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已掌握了一定的母语知识。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用汉语介绍英语的情况,这种教法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显然是不利的,是应该抛弃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英语课上用英语进行讲授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纯粹地用英语来讲解,可能会造成一些精力上的浪费,于是如何正确处理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成为了教学的一个重点。一、正确认识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有效利用母语的优势对于帮助和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该层次学生的母语优势远远大于英语。本文着重分析"全英语教学"和"英语为主、适时适量辅以母语汉语"这两种方法,论证了全英语教学对该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能产生的弊端。文章从语法理论上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指出掌握母语的语言规律对于外语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并提出大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有机运用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初中英语既是对小学英语的一个提升,也是为今后英语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它是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英语思维体系、掌握英语语法和积累词汇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母语迁移现象。掌握与利用好母语迁移,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就母语迁移现象和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现象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对如何减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令浩 《海外英语》2022,(20):93-94
中式英语是我国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误用,中式英语学习方式仍然存在于中国英语教学活动之中。中式英语是一种介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中介语言,中式英语中既存在母语汉语,又有英语的雏形,对我国开展英语教学起到一定阻碍作用。该文通过母语思维下的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我国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以及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中母语干扰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受汉语的影响,经常表达出一些“中国式英语”,本文就母语干扰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了解母语对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积极发挥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适时对英汉两种语言系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比较,并在表达方式层面上以及文化差异层面上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使学生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明确语言错误的根源,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利用母语迁移来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英语处于母语中文的环境中,所以学习过程必然受母语中文的影响.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适当的将母语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语法学习,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中英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8.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语系,而英语学习在中国属于外语学习,学习者受母语干扰情况严重,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分析母语干扰现象及寻求帮助学生克服其母语干扰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外语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语言现象,母语对于目标语的习得既有正迁移影响,又有负迁移影响。母语迁移对英语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英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方面,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汉语的负迁移。反而忽视甚至否认了其正迁移的存在。然而,根据图式理论并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文章分析了母语汉语在幼儿荚语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正迁移的种种表现,并就如何看待母语习得和幼儿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刺用母语的优势来促进幼儿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Minority languag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for any multi-nationality country. China sticks to the policy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o use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writing systems. In education, consider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 bilingual education policy is being implemented by insisting on teaching students in their own ethnic languages; when the mastery of their own languages has been achieved, bilingual teaching will be employe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eaching in their own languages, with Mandarin Chinese added; teaching in Mandarin Chinese, with minority languages added; teaching both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n minority languages. The bigges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implemen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are the editing of language textbook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fo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nd the training of ethnic minority teachers.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eaching Chinese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s a challenge for preschool teachers in Hong Kong so effec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enhanc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An Integrative Mode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which incorporates thre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i.e.,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meaningful and pleasurable learning, and effectiv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designed to equip preschool teachers with knowledge, skills, and awareness in teaching Chinese to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Throug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15 in-service preschool teachers who joined the Programme,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changes in three theoretical areas of teaching Chinese to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were explored. Particularly, teachers increased their awareness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s, developed empathy with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gained knowledge of implement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nd meaningful and pleasurable learning of Chinese. The role of teacher sharing in effec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a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一个英语教材大繁荣的时代,但《新概念英语》在广大英语学习者心目中的经典地位却从未有过动摇。结合使用《新概念英语》进行本校蒙古族"民考民"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体会,探讨了该书的独特优势以及对于改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可借鉴性,并论证了使用好《新概念英语》进行"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汉语言的学习而获得汉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庄子》成语的分析,认为其内涵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生动形象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得体地运用汉语的能力,其汉语修辞能力.当前,汉语教学在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修辞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重视等问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修辞能力的培养应加强正确认识,多接触汉语,选好教材,注重文化背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海民族大学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共120名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文化适应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较弱,但渴望实现文化适应的热情极高;藏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优于蒙古族和回族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年龄差异对其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汉语使用率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高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族女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春兰 《民族教育研究》2012,(2):106-108,49
本课题以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设为理论背景,通过调查16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初始英语学习年龄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探讨初始年龄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早期接触有利于儿童将来的英语学习。其原因除了处于关键期的儿童大脑可塑性强、对语言输入敏感外,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这种二语习得的经验对英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非民族院校中的少数民族"民考民"学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结合哈尔滨理工大学蒙古族"民考民"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实践经验,对非民族院校加强"民考民"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错误分析理论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来源、类型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母语干扰的因素,鼓励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和交际中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立足字本位理论,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各个层次作了探讨,认为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利用"字本位"这一凸显汉语特点的理论,会方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记忆、掌握汉语,更好地促进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