.
汪雯婷 《江苏教育》2023,(17):72-74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班主任充分发挥以学业成绩为导向的量化评价的教育意义,需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首先,立足学生发展,让数据客观真实,避免以偏概全;其次,关注学生差异,让数据精准有效,发挥教育价值;最后,突出学生主体,让数据全面直观,创新评价形式。班主任要发掘量化评价的“可为”空间,使其成为班级管理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教育》2013,(15):9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此,各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都会制定或繁或简的班规,并依据班规对每个学生进行量化管理。班规的制定,一般从学生的学习、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规定对学生的奖惩。量化的结果一般都要和学生期末的评优挂钩。也有很多班主任对量化管理分数进行创新利用。如果班主任能够很好地用好班规,天长日久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班级团队的管理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省北部农村的一所重点中学,有一位敢想敢为的校长,他对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尽最大可能进行了量化。突出地表现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完全采用分数进行量化管理,大到高考,小到期中、期末考试,乃至“月考”、高三市统测等都采用分数进行量化管理。同学科教师之间采用分数排队,以分数决定奖惩,奖金多的可能是少的儿倍。不仅如此,平时管理中,在作业、教案、听课、评课、竞赛、教研等名目繁多的方面,都设计了详细的表格进行考核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