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提出明确的隐私权概念,但已经把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规定在《宪法》、《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之中。然而,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和法律文件都只对应当保护隐私和隐私权问题予以关注,而对如何保护以及保护范围等重要问题,则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学生隐私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也将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高校侵犯学生权利主要有侵犯学生的民主管理权、侵犯学生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侵犯学生的申诉权、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等几种类型。高校在管理过程中之所以屡屡侵犯学生权利,是因为群体社会心理的强势影响、组织体行为的自利化倾向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不仅要求高校学生学习方式的信息化,而且要求学生个人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由于我国保护高校学生隐私权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传统教育观念,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在信息化时代导致现实中高校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现象严重。隐私权是否受到应有保护和尊重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成长,本文旨在建构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体系,切实杜绝高校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的事件,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需涉及个人隐私和学生心灵深处的东西。一旦被泄露和传播,会造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带来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班主任工作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时,可以采取学校协调和法律两种方式救济。  相似文献   

5.
隐私是反映个人自由不受侵犯的个人权力。我国的隐私权研究起步较晚,《民法》中至今没有明确的隐私权概念,对隐私权的保护涵盖在名誉权中,这种间接的保护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事件和以侵犯学生隐私权为由的诉讼却时常发生。学生的大量个人隐私信息较集中地记录在教育档案上,因此,在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要正确使用教育档案,避免侵犯学生隐私。目前,我国对学生隐私权的研究还十分不成熟,对学生教育档案隐私的研究也十分欠缺,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于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隐私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何协调未成年学生隐私权与学校、教师管教权、知情权的冲突,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见的学校、教师侵犯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具体行为,主要表现在侵犯学生私人活动方面的隐私权、侵犯学生个人信息方面的隐私和侵犯学生个人领域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7.
侵犯公民隐私权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中结合我国对隐私权立法缺陷,隐私权的含义及范围,隐私权的认定及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法律思考,而强化隐私权的保护是现代各国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侵犯初中生隐私权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月丽 《班主任》2002,(12):18-19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无所谓隐私不隐私,更谈不到隐私权的侵犯问题,因此侵犯他们隐私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所谓隐私权就是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之一。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我国诸多法律都有明文规定。对于青少年的个人隐私,我国法律有特殊保护。如《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网络隐私权就是人们的隐私权在网络上或者是网络环境中的扩展,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网络隐私权的侵犯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保护好人们的网络隐私权,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明确人们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地位。文章分析了改进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有效预防心理咨询侵犯大学生隐私权行为的发生和对侵权损害进行有效的法律救济,切实保护大学生的隐私权,对于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论述了心理咨询中保护大学生隐私权的重要意义、心理咨询侵犯大学生隐私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有效预防心理咨询侵犯大学生隐私权行为的发生和对侵权损害进行有效的法律救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学生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分析,着重论述当下大学生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学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刘磊  彭云杰 《教育科学》2012,28(4):62-65
大学生隐私权是大学生就读期间依法享有的,对属于自己私人生活范畴的事项依法自由支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一项人格权利。高校管理中,大学生隐私权的侵权方式主要有非法干涉大学生"隐的权利"和非法侵犯大学生"私的权利两种类型"。当下我国高校管理中,保护大学生隐私权亟须从理顺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和引入正当法律程序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论加强高校管理中对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严重,文章从高校学生隐私权等相关概念入手,通过解释、分析、说明找出对高校学生隐私权侵权行为,其本质是高校行政管理权与知情权的扩张对学生隐私权造成了侵犯,提出加强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Values education is occasionally attacked as violative of the privacy rights of students and others. Stipulating a definition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the author develops some general reasons for protecting the right to privacy. General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extent to which values education curricula violate privacy are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to two approaches to values education. One conclusion is that not all approaches to values education should be seen as violative of privacy rights.  相似文献   

15.
隐私权侵害在高校宿舍管理中的表现及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是一项国际人权,不容侵犯。当前对大学生隐私权的认识和保护一直以来都处在相对薄弱甚至是缺位的状态,这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基于“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有关大学生隐私权的理论出发,探讨了侵害大学生隐私权的构成要素,表露并分析了高校宿舍管理部门对大学生隐私权侵害的一些主要现象,进而对大学生隐私权保护进行一些思考,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学空间虽然不是私人空间,但也有隐私诉求。确立、尊重和维护教学空间隐私权是保护师生尊严、维护教学自由、促进师生卓越成长和保障教学组织正常运行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学空间的隐私信息很容易被采集和传播,也更容易被再利用,从而造成不可预料的隐私侵权。甚至,“告知与许可”的法律方式和匿名化的技术处理都无法有效降低教学空间隐私风险。在信息技术时代,完全消除教学空间的隐私风险,几乎不太可能,但可以尽可能降低教学空间的隐私风险。为此,我们需要重塑我们的隐私伦理观,重构科技伦理,立法确立教学空间隐私权,明确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加强师生隐私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合理而清晰地界定中小学学生权利,是解决教育系统中学生发展和教育权威顾此失彼的两难问题的关键。美国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在保障学生权利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并逐渐形成成熟体系。美国中小学学生权利包括:受教育和学习的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平等权、人身安全及隐私权。学生权利的界限处于不断变动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总的变化趋势是学生的言论自由权受到更严格的限制,而受教育权、隐私权和平等权则受到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18.
The right to privacy is based on a belief in the essential dignity and worth of the individual. Modern technological devices, along with advances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can threaten the privacy of students. Fortunately, invasions of privacy in education have not been widespread. However, sufficient violations have been noted to warrant specific legislation and to promote a sharp increase in attention to procedures that will ensur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privacy. Technology that can reveal innermost thoughts and motives, or can change basic values and behaviors, must be used judiciously and only by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under strictly controlled conditions. Education involves individuals, and educational experimentation is human experimentation. The educator must safeguard the privacy of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Grayson (1976) for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 of widescale adoption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 maintaining diversity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与健康安全是学生人格权利之根本,应当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要协调好以下关系:尊重学生自由权与学校纪律的关系,维护学生名誉权与学校评价学生方式的关系,学生隐私权、知情监督权与学校管理教育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建立起一个隐私权保护范围的平面图。在美国法中,实际上将肖像、姓名都置于隐私权中加以保护。而隐私权在我国为具体人格权已为通说,不加更改直接移植美国隐私权制度必然造成隐私权范围的扩大,最终因与其它权利冲突而造成体系上的重叠和混乱。欲将隐私权作为具体人格权加以准确规范,就必须对隐私权与相近具体人格权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其它具体人格权实质上构成了隐私权的制度背景,也可以说是隐私权的外部范围。加强对隐私权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立法规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法官业务素质差异较大的国家实现适用法律的统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